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倒闭!汽配城的末日要来了?

《美国往事》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往事如烟,无处祭奠”。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汽配城再恰当不过。

过去全国各地汽配城到处开遍。印象里,去汽配城就像去电脑城和家电城一样,这种热闹和繁荣,还历历在目。甚至在某些汽配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就算你的车撞到只剩行驶证,只要你愿意,也能给你组装回同一辆车。”

而如今汽配城几乎都被碾碎了,汽修、汽配的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做汽配、汽修生意,80%以上面临着资金压力、经营困难、倒闭风险。

传统汽配城之痛

中国的汽配城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最初它将零散的经销商聚集在一起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流动效率,经过二十年发展,成为中国汽车配件流通市场的主渠道

但随着汽车时代的高速发展,汽配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修理厂的配件采购需求,千余家汽配城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拆迁、倒闭消息不断。

不知多少商户在“搬迁”“被取缔”的论调中饱受争议与折磨。行业人士表示惋惜却也无能为力。

与之极为不符的是,汽车后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6月,全国范围内汽车保有量已达2.05亿辆,且仍维持快速增长态势。汽车红利带来了后市场红利,据行业预计,到2022年国内汽车维修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元,且将以11.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前景极好。那么,在这样的机遇下,汽配城为何招招皆错,步步后退呢?

(图片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这主要还是源于汽配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首先,同一区域内各个汽配城之间的以及汽配城内部的恶性竞争现象,使得汽配市场这块蛋糕越分越小。而在内部人在打架的同时,外部势力也在虎视眈眈。跨界的家电连锁巨头和BAT等电商大平台也都开始入局汽车后市场,以创新和新零售的名义来“跨界打劫”。

家电连锁巨头国美从供应链服务切入汽车后市场,苏宁则从销售和汽车金融切入,全产业布局。

互联网平台BAT挟资本,流量及技术,不断推进汽车产业布局,京东京车会和滴滴的小桔车服,同样也杀入汽车后市场及出行领域。

康众、快准车服、巴图鲁等为代表的汽配连锁和供应链平台也在稀释着汽配城的份额。其在价格、服务、品质、系统、信息化以及物流仓储体系等方面的优势是远大于汽配城的。

汽配城亟待转型

行业人士分析,到2020年,全国上千家汽配城基本倒闭。这也意味着,30多万配件商必须尽快转型,否则将被淘汰。

1、少打“价格战”,多打“价值战”。

科特勒说,营销不是卖产品,是卖价格。在卖产品思维下,人们喜欢动用价格手段,比如降价、打折、促销等。虽然这种方法最简单有效,但副作用也最明显。你家洗车25,旁边20,对面15……那肯定对面洗车店的生意最好,你为了拉客户,最后你也会降到15,也许更低。当你把价格做烂了,也就离死不远了。

同行内斗有如“七伤拳”,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而这种低价竞争带来的低质、亏本都是整个行业共同在承担的。“竞争”与“内斗”不同的是,内斗是打价格战,竞争是打价值战。

价格战最终是以牺牲企业利益和产品质量为代价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最低端的营销策略。而价值战是利用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宣传企业,以可靠的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

市面上的汽配产品也许成本价都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他们卖得贵,还销量高?因为“品牌”!消费者认为你的品牌值这个价格!

简陋的门店,杂乱的摆设,顾客是永远不会认为高价是值得的,毕竟他就是被“低价”吸引的。

但是如果你有明亮的Logo,大气的外观,整洁的陈列室,有序的仓库,专业的接待流程等,顾客会觉得他付出的钱是价值的!这就是价值战的魅力!

2、摒弃单一,建立多元。

汽配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零部件、汽车用品等单一零售和批发,已经发展为商贸服务、仓储物流、信息共享、人才培训、渠道管理等多元化的汽车商业综合体。

渠道管理:引进生产企业,入驻汽配城,以品牌连锁经营模式,逐步规范汽配城的销售渠道,打通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渠道对接,保证产品质量和价格体系。

售后服务:包含汽车美容、快修、改装等,以货源优势,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保障,更多的让利于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系。

仓储物流:仓储物流是考量汽配城规模的硬性条件之一,是汽车配件快速流通的重要保障。

商业配套:包含金融、餐饮、商务、人才、信息等多业态服务体系,是汽配城健康发展的血液部分,保障着汽配城强盛生命力发展的必备配套。

小邦说:

在中国,新车都是商品,老车才是文化。当汽车文化没有土地可扎根,那台陪伴你十几年的老伙计也就只能数着日子进棺材了。

汽配城的消亡,是小邦最不愿看到的。汽配城虽然问题众多,但它作为中国汽车文化最为浓厚的地方,仍有焕发生机的可能。小邦相信,很多人都不认为汽配城只是一个时代的过客。毕竟,看不见熟悉的修车铺,面对4S店的天价账单,谁能不头疼呢?


热点

文章

责任编辑 | 吴世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