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评启功、欧阳中石#书法

(2009年《国艺书画馆》网友“打尽天下不平”问:田老师:“在我们看来,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的字一般,特别是启功先生的牌匾随处可见,但说真心话并不好看,是我们不懂,还是他二人书法水平确实一般,请您给个回答。”)

启功先生和欧阳中石先生,他们首先是学者,其次才是艺术家,他们的学识远远高于他们的技能。

我与启功先生接触过几回,对于书法,启功先生只算作业余爱好,至少他的画作和他的书法相比,我觉得他的画作更高出一筹。仅管如此,启功先生的书法在当今中国,绝对称得上是泰斗级、大师级水平。

他的字以小行书见长,他先学柳,后学赵,柳底赵面,行中带楷,行草兼得。其书法特点,高古醇厚,中和潇洒,瘦硬挺拔,骨秀神清。启功先生的书学理论,知识水平,在中国书法史上,也足称得上是中国一流,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位书法理论名家。

启功先生书法作品

但为什么有些人总认为启先生的字并不理想呢?我认为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1、启先生的名气甚大,威望甚高,特别是担任中国书协主席之后,许多人都开始学摹启功先生的字,但学他字的人,无论从功力上、学识上,都与启功先生差之甚远,本想推崇,实际效果不佳,甚至有的人写出来的“启体”是实在说不过去的。这样学的人多了,无形中就给启功先生画了一张“漫画”,造成形象类似,神采全无的特征,说白了,就是丑化了“启体”。

2、启功先生在全国各地写的牌匾甚多,但从效果上看,有的牌匾确实不好看,这也是有些人说三道四的原因。其实,牌匾字“难看”的责任不在启功先生,也不在牌匾的制作者,它是“现实”造成的。

凡书学者都明白一个道理书法中的大字不是小字的放大,小字也不是大字的缩小,字型的大小,决定着其结构、笔法的变化。特别是笔画的粗细,必须要有着明显的不同。启功先生善于写小字,无论商家做多大的牌匾,启功先生都是写很小的字,他一挥而就,提笔立成,不会刻意雕琢,不加任何修饰,自然也不问其牌匾的大小,听其自然,信其自然了。但是,如将一个只有核桃大小的字放大到两、三米,悬挂在高楼之上,在低处看去,肯定是要变形的,必然会出现笔画细弱、结构松散、扭曲变形、甚至是面目全非了。这不是启功先生写的字有问题,是小字放在高处,字体巨大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变形。

我非常敬佩这位可亲可爱的老师,他应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真正的学者、真正的艺术大家。就目前情况看,启功先生的才学和声望,中国后世已难出其右者了。

欧阳中石先生书法作品

欧阳中石先生也应称得上是当代一位奇才,不可多得的奇才。首先说他和启功先生一样,也是一位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的学者,是大学问家。据我所知他的专业是逻辑学,至于在逻辑学方面,他的建树有多高,我不太了解,但他的业余爱好——京剧和书法绝非了得,绝不是一般的水平,是专业中的专业。在他各种专长中,书法中的技法实际上是他众多学问中下工夫最少的艺术领域。书法知识理论,高于他的技法,京剧艺术又高于他的书法。在京剧上他主学“奚派”,而在“余派”上,他也有着独到之处,达到了当代专业京剧演员望其项背、很难企及的高度。

我们说欧阳先生书法技法略逊于其它,也只是和他自己相比而言,如把他的字拿到当今社会上来比较,也是当代中国一流的水平,也是一位大手笔。他的行草书,意态飞扬、精彩动人,精熟流畅、妙于取势。伯远帖的风骨、吴玉如的潇洒,欧阳先生把握的惟妙惟肖,且纯熟自然、信手拈来。他转益多师、艺综南北,书法京剧,他都称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当世大家。

欧阳先生性格耿直,天生倔强,见到不平事总要“设法”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这就形成他思维敏捷、言语“苛刻”、柔中带刚、精练幽默的人品和作风。也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这也正是他招人喜爱、受人尊敬的过人之处,也正是一位大方之家无拘无束、独来独往、不迎合世俗、不阿谀奉承的可贵的品行。

田英章先生书法作品

总之,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无论是人品还是学问,都没问题,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即使在书法的技法上,虽还不能和历史上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相提并论,但是放在当代,放在今天,他二人的字也是泰斗级、大师级、超一流的大家,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编辑】:凌宗军 黄伟 刘迪夫 陈义双

【责编】:敏之

今日头条@官塘世家出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