《奔流杂志》【采编】故乡的宣传队 | 李积廷

《文学百花苑》《奔流》联合发布

2021年11月1日

▲滑动方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故乡的宣传队

李积廷

故乡的宣传队,全称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大致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主要活跃在七十年代。当时的演出条件较简陋,没有电灯,照明用的是汽灯。没有音响设备和话筒,全靠演员放开嗓门说唱。伴奏只有二胡和笛子等少量乐器,加上锣鼓家什,竟然把整个演出气氛渲染出来。
我村宣传队可以说名声在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还经常参加公社汇演,曾选拔到县里参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宣传队员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没有多少文化,大部分成员没有多少舞台表演经验。但他们的表演却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我那时作为一个少年文艺爱好者,被他们的表演深深吸引,心底里产生了佩服和崇拜。
演员们很辛苦,却甘愿奉献,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集中排练,遇到过年过节需要赶时间,特别是参加汇演和参赛前,更是加班加点,经常排练到半夜,遇到特殊情况就更加忙碌。有一次,很快就要去县里参赛了,但总感到不理想,那次演的是《沙家浜》,主要问题出在男一号指导员郭建光的扮演者身上,虽然其外表英俊,基本功也不错,但英雄人物的气质总是演不到位,参赛时很可能拉分,经有关领导和导演研究,决定改换主角,由扮演胡传魁的老演员担当。但问题来了,不但原主角有情绪,而新顶替演员压力也很大,需要在很短时间内重新背台词与排练,经过领导的思想工作,二人还是服从了大局。最终结果,这次文艺比赛非常成功,特别是男主角郭指导员很出彩,英雄人物的精气神尽显,当然,这位前辈演员在台下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而换来了皆大欢喜。
七十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加入了久已向往的宣传队。这时,宣传队的演出已由样板戏改为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演员基本上换成了年轻人。演出时,先是一阵紧锣密鼓,然后报幕员热情宣布文艺演出开始,那时第一个节目往往是歌舞表演《东方红》,最后一个节目往往是齐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中间是表演唱、独唱、男女声对唱、舞蹈、三句半、数来宝、短剧等。
节目内容多是当年流行的歌曲,如《毛主席的光辉》《祖国一片新面貌》《逛新城》《阿瓦人民唱新歌》《沂蒙山区好地方》《我们是公社的铁姑娘》等,还有相当一部分节目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主要是结合当时村里的实际情况,宣传好人好事、新生事物,倡导孝敬老人、热爱劳动、移风易俗,以及反对不正之风等,这其中有好多节目内容是我编写的。我也曾多次登台表演,记的我演的第一个节目是《四个老汉上夜校》,头上扎个白毛巾,嘴上安个假胡子,手里拿个长烟袋,腰部向前弯曲着,加上夸张的动作,搞笑互动,样子认真而又滑稽,发挥的还不错,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让我很有成就感。
到了七十年代末,高考恢复了,我幸运地抓住了机遇,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胜出,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新的角色,从此走出了故乡,也告别了村宣传队。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但对故乡的宣传队却记忆犹新。当年演样板戏的前辈演员,还有演节目的同龄伙伴们,让我经常思念,如今,你们是在故乡还是在他乡?生活还好吗??还记得当年的宣传队吗???
故乡的宣传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电视机等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加上人口外出流动等原因,宣传队则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宣传队当年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繁荣了农村文艺事业,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了正能量,打击了歪风邪气,活跃了群众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节目中有许多是百姓身边事,很接地气,因此深受大家喜爱。
回望故乡的宣传队,我本身也是受益者,享受了一场场精神营养大餐,见证了高手在民间。是宣传队给我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平台,让我在那段农村生活中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乐在其中。

作者简介

李积廷,山东省费县实验中学原副校长,近年来工作、生活在济南,高级教师,爱好文学。其作品在《山东文学》《安徽文学》《老年教育》《中国乡村》《文学百花苑》《河南科技报》 《齐鲁晚报》等报刊及网络上发表。在全国、省、市级文学作品征文比赛中获奖若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