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从来不主动,怪不得交不到朋友!”

新年好!

2019年祝福您经营有道,收获美满家庭!

李萌老师丨青青莲子家庭教育咨询导师,曾任孙瑞雪教育机构上海园的教学园长,10年一线教育经验。

1

4

“从来不主动,怪不得交不到朋友!”

“看见你这个样子,我就来气!”

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融入群体,跟朋友玩成一片,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而孩子不敢与人交往,父母除了害怕孩子以后吃大亏,有的还觉得孩子给自己丢脸了。

但生活中,在面对亲友、同伴时表现出的胆小、害羞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数。

今天的案例提到了孩子人际交往的问题,咱们来看看李萌老师如何引导家长。

11岁男孩在人际交往上不主动,以前跟同学玩时不喜欢被碰撞,容易发生冲突所以有时会受到老师惩罚,现在就选择不去参与或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今天的案例和昨天的案例是同一个家长提出,本次的辅导也更加深入,往下看,收获良多)

以下是李萌老师辅导家长的全程对话:

老师:您今天提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跟昨天我们所交流的问题有共同点,都是跟权威有关的问题。

家长:昨天沟通后孩子认可脏话是受同伴影响和口头发泄的形势,但更深层的他还没有思考,我给他时间。

老师:孩子对于权威的评价,很在意。并且他很容易就因为权威的那个声音呢,就忘记了自己的声音。

家长:但是除了集体活动外,个人的交往也不主动,除了别的孩子主动找他,他会参与,但从不主动找别的孩子玩。

老师:昨天我们解决的是他听到了社会的一些声音,也就是同伴的一些声音,他要如何平衡:如何去做,才能够在这个关系里有自我。

我想再跟您有一些更多的探索,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您觉得他没有保护自己,后面在哪个阶段就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努力地保护自己了,保护自己不受惩罚?

家长:应该是上学后,家庭里我对他要求比较严格。

老师:在孩子发展的一个过程里面,孩子是慢慢的走向社会化,也很在意外界对他的一个评价,最开始不是外界社会的,而是爸爸和妈妈。

孩子会非常认同爸爸妈妈的评价,会放到自己的生命的体系里面,孩子就会知道家长喜欢他什么,不喜欢他什么;如果家长不喜欢,孩子就会出现比如说畏难情绪,或者是在关系里不知道怎么去做自己,自我价值感比较低。

所以我想请您多说一说,您是怎么严格对待孩子的,这个很重要。

家长:就是对道德和行为习惯上面要求比较高,沟通方式也是指责偏多,不溺爱他,但是我和他关系还不错的,虽然要求严格,但是他很清楚我非常爱他也会经常跟他玩的很开心,但是他也比较怕我,爸爸属于温和型的。

老师:您愿意具体说一下,您对他的要求吗?

家长:例如看电视如果规定的时间超出了就会惩罚几天不许看,另外以为讲脏话还会打手之类的,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懒散惬意,我觉得男孩子需要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中间就非常多的矛盾。

老师:是的,我能感受得到,当您去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您也是不乐意的。但是您也觉得没有办法,那些信念就是您根深蒂固的,您觉得人就应该是那样,男孩就应该是那样,对吗?

家长:骨子里的观念,需要努力脚踏实地,可孩子喜欢找捷径,他非常聪明所以有时我都无可奈何。

老师:您觉得从您进入咱们的家庭辅导班,然后到现在,您内心里面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家长:昨天您的一句解释让我比较触动就是很多时候我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堵住了他的情感,没有让他流动起来,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我在推他,更多的其实是让他自己去思考。

老师:我试着说一下,您来核对一下好吗?

家长:好的。

老师:

我想您来到家庭教育辅导班最初的意图是想看见和解决亲子关系上的一些问题。然后我看到您第一个提到的问题就是关于孩子的情绪,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做孩子才能把您的话听进去。

您和老师的互动主要集中在“术”的这个层面,比如说如何沟通,如何一致性的表达,如何去让自己学会示弱,希望孩子听您的话。

那我们昨天开始探讨的问题,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我们已经往下走了一个新的层面,就是我们透过您看到你很讨厌孩子,说脏话也很担忧,也很无力,您会发现原来您不是讨厌他说脏话,而是讨厌脏话,或者是道德低下的这样的一些行为。

慢慢的,我们也有了一个新的觉察:把注意力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可能您会好奇“我明明是解决孩子的问题,为什么要回来解决我的呢?”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问题,但是问题并不是我们最终要看的,最重要看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和我们自己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关系处理的更加顺畅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智慧,那些问题就会变成我们的资源。

家长:是的,对我自己本身也容易焦虑不只因为孩子。

老师:

好的,我看到了,今天您恰恰又提到了一个很相似,但是更深入一些多问题。

您提到说,当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的评判对孩子影响是很大,他会因此而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社交交往。

而这些来源于孩子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孩子是藉由爸爸妈妈的评价、态度来认识自己,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第一个社会。孩子在家庭中的模式会投射到社会中的其他的成员上,其它的权威上,他会认为:

如果我做不到他们认为的标准,我就不值得存在。

那我想这个问题也可以回到您的身上,如果您能够去看到这一个层面,在这一部分有一个探索,我想会对您孩子和你自己都会有帮助。

从表层的东西开始往下探索就会慢慢的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就可以去找到适合的工具解决问题了,虽然我跟您交流不多,但是我看到您在努力坦诚地让自己往更深的层面去进行。

您可以跟我核对一下?

家长:对比较在意外界的评价,不过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倒希望他能做自己,按着自己的内心去成长,但是不容易。

老师:您希望做自己吗?

家长:希望,本身我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但现实会给你上课有时确是无奈。但孩子时代与我们不同,我希望他能做自己但又担心他不合群而被孤立。

老师:当然这个是不容易的,但不是我就坚守着自己的声音,然后谁的声音我都不听了,就像孤岛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并不是。

而是我们要去修炼的是:让自己能够看见自己被声音带走了,比如说现在被外界带了一公里出去,那件事情带了五公里出去,但是我们能够慢慢地走回来,然后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知道我什么时候被带出去了,我被带出去的原因是什么,去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家长:明白

老师:

我们回到今天您提到问题,我们刚才往下又探索了一步,我想让您看到的是孩子在意外界的评价,实际上是有一部分在家庭里面,所以我们要两方面都调整一下,孩子就会更有自信了。

当您在乎道德的时候,可以这样跟他表达:

妈妈不喜欢你说脏话,但是妈妈很爱你,只是不喜欢这个行为。

家长:是的我看他说脏话把他也一起否定了,指责过多会产生自卑心理的

老师:在学校里,也同样是这样,他也会去解读,也就叫做赋意,赋予意义,他会把老师的那个眼神把老师的惩罚,赋予一个意义:

“我不好,老师是不喜欢我,我是不值得老师喜欢的,我是个不好的孩子。”

老师惩罚时是有很多的原因的,第一,基于一件事情要立这个规则,没有做到就是惩罚,只针对事情。

那还有的情况就是老师会带情绪,那个情绪是老师自己的,跟孩子没有关系,老师基于这件事情觉得不如意,就感到很愤怒,这不代表孩子不好,只是老师自己的一个限制性的信念,或是他自己的一个信条产生的情绪。

就像您,比如说孩子做了您觉得不如意的事情,您也会很愤怒,如果您特别在意的话,会特别的愤怒,这情绪就会传递出来,孩子就会接触了这个情绪,放在自己身上赋予一个意义,那个意义就是“我不好”。

家长:只针对事件不针对人,这是我以后在跟孩子过程中要注意的,孩子会误解

老师:是的,这就需要我们能清楚当下我们的内在。如果您足够清明的话,就能够一致性的跟孩子表达:

妈妈很不能够接受你懦弱,你不能有责任的去完成事情,但这只是妈妈的观点,妈妈很希望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妈妈此刻很愤怒,这个愤怒也是妈妈的,妈妈先去处理一会儿。

妈妈平静了,我们再来沟通,妈妈也会听听你的想法,妈妈爱你。

这样孩子就会清楚您内在的一个运作,那么他也会启动探索自己的一个机制,他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也就是你想要的孩子心智的成熟,他也能够慢慢去探寻做自己,照顾自己,他人和环境。

以下的图片是萨提亚的冰山模式,您可以多了解一些,来借用冰山这个工具来探索自己的内在。这样会更能帮助您改善您和孩子的关系。

家长:好的我认真的看一下。

老师:那我给您的回复就到这里,您可以将今天的整合一下,如果有想探索更深的问题,可以加入成长营。

个人的成长看起来艰难,但背后有很多的宝藏,希望我们日后能一起来挖掘,让我们的生活璀璨夺目。

家长:好的非常感谢李萌老师耐心的指导,只有处理好父母自己的情绪才能清明,有智慧的解决发生的问题,带着情绪无法智慧的面对任何发生的事件,最后只演变成情绪的宣泄进而带来伤害,非常谢谢您专业耐心的指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