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闹市中,在最深的红尘里——访明代古刹大慧寺

一座古寺矗立在京城闹市中,神秘而令人向往;

一座古寺从大明王朝中走到今天,来过便念念不忘。

漫步于北京的都市街巷之间,虽然喧嚣与嘈杂,但古城印记或清晰或斑驳的随处可见。京城古迹很多,它们赋予这座古城独特的韵味和儒雅气质。然而我今天要讲的,是身处于闹市,但几乎从没对外开放过的庙宇——大慧寺。

大慧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又名大佛寺,明正德1513年间由司礼太监张雄所建。“宝刹罗千树,清钟彻九霄。慈云生石窦,忍草遍山椒”,沈榜的《宛署杂记》中,生动描述了明代大慧寺庙宇巍峨、林木葱茏、物色清幽的景象。清朝初年,纳兰性德的《渌水亭杂识》也详细记载了大慧寺殿宇共一百八十三楹,占地四百二十一亩的状态。

关于大慧寺的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是非常有限的,后世对于大慧寺的记录,也大多是沿袭前人。公元1947年10月6日,住持释德宗将大慧寺的寺庙状况登记表交到北平市政府,这是关于大慧寺在解放前的最后纪录。从这段记录中也可以知道,直到解放前,大慧寺一直是香火不断的。

张雄为什么要建造大慧寺呢?在明代,太监修建寺院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且大多规模宏大,尤其是那些当朝得宠的大太监,比如李僮建造了京西模式口的法海寺,于经重修了香山碧云寺等,这些留存至今的古寺对于后世来说无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大慧寺既然是太监建的,那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重檐庑殿顶建筑形式,只差使用黄色琉璃瓦,以及文献上记载的殿内高达18米的铜铸大佛,如此巨大的体量在北京城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由此看来,这个太监不简单啊!这些表象是否说明了大慧寺的建造与宫廷的渊源呢?

时光越过百年,如今大慧寺仅存的大悲宝殿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建筑,是明代建筑法式的实物。殿内原有的18米高的大铜佛,曾被侵华日军毁坏。现在呈现在眼前的木胎彩塑释迦牟尼佛、弟子以及胁侍菩萨是20世纪40年代重塑的。殿中最为珍贵的是环列于大殿三壁的彩塑和壁画,他们才是明代原物。

寺外高楼林立,寺内可谓闹中取静。走进古寺,没有只字片语,只那份清净便打动了你。面对着百年前的彩塑,一切都原汁原味的停留着,那一刻便感到了自己的穿越,自己的多余,自己的透明,这里只属于他们——二十八诸天彩塑。

高大的二十八诸天彩塑姿态各异,有的高大威猛,有的神态安祥。二十八诸佛的背后,三面全是精美的壁画,主要描绘了一个普通人一生为善,超生得道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观音大佛像的背后,有一副单独的大壁画,画的是观音修成正果后诸神来迎接的场面,曾经工作人员把大灯泡挂在殿内不慎引起火灾,导致救火时遭到了破坏,现在这张壁画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再来继续说二十八诸天彩塑,28尊彩塑的组合尤其珍贵,在我国佛像雕塑中,其运用写实、想象和象征为一体的创作手法,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真实的生命感,塑造的物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28尊塑像造型饱满,身体微向前倾的姿态,表示他们倾心听法。塑像色彩浓重的妆玺,以朱砂、黄丹、石青、石绿、赭石等天然矿石原料为主,并大量采用赤金、白银,形成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明代彩塑的艺术魅力。

北京地区少有泥塑造像寺庙,更少见佳作留存,大慧寺的明代木胎彩绘泥塑,是留存至今的明代雕塑中的上乘之作,究竟什么原因使其尘封于岁月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历史上曾有过的三次重修,都只对塑像彩绘有局部修补,而未重塑金身,遮敷掉明代原有的精彩妆玺,从而更显得其珍贵吧!拂去其身上长久岁月的积尘,展现出的是使后人眩目惊诧的古代文化异彩。

寺外是人来人往的嘈杂的繁华街市,院内便是这守住时光抵过劫难的明代古刹,一闹一静看似只是隔着一道墙,但实际上只隔着一颗凡心和禅心的距离。入世和出世皆在这闹腾的都市,回到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必寻找一处避开人间的山林,关键看心境,这往往需要更高的修为吧?

回到熙熙攘攘的街头,众人依旧忙忙碌碌,日子伴随着花开花落,每一张面孔在阴晴悲喜中轮回。在这尘世中,市井之人若能领悟菩萨低眉的大智慧,已是难能可贵。

感谢带我来此地的赵杨老师、征马老师、王正老师以及海风。走出大慧寺的日子已一年有余,时间带走了足迹,唯记忆永存。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