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形状奇特的果子,专治肝胃不和,止胃痛,有一“手”!
01
为什么肝病会影响脾胃?
从中医五行上来讲,肝属木,脾属土。正在人体正常的情况下,存在木克土的关系,即肝克脾。但在病理情况下,肝太过亢盛或者脾太过虚弱时,就会出现相克的异常,可出现“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即亢盛的肝木侵袭脾土,使脾土受损。或本来虚弱的脾土经不住正常肝木的克制而进一步受损。因此肝病通常会导致脾病。
从肝脾两脏来讲,肝主疏泄,使脾气升、胃气降的运动稳定有序,促进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如果情志过于抑郁,则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既可影响脾气升清,致脾失健运、清气下陷,见腹胀、腹泻等症,称 “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脾”;又可影响胃气降浊,致胃失通降、胃气上逆,见纳呆、脘胀、嗳气、呕吐、便秘等,后者称“肝胃不和”或 “肝气犯胃”;气机失常,不通则痛,导致胃痛。
此外,肝的疏泄功能不仅体现在调节脾胃升降上,还体现在调节情志、促进胆汁排泄、促进全身津液、血液运行,调节男子排精、女子月经上。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曾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就是如果出现肝的病变,那么肝病很大几率会影响到脾,所以应当加强脾脏的功能以防止脾出现病变。
若出现以上“肝胃不和”、“肝脾不调”的症状时,我们可以用到一味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和胃止痛的中药——佛手。
02
佛手的功效
佛手,又称佛手柑,五指橘。因其成熟果实外表金黄、果顶开裂、果肉饱满,它的性状就像如来佛的巴掌的手掌一样,所以被称之为“佛手”。佛手气味清新芳香,令人心情愉悦,味微甜后苦,主产四川、广东。此外,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地亦产,质量较好的分别有川佛手、广佛手。挑选佛手时以片大、绿皮白肉、香气浓厚者为佳。
佛手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胃、肺经,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
■ 疏肝理气
因佛手具有芳香气味,善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被常用于治疗肝胃气滞导致的胸胁胀痛、胃脘疼痛。《本草再新》:“治气舒肝。”《本经逢原》:“专破滞气。”常配伍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行气药使用。
■ 和胃止痛
佛手入脾胃经,能理气和中止痛,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胃脘痞满疼痛,食少呕吐。此外,《滇南本草》记载佛手“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因其性温性燥,可以用于治疗寒痰、痰湿阻胃导致的胃脘冷痛。同时因为阳明胃经上循头面,亦可以治疗头面寒痛。治疗脾胃气滞疼痛,常与陈皮、木香、砂仁等同用。
■ 燥湿化痰
佛手入肺经,苦温燥湿而化痰,辛香又能行气,故善治湿痰咳嗽,痰多胸闷者。《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取其行气燥湿的功效,可以用于解酒毒;取其芳香的性味,还可用于辟秽止呕。
现代药理研究佛手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内酯、佛手醇、橙皮甙、香柑内酯等化合物。以上化合物具有:
1、止咳平喘,化痰
2、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
3、中枢镇静
4、扩冠,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
5、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 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水煎服,3~10克。
注意事项:佛手是辛温走散的行气药,气血虚弱患者减量使用,阴虚火旺患者慎用。
‖ 食疗方推荐
党参佛手茶
材料:党参5克,佛手5克(1人份)。
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疏肝健脾,和胃止痛。
适合人群:
适用于肝胃不和患者,常胃脘部胀痛,游走不定,或痞满,嗳气多,嗳气后各症状缓解,食欲不振,见胸胁胀满、胀痛,善太息(喜欢叹气),情志抑郁、焦虑,女性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大便烂或便秘,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方中党参健脾益气,佛手疏肝解郁,行气化痰止痛,肝脾胃同调;两药共奏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