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王阳明(6)——一生追随的偶像

图片源自百度

王阳明经历了吏目之死后也不住在驿站了,还住到了原来的山洞里。他给自己凿了一口石棺,每天晚上躺到石棺里参悟生死。一天午夜阳明先生突然从石棺中坐起一阵长笑。口中道:“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现代汉语来讲,就是做圣人的方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去天地万物中寻求做圣人的方法完全是错误的。

因为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基本是由北宋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与程颐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经过几代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程朱理学”认为物皆有理,主张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真理和知识。而阳明先生悟出的“心学”,则是“心即理”,“心外无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心外无物。

有一次阳明先生与朋友们去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岩石中的一棵树上的花说:“先生,你说心外无物,是不是说我们不来这里看到这朵花,它就不存在,他就没有花开花落的状态呢?”阳明先生说:“你没来看这朵花时,这朵花和你那颗心同时都处于“寂”的状态。你来看的时候,花束的形状和颜色便清楚明白了,可见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们可以理解为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并不是说我们看不到的客观事物就不存在。比如说我现在在家看不到云台山,并不是说云台山不存在。他说的物,指的是意识对象。比如我现在在云台山,我观赏到他的帘帘飞瀑,我感受到他的美,这时的云台山对我来说是我心里的意识对象。他此时对我来说才有意义,才是我的心内之物。我把“身外无物”理解为我心里思考感受的事物才是有意义的,其他与我心无关的东西,在我的世界里可以把它定义为不存在。

除了“心外无物”,阳明心学还有两个基本理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就是说,人不用学就能做到的事,这一定是好事,不用考虑我们人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好的念头。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告诉人们,你做事情一定要服从你心中的第一念。

“致良知”之后做事情的准则就该是“知行合一”了。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人的认知和行为要一致。我们用阳明先生和他的弟子徐爱之间的对话来体会一下知行合一的道理。(以下文字摘自《传习录》译文)

徐‬爱说:“先生,现在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先生说:“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比如说我们讲某一个人,他‬很‬孝顺‬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敬父母‬才能称他懂得‬孝道‬。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顺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顺的人。

至此,阳明心学的主要理论就说完了。总结一下就是:我们的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反应的主体,每个人心里第一念虽都是良知,但也有转念一想的私欲,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破除心中的私欲。先做到心中无敌,才能天下无敌。只有实际做出的事情才能证明你的认知,其他光说不练的假把式都不能证明你的真正实力。

龙场悟道之后,刘瑾被诛,王阳明重新启用,后来官至南赣巡抚,在任期间,王阳明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也是造福一方。嘉靖六年(1527)五月,广西发生战乱,朝廷派他去平叛。平定之后,王阳明又在南宁创办书院。后上疏请求回乡养病,在归乡的途中病逝于舟中。临终前,仆人问他有什么遗言。老先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求。”先生一生光明磊落,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