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魏语涵:繁华中疗愈,发展中守望——观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原创作者:魏语涵|阿左旗高级中学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繁华中疗愈,发展中守望》——观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有感
辽阔无边的沂蒙荒野,破旧苍凉的杓峪乡村,辛苦无奈的农村人民,当现实的生活撕开中国背后的荒夷与贫瘠,赤裸裸的展现在观众的视线里,《乡村里的中国》以大时代发展的中国为背景,寻找一个小的乡村为基点,去诉说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纪录片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将每一个故事引线穿珠到二十四节气之中,利用成熟的剪辑技巧,在镜头的转化交错间,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一个又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百姓,在娓娓道来中讲述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正如杜深忠对自己精神生活的感悟中所说:“人需要吃饭,可精神也需要哺养。”面对生活的残酷,面对妻子的争吵,面对家庭的压力,他不得不舍弃订阅自己最爱的报纸,可他没有放弃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追求,偷偷的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琵琶,尽管遭到了妻子的不满,可他依旧去坚持,只为了滋养自己精神世界的那一方土地,简简单单的句话,透露出深深的道理,不仅令观众去寻味其中的价值,更令观众思考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如果说电影是无声光影流转的艺术,那纪录片的本质便是在真实中发现世故。这部纪录片更是多元化的展现了农民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爱恨情仇”,使观众在作品的一吸一呼之间感受其中所蕴藏的感情,正是这一个小小的村庄中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丝丝关怀,包含了一位书记对乡村建设的尽心竭力,包含了一位农民对生活的叹息。一切都是那样鲜活,那样真切的,情感的流露在光影的交错间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一瞬目光的关切,湿润了漂泊游子的眼眶,那一次紧皱的眉头,换来了美好生活的希望,那一声叹息,道尽了千千万万农民的心声。就如杜深忠给儿子所说的一席话:“ 一些人说对土地有感情,实际上我一开始对土地就没有一点感情,咱这里的这二亩贫瘠土地不养人,所以说我都能盼着你成才。”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更是一个农民的内心深处的呼喊,正因为土地“不养人”,所以许多青年外出打工用“人肉换猪肉”,这不正是一个血淋淋,赤裸裸的中国农村。没有色调之间的转换,没有镜头运动间的大幅摇移,没有饱和度调配渲染的感情基调,可却“无声胜有声”的将镜头下的现实展现的最平实最真切,没有繁饰的文字,没有专业的解说,只是每一位农民的内心独白却打动和敲击着观众柔软的内心。当看到他们丰收采摘时满足的笑脸就如纪录片中所配用《最炫民族风》的音乐一般充满欢乐的气息与节奏,当听到他们为新年忙碌准备时所洋溢着的欢笑声时,不经意间将热情传染给每一位观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他们固守家园,遵循时节的变化规律,在生活的无望中去发现丝丝绒绒的幸福感与满足感,疗愈生命的沉浮。
作者简介魏语涵,年十八,性活泼、擅言谈、好书法、喜文学,古语云:“人如其名,诚可信也”。自少即誓曰:不求外之美,而求内之秀,愿为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