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之君”雍正的一段丑闻:命人制造瑞祥之兆,最终结果杀杀杀

古时候,人们讲究“祥瑞”,这是常见的事。出于那个时候的科学不发达,人们对一天文、地理、人情、事物弄不懂,就瞎猜疑。无非是两点:一是喜,二是优。作为喜,人们总爱把“卿云游”、“麒麟出”“瑞芝生”“景云现”等当作瑞祥来崇拜。每当大地上出现了这些征兆,以此标志着这个朝代的官清民安。凡是有头脑的人都会懂得、信服和制造这些玩意儿的。这主要是帝王之家、封建统治者们。

雍正皇帝登上宝座之后,听见“楚歌”四起,急得把自己的舅舅隆科多找来共商计策。两人想来想去,认为还是离不开老一套,利用迷信制造舆论。隆科多说:“”禀皇上,为臣之意,何不以‘瑞祥’之兆来证明我主为九五之尊,乃是‘天经地义,凡俗无可逆天行事呢?”

隆科多的一番话,使雍正帝想起了前些时候在去东陵安葬父亲时,五色祥云覆护缭绕,经时不散;没过几天、马兰峪苏总兵官上呈:顺治帝孝陵旁边生出一片蓍草(俗称羽衣草、或称锯齿草,古人多用它的茎来占卦),形如龙头凤尾,孕奇毓秀。官员们赞为奇瑞,为旷古稀逢胜节。雍正帝想到这里,顿觉心明眼亮,遂及言道:“言之有理。事实也是,朕登基之后吉祥高照,嘉瑞祯祥,可称天意。但未知古人有此训理?”

“这有何难,我主颁旨于天下,心遇瑞祥之兆,火速详呈。并于庆贺,古训自然出矣。”

雍正帝听了,及时颁发旨谕。果然,各式各样的祥兆接踵而至:

雍正六年,清东陵的景陵石柱上生出一枝灵芝,高六七寸,五色缤纷,祥光焕发,金英玉质,迥异寻常;

雍正七年,又有凤鸣于陵寝天台山上,几只凤凰齐集峰巅、高五六尺、羽毛如锦、五色俱备,文彩焕然,立处群鸟环绕,日后鸣飞北方;

雍正八年,正当修建自己的陵寝时,官员们在房山县的采石场上发现了凤凰,好看极了,人称这是“王者之嘉祥”;

尤其是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于雍正六年十一月上奏,说是皇上十月二十九日寿辰之际,云南各地出现了五色卿云,光灿捧日,次日更是绚烂倍常。在奏折上引述《孝经》中“天子孝、则庆云见”的话,又说这是因为“皇上大孝格天”。雍正看了,乐得合不上嘴,当即在奏折上朱批:“朕每遇此祥瑞,蒙上天慈恩,岂有不感喜之理。”

正是鄂尔泰这个马屁手,给雍正皇帝找出了他不是谋反篡位的逆子,而是天赐“孝子”的理论根据,对他大大嘉奖,把他嘉许为上天赐给自己的“不世出之良臣”,又把他的世爵由头等轻车都尉超授予三等男爵。连云贵的其它大小官员也都各升两级。

俗语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正当雍正帝心里高兴的时候,湖南的曾静派弟子张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在西北点起了炮火。矛头直指雍正,列数他“谋父、逼母、杀兄、害弟”失德的大罪,让他赶快退位。

这一炮不要紧、给一些正直而不愿爱愚弄的官员们开了个好头。明的、暗的出现了一些对祥云、甘霖等持怀疑态度,看出了这是迷惑人们的一种卑劣手段,有的人就是不听他这一套。当时云南大理县的刘知县不同意鄂尔泰的胡说八道,曾经说道:“也怪,我的眼珠子是迷了沙子,左看右看,咋也看不见这些庆云……”

雍正自知心怀鬼胎。当社会上出现反对他的另一种声音,哪能不害怕!立刻传他隆科多舅舅来商计。老谋深算的隆科多指出:“不以清治,难得平息。”

“对于川陕叛乱之事呢?”雍正忙问。

“由我亲去惩处办理。事不宜迟、望我主立时颁诏。”隆科多谄媚地说。

于是,朝内朝外开始了杀机:今天这个大臣不见了,明天那个将军失踪了。不几天,就把上百名连反对带怀疑的官员、百姓关的关、杀的杀。这就是雍正皇帝用事实说明继承皇位是合法的,自己是个“大孝之君”的一段丑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