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技术|防止种兔退化的4个措施
兔场为防止种兔退化,要从种兔的选择、种兔的使用、饲养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
1、选择优良的种兔
从种兔的选种开始,选择优良的种兔。优良种兔不仅本身生产性能要高,还要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能将本身优良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因此,在种兔选择时就要按照种兔的标准、选择方法和选择程序进行认真选择。
外购种兔的,要选择种兔质量好、信誉高、售后服务好的种兔场出售的种兔。本场自己选育种兔的,注意选用最优秀的公兔,交配最优秀的母兔。选个体不仅看公母兔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更重要的是看其后代品质是否普遍优良,主要两项是断奶窝重和前期生长速度。选母兔要看产仔力、泌乳力和母性是否良好。选留多产仔的种兔,受遗传的影响,都能达到多产的效果。从仔兔初生开始,注意选留个体大、生长发育快的仔兔留作生产用种兔。选留种兔的程序是,幼兔初选,青年兔定选,成年兔精选。对于外貌特征、生长发育突出的要重点培养。
2、合理使用种兔
对引进的种兔,首先建谱立系,分组编号,公兔、母兔分别建立繁殖卡片,做到交配、产仔有记录,使兔群血缘清楚,避免近亲繁殖。严格控制初配年龄和体重。达不到初配年龄和体重的坚决不配种。母兔6月龄,体重达到成年兔的80%以上方可配种,公兔一般比母兔还要晚1个月。壮龄公兔每天可配2次,连续2天后休息1天。青、老年兔每隔1~2天配种1次。配种期对公兔要增加营养。
壮龄公兔交配所生的后代遗传稳定,生活力和生产力较高,老年和青年母兔要用壮年公兔交配,老年和青年公兔最好配壮年母兔,避免老年配老年,青年配青年。春秋两季,气候适宜,青饲料充足,家兔繁殖机能旺盛,可抓住有利时机,提高繁殖率,进行血配,血配1胎后,母兔要有10~15天的恢复期,不能连续血配。否则,母兔营养亏损过重,易造成产后瘫痪、产后无奶或缺奶,甚至食仔、胎儿吸收、流产等严重后果。青年兔由于尚未长成不能血配,冬季和夏季均不适合血配。
3、加强饲养管理
兔群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兔的饲养管理,对种用的生长兔,注意营养的全面,精饲料和青饲料的合理搭配。还要注意饲料营养水平,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调整,尽量满足兔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加强兔笼兔舍消毒、光照,搞好舍内外卫生,做好防暑保暖工作。家兔的传染病、慢性消耗病和寄生虫病等,不仅引起家兔大批死亡,也会造成生长兔发育停滞,失去种用价值。要有计划地对兔群进行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并创造条件,建立健康兔群,作为繁殖兔的核心群。对核心群的公母兔,从小开始定期检疫和驱虫,淘汰病兔和带菌(毒)的兔,使其相对保持无病无寄生虫的状态,使兔群健康成长,优良种兔的优质性能代代发挥。
4、兔群结构比例要合理
种兔群合理的年龄结构应是青、壮、老年种兔比例适当,尤其是繁殖力旺盛的青壮年母兔的比例要占绝对多数。种兔一般使用3年,3岁以上的老兔产仔率低,所产仔兔体弱多病,死亡率高,除极个别有育种价值外,均应淘汰转成商品兔肥育出售。采用频密繁殖的养兔场,母兔的利用年限还要降低。
每年种兔群的更新比例应不低于1/3,使兔群12~30月龄的青、壮年占主导地位,保持高产稳产。还要注意青年兔不能交配过早,造成性成熟而没有达到体成熟的青年公母兔配种繁殖生理负担过重,易导致青年兔体弱、多病、早衰、受胎率低、胎儿数少、仔兔弱、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家兔的繁殖力。
根据公兔的配种能力和母兔的繁殖频率,生产中确定公母兔的比例,在本交的情况下,大型兔场为1∶(8~10),小型兔场为1∶(6~8);以保种为目的的原种兔场为1∶(5~6)。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留有余地,防止意外,应增加理论种公兔数量的10%~15%作为机动。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公兔比例可大大降低,以1∶(50~10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