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基础走向桥梁书,浅谈我们的英语启蒙之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一直不太愿意写英语启蒙方面的内容,实在是觉得英语牛娃太多,牛妈们的鸡娃“手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们做不到。而我们这个佛系的普娃就打算安安静静的学着牛娃的经验,按照普娃的步伐,一步步的坚持学下去。
直到最近一两个月,每天临睡前,恬恬总要叽里呱啦的编英文“故事”,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若遇到她不会的单词,会要求我立即告诉她,直到编完整个故事,才肯入睡。每每我以时间不早为由催促她尽早睡觉时,她都会说:我讲完故事就睡,妈妈,就剩最后的结尾了,你就让我讲完吧。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晚都在重复,我也突然意识到,我家的这个普娃,英语水平在我的小火慢炖中逐渐有了起色。我想,我也该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思考下一步的英语学习之路了。

虽然一直以来,我分享的数学启蒙经验比较多,但其实英语是我们启蒙中坚持最好,最久的一门学科。从2岁半正式启蒙至今5岁8个月,3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坚定的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稳步前进,不求快,只求扎实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比起那些牛娃耀眼夺目的成绩,我能分享的只有实打实的,适合大部分普娃的启蒙经验。
在我准备给恬恬进行英语启蒙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读了很多英语启蒙方面的书,看了很多牛妈分享的实战经验,也搜集整理了不少英语启蒙资源。但对我影响最大,帮助最多的还是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一书,共2册,我做启蒙攻略时,盖老师只出了第一本,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也对英语启蒙充满信心。
我根据盖老师书中的启蒙路线,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给恬恬做了英语启蒙规划,并三年如一日的坚持执行。
今天我也以盖老师书中的书中提到的培养英语牛娃的“武器”为依托,来聊一聊我们的英语启蒙之路。
心中有目标
在此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英语?
A,为了国内应试
B,为了出国留学,爬藤,移民
C,为了跟“别人家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D,为了长大后找份体面的工作
E,为了能跟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顺畅交流
F,为了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
为什么让大家做这样的思考,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影响你在孩子学英语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财力以及时间成本等。倘若你还没考虑清楚你让孩子学英语的真正目的,不如花几分钟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给孩子定一个学习英语的目标,让孩子的努力更有意义。
当家长深思熟虑制定好学习目标后,也可以用SMART的原则来检验自己的目标制定是否合理(我曾写过一篇用SMART原则做2020个人计划),具体标准请参考下图。
有人会说,现在都AI时代了,等我的孩子长大了,全都可以用AI识别操作,根本不需要太专业的英语,能简单交流就足够了。其实大家用翻译笔或者翻译app就能感觉到,即便有匹配度相当高的大数据做支撑,机器翻译的文字还是没有感情,有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词,仍然无法按照场景,语境准确翻译。况且,人与人之间大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沟通,冷冰冰的翻译app无法识别人的感情,所以也无法替代人去处理,揣摩所有的情绪。
英语作为4亿多人的母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全球范围内有15亿人在学习英语。据统计: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97%的世界顶尖学术期刊是英文的,世界最新的消息大部分都是由英语第一时间传播的。所以,英语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必然要学。而在国内,单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英语是一门主科,每个学习阶段的必考科目,也必须得学。
英语的学习任重而道远,定好了学习目标,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坚定。
脑中有理论
首先,还是忍不住要提盖老师书中的“二语习得”理论,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指导原则,即通过大量的输入(听、看或者使用),潜移默化的学会英语。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的过程中,总是会纠结于孩子学了那么久,还不能开口说英语,更别提英语交流了。这种情况其实跟英文的输入量有直接关系。用中文举例,孩子从牙牙学语到完整表述一件事,这个过程是她在周围的中文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会的,也就是习得的。家长只是给她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她自己通过大量的听和看,学会了用语言去表达某个东西,某件事。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给孩子一个可以浸入式习得的环境,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述一个完整的事情经过,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等。
其次,我们遵循的另一条理论同样也来自盖老师,即“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i+1”中,i表示自己,1表示现有基础上加一点点新知,从而达到可理解。我发现,盖老师的“i+1”其实适合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只要在自己能理解的基础上稍加一些新的认知,那么学习效率会倍增。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味的停留在舒适区,孩子可能会失去兴趣,而过于加大难度,孩子也会失去信心。所以我们一直遵循在可理解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既能保持兴趣,又能充满信心,循环复现,螺旋上升。
对于这个“适当”,我的做法是以孩子能理解80%的内容作为自身的能力i,剩下的20%作为新知的提升1。
但在现如今快餐经济时代,很多家长会以英语启蒙必须“进度快”为指导方针,一味的追求读书速度,通过发朋友圈晒“读过的书”,给他人营造焦虑感,自身获得别人仰视或嫉妒的目光,从而曲线达成“牛娃”认证。这种情况,或许只有这些父母自己知道他们的娃是否真的如圈中好友所言:是牛娃一枚。孩子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到底如何,旁人是不得而知的。
那么,焦虑的家长就要理智的看待这种快餐文化了,既要有沉着冷静的勇气,也要有厚积薄发的耐心,还要有大刀阔斧的魄力。
手中有资源
在互联网光速发展的今天,资源满天飞已是常态。作为家长,在资源的问题上,不仅要帮孩子搜集整理资源,也要帮助孩子分辨资源。如何将资源充分利用,需要家长的火眼金睛。很多家长看到资源就存,时间久了,网盘里都有几千G资源,但真正能用到的却不多。
作为网盘常年保持5T资源的过来人,我的经验是:把资源存进网盘后,家长自己先大致的浏览一番。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孩子现阶段可以用到的资源。第二,是不是孩子感兴趣的资源?如果两者都具备,那么可以把它放在专门的一个文件夹,找时间给孩子听或看。反之,这个资源孩子不感兴趣,或者这个资源可能要三五年以后才用到,那我就会果断的删除,以免徒增焦虑。
搜集资源不难,难得是分辨整理。家长要合理规划利用好资源,不要让资源成为花瓶。
另外,app学知识的年代,各类启蒙app层出不穷,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各种app时,也要从app的实用性,时效性,师资配比以及孩子可接受的专注力时间综合考虑,切勿盲目跟风,孩子的时间很宝贵,不要因盲从而耽误孩子最佳的启蒙年龄。(此问题暂不赘述,有需要后续再专门写)
脚下有路线
有了目标,理论和资源,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了。我将我们的启蒙方法按时间进度梳理了3个节点,具体如下。
兴趣建立期(2岁半前后)
我前面提到过,我们正式开始英语启蒙是2岁半,但在此之前,我也断断续续的给恬恬做了少量的听力输入。火火兔里的儿歌我都换成了英文儿歌,有些她喜欢的中文绘本我也时不时给她读英文版的,目的只是让她知道有英语这种语言存在。
2岁半左右,我开始每天固定时间段给她播放SSS(SuperSimple Songs)英文儿歌,有时候放SSS的音频给她磨耳朵,有时候带着她一起看SSS的视频,甚至模仿动画中的动作。
推荐几首我们特别喜欢:
《Makea circle》
《Sevensteps》
《Onelittle finger》
《Cleanup》
《Headshoulder knees and toes》
《Puton your shoes》
《Countingbananas》
《Rainrain go away》
《Fivelittle pumpkins》
通过日常不断的输入,恬恬对英语逐渐产生了兴趣。喜欢用英语描述颜色,喜欢问这个是什么字母?或者我用英语单词描述,她来指认具体对应的物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绝对是真理。
当然,在兴趣建立期,我们不仅仅听了SSS,也听了其他的儿歌,看了一些动画片。
兴趣建立期就这样在蹦蹦跳跳中安然度过,现在回头想想,很庆幸,当时完全以孩子的兴趣点为基础,再一点点的延伸至其他方面。慢慢的做到了点线面的渗透,让孩子对英语的兴趣不再停留于儿歌层面,孩子有强烈的愿望想继续学习英语。
或许这就是最理想的英语学习状态,既对英语有兴趣,又有继续学习的欲望,所以才能配合我继续坚持学下去。假如,你的孩子在启蒙初期就遇到了对英语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因为学习英语而产生愉悦感,导致不想继续学下去。那么,请家长自我检视,启蒙方法是否适合孩子?内容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家长是否过于功利的灌输知识?我们既要帮助孩子培养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初始动机(愉悦感,成就感),也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帮孩子维持最初的学习动机,多用鼓励,肯定的方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定期检视学习计划达成情况,从而促进孩子从按计划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突飞猛进期(3岁至5岁)
有了兴趣为基础,再开展英语的学习就相对容易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以分级读物为基础,以绘本为辅助,再做一些拓展和游戏,基本上就是我们英语学习的全部。
先说说分级读物,我们2岁10个月开始读海尼曼GK,当时没选RAZ,是觉得RAZ体系太庞大了,根本无法坚持。而海尼曼相对要容易一些,也没那么繁琐。我们进度不快,每周定量读5本,每天反复听这5本的音频,读会即可。由于海尼曼从GK开始就是句子,对2岁10个月的恬恬来说难度很大,经常都是磕磕巴巴的才能读下来。我觉得这样下去,可能会一点点的抹杀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果断选择了换分级读物。(文末有恬恬二岁十个月时读海尼曼的音频)
2个月后,也就是3岁开始,我开始给恬恬读RAZ,频率和数量同海尼曼一样,每周5本,读会即可(我会录视频)。AA跟海尼曼比就要容易很多,恬恬每天读的很开心,每周5本也很容易做到。就这样一直读到五岁,读到了E级别。(文末有恬恬们四岁左右读raz的音频)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质疑:
1,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读出来?
2,进度会不会太慢了?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但我认为怎么读,读多少,还是要看你的孩子是否适应。恬恬是个喜欢诵读的孩子,中文,英文都喜欢读一读,所以我鼓励她读分级读物,对她心理没什么影响,而她也把会读分级录视频这个过程当做一种仪式感,心里会觉得“只要录了,就表示这本我会了”,也是这种成功的喜悦感一直鞭策她继续坚持下去。第二,进度慢的问题跟我的初衷完全相符。我认为启蒙阶段其实也很重要,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建立都是在启蒙阶段完成的,所以让孩子一点点的打好基础,能将学过的内容内化才是最稳固最扎实的基础,慢一点不怕,只要我们一直在坚持就好。第三,三年多来,恬恬一本本的读完这些分级读物,她的发音,流利程度以及朗读绘本的情感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而对以视觉型为学习习惯的恬恬来说,一边读,一边看,会记得更牢固,更容易。
RAZ作为我们的精读教材,我也会每周找固定的时间给恬恬复习巩固之前读过的级别,顺势做一些拓展和延伸,帮助她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公号分享过raz的部分拓展资源)
分级读物除了海尼曼,RAZ,我们也在读牛津树,从RAZ的C级开始,我们又同步开始阅读牛津树,从牛1的第13册开始读,目前读到牛8。我们阅读的方式是用倾听者放音频,恬恬自己看书。我将牛津树是作为泛读教材给恬恬学习的,只要她能听懂即可,不要求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我就顺便给她讲解一番。不过,已经读习惯的她,现在也会要求我给她录下来,即便是牛7牛8这种篇幅很长的文章。
海尼曼我们从GK读到了G1,我将其作为RAZ和牛津树的补充。之所以同时选了3套分级读物,是因为我发现每套分级读物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偏单词的反复巩固,有些偏句型的反复练习,有些则偏口语的表达。只盯着一套分级读物,肯定会有盲区,所以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可以多尝试几套分级读物。
读完海尼曼G1后,我们没有再继续读海尼曼,因为我想给恬恬加大科普的比重,所以给她读了国家地理,从pre读到L1。有了raz的基础,国家地理pre阶段读起来非常轻松,很快就能过渡到L1。这套分级读物我并没有采取每天读固定量的方法,而是以周围单位,每周读2本,用精读绘本的方式逐页阅读。
另外,除了分级读物外,我们每天的阅读时间也会读英文绘本。我就不做单独推荐了,因为这些书都要恬恬喜欢的,但不一定适合大家。
渐入佳境期(5岁至5岁8个月)
原计划今年寒假期间,我打算加快进度,让恬恬利用寒假时间读完raz-f级别,一方面考虑到时间比较充裕,每天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读raz,另一方面随着raz阅读等级的提高,新级别中陌生单词占比较低,恬恬一周读5本,已是小菜一碟。所以我决定给她加大+1的比重,将每周五本改为每3天读五本。(文末有恬恬们五岁七个月左右读raz音频)
刚开始尝试时,我还是有些隐隐担忧,怕加快速度后,孩子吸取到的“营养”会有影响,可能单词会记不住,句子也不能完全理解,quiz也不能保证准确率,不管怎样,种种猜测都必须要试过才知道。
在我小心翼翼的尝试过后,我终于放心了。因为我的顾虑根本就不存在,恬恬拿到新书,自己先会翻看一遍,排除有没有陌生单词,接着听一遍音频,在听音频的过程中,顺便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听完音频后,会跟我反馈她是否全部理解了,没看懂会不理解的地方我就重点给她讲一讲,最终完成quiz。全流程下来,raz的内容基本都掌握了,速度也显著提高,而且孩子因为自己进度加快颇有成就感,从而更加有信心读的更好更快,也更努力的完成妈妈安排的“任务”。
因为疫情赚到的这个超长假期,我让恬恬做了一件我之前一直想做但又时间不允许的事,那就是加大英语听力量。我在倾听者里拷贝了peppa pig的原版音频,从第一季开始让她裸听(之所以是裸听,是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完整的看过peppa pig的动画片),一个月反复听第一季,直到她听懂为止。听完第一季就换第二季,到现在听到了第五季,恬恬从刚开始说听不太懂到现在基本能听懂,不得不说,反复大量的听对孩子的听力帮助非常大。有时候,她听完一集觉得非常有趣,不仅会分享给我听,还会用画笔画出整个过程,给我分享快乐。
如果说英语学习讲究听力先行,那么当听力拉到一定程度后,就要考虑阅读相同等级的书籍了。我们虽然一直在坚持读raz这套分级,但光有分级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当RAZ读到H级的时候,我让恬恬开始自主阅读一些桥梁书,作为图画书和章节书的过渡,也想借此机会,将一部分亲子共同转为自主阅读。
我们读的第一套桥梁书是Fly Guy,一共15册,每册30页,并且分了章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3-4岁时我们断断续续读过一些,孩子觉得有些长,我又暂时收起来了。Raz读到G后,拿出来让恬恬自己读,基本上没什么难度了,能读也能看懂。
另外我们还读了Curious George,一个淘气又好奇的小猴子和黄帽子主人的有趣故事。乔治总是因为自己的好奇惹了很多麻烦,恬恬每次都笑的前仰后合,直呼这个猴子太有趣了。这本书每一本都很长,我第一次给恬恬是人肉读的,共76页,读了近40分钟,太考验妈妈的功力了。所以后面我都直接给恬恬放音频了,既标准又省事。
最近我们在一边听一边看的桥梁书Nate the Great,一共27本。一开始恬恬看到那么多的文字,其实是排斥的,但当她听了音频,看了书后,才发觉原来这么有趣。所以我打算一本本让她慢慢听,直到她听腻为止。
其他的桥梁书,比如牛津阅读树6-9,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桥梁书了,毕竟文字篇幅都不少,内容也比3-5难了不少。我让恬恬自己选择,每天读哪几本。只要喜欢,不用一定要按顺序阅读,想读哪本就读哪本。
桥梁书才开始,我们还在路上,而英语学习的步伐从未停止。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读桥梁书,坚持学raz,持续听力输入,加大口语交流,顺利从桥梁书过渡到初章。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满满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们这个普娃的英语启蒙之路,没有强迫,没有勉强,更多的是鼓励和认可。我希望我能在孩子英语启蒙的道路上成为她的语言学习目标的制定者,帮助孩子选择她喜欢和感兴趣的资源,书籍,在心理和行动上给与最大的支持,让她快乐的学习英语,熟练的使用英语,发自内心的喜欢英语。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分享恬恬在不同的三个年龄段读分级读物的音频,只想告诉大家,英语学习,贵在坚持,没有捷径!

淡定的恬妈
新浪微博:淡定的恬恬妈
不是专家,但一直用心育儿!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