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 各个时期景泰蓝的特点及真伪鉴定

珐琅器在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两种分支,一种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元朝传入中国,并在明代开始大量烧制,景泰年间达到了巅峰,因此后世称之为“景泰蓝”,这之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称谓。另一种则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在清朝康熙年间开始传入中国。

景泰蓝在明朝景泰和成化时期最为火热,随后工艺水平便明显大不如前。清代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色彩也比过去更加鲜艳,花纹图案更是变化多端。虽与过去巅峰时期相较而言还有差距,但比起其他朝代都不遑多让。

关注微信公众号[璞源美术馆]

与广大藏友分享收藏乐趣

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康熙时期

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

雍正年间

画珐琅器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

乾隆年间

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1

看特征

明朝景泰蓝都是由内廷御用监烧制,分为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两种有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仅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年号。清朝时期的掐丝珐琅分为粗丝淡釉和匀丝浓釉,釉色虽较之明代有不及之处,可掐丝更加细密均匀,胎骨厚重坚实,器型也多以小型器为主。

2

看铜胎

景泰蓝的铜胎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锻打铜胎,另一种是錾胎。正规的景泰蓝讲究的是胎薄平光,当前市面上的高仿品若是锻打铜胎,也能达到胎薄体轻,若遇到的是铸胎器,则胎体厚重,一拿便可分辨真伪。

明朝早期的胎骨略厚,中晚期日趋变薄。清朝康熙年开始,胎骨变得厚重坚实,到清末才开始减薄。明朝器物掐丝常出现断裂的现象,而清朝由于铜质精纯并提高了烧制和打磨技术,这种现象才渐渐消失。明朝器物镀金较薄,常有磨脱现象,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镀金变得厚重,技术远胜明朝,被镀金的器物到了现代仍有光彩。

3

看包浆

景泰蓝真伪之间皮壳的新老有别,真品光泽自然,包浆一体,用手触摸时无生涩之感,高仿器则相反。高仿器釉面多是先揩磨,研光,再以化学药剂强化侵蚀处理。这样处理做旧出的颜色容易辨别,仔细观察则能发现,其色不正、不均匀,手感生涩。

4

看款识

景泰蓝上的提款不可随意题写,有着一定的格式和规定,不同的时期所作款识的年号 也不同,收藏者可以根据字形。字体来鉴别。现存明清的掐丝珐琅器款识全部归纳,能找到的大致有铸錾,掐丝和刻款三种。

明宣德时期珐琅器的款识形式有铸錾款、双勾款、和珐琅釉烧成三种。款识书体分为楷书和篆书两种,其中以楷书占绝大多数,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目前我们所知的明朝官方纪念款识只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如有其它纪念,则需要多怀疑了。

款识的排列形式有直单行、直双行、直三行和横排。这一时期的款识位置有的在器底,也有的镌刻于器物的口沿、盖沿或内边缘处。款识书体庄重隽秀,与同时期的金属器和瓷器款识相似。

清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制款方法有铸錾,还有镂空款等。款识书体包括楷、篆、仿宋等(仿宋体始见于乾隆时期),其中以楷书居多。字数有四字和六字。框栏形式多为正方框和长方框。

(0)

相关推荐

  • 景泰蓝该怎么鉴定

    不可思议的是,景泰蓝在景泰以后就消失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都找不到它之后的四朝的任何景泰蓝作品,包括成华时期的.有推测是因其成本太高,加上历史动荡,导致皇 家力不从心.而它于明朝最 后一个辉煌时期是在 ...

  • 掐丝珐琅彩再度成为收藏热点

    从珐琅壁画明义传奇馆看到多副掐丝珐琅画,它全程由十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其中最主要的有白描.掐丝和着色,这三道工艺是掐丝珐琅画制作的灵魂.骨骼及血肉,无论哪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功底. ...

  • 精美绝伦,精品景泰蓝,高清图!

    景泰所有御前陈设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凡瓷器所能烧制的器物,珐琅器也无不尽有.成化时期宫内景泰蓝的烧制几乎相当,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 ...

  • 掐丝珐琅器遇到了不要错过

    明宣德时期的掐丝珐琅的金色装饰结构也是后期加入进去的,它的功能与之前所介绍的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是相同的,试想如果将这一部分去掉之后,整个掐丝珐琅器无论是器型的完整程度或是色彩与金属色的比例关系 ...

  • 掐丝珐琅增值有哪些决定因素

    掐丝珐琅之所以在几百年里成为宫廷专有的华贵艺术,一方面因为铜胎掐丝珐琅价值不菲,尤其是元.明时期的掐丝珐琅器,胎体厚重,全由纯铜制成,极少的甚至用金做胎;另一方面,掐丝珐琅与生俱来的钟鼎富贵之气,与文 ...

  • 掐丝珐琅器收藏需要具备的条件

    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生产规模宏大,产量空 前,主要由宫廷造办处珐琅厂和广州.扬州三地生产,掐丝珐琅器制作精致,规矩华丽,稳重大方.掐丝内填珐琅万寿无疆碗,底径9.7.口径15.4.高7厘米,器内光素, ...

  • 明清景泰蓝鉴定概论

    景泰蓝的全称叫"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特种工艺品,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这种工艺被称之为"铜胎掐 ...

  • 景泰蓝故事

    "在明朝景泰年间,景泰蓝工艺品制作的数量多.技术精美,制品又大多以质地纯真.犹如宝石一般的蓝釉作底,根据这些特色,这种工艺品就被称为景泰蓝."京东工艺品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国家非物质 ...

  • 从掐丝珐琅到画珐琅,康熙帝用了十年

    掐丝珐琅作为一门"舶来"工艺,自元代传入中国后,备受皇家贵族喜爱,成为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明清两朝,分别在大内设立御用监和珐琅作,制作珐琅器,专供皇家使用,600年间从未走出 ...

  • 掐丝珐琅器增值因素

    明代晚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掐丝珐琅工艺一度陷入低谷.直至康熙年间,掐丝珐琅器才重新开始烧造.但康熙帝痴迷于自法国传来的"画珐琅"技术,敕令造办处大量制造珐琅彩瓷.掐丝珐琅在雍正 ...

  • 藏友发来的掐丝珐琅求鉴定,有何价值?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朝掐丝珐琅的胎子,铜质精纯,胎骨厚重,无轻飘之感,甚至有些器物用昂贵的黄金制胎;珐琅釉料均无透明感,沙眼减少,细腻光滑,珐琅釉色彩之丰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图案装饰上,除继承了明代勾莲花的做法以 ...

  • 大揭秘!鉴定掐丝珐琅方法?别再吃亏上当

    清初宫内树立珐琅作,专门研制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特性,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看瓷器,外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