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老师聊太极[26]
讲了半天,还都是外形的那些东西。外方内圆,形方性圆,离形得似,何非月圆。
现在的人都把太极的圆做在外形动作上,认为太极拳所有的动作都要走圆弧,如果是这样,还谈什么舍己从人,随曲就伸啊?别人推你,就是直来直去的,你随不随啊?
一身备五弓,说的都是内里的劲路,如果只是摆个外形,那谁都会了,就不用练了。意气君来骨肉臣,没有内里意气的性质和变化,外形啥样都没用。
看冯老师的拳,不要看外面的动作,要看里面的变化。1、所有的转关都是圆的,而且是极小的圆转过来的,所以无断续,无死点。2、腰腿永远都是松活的在运行,起落转折随拳式的运行就没停过,从来就没有站死、压死的状态。3、整个身体松柔混元一致,运行平稳顺畅,没有任何强为做作之态。这才是真正松、柔、圆、活的太极拳。方在运行,圆在转关,方圆相生,奇正相连。
松是内动的基础,哪里不松,哪里就内动不了,所以,松是为了能内动,而不是松就是内动,真正的内动是不会出现麻、涨的感觉的,这些都是松的过程中的身体感觉,所以,不要过多的关注这些,慢慢会消失的。
识生智,觉生慧。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太极拳,是知觉运动,不是肢体运动,是生慧养慧的运动。
还是“无”的层面生的!无中生有。
孙禄堂说“得来万法皆无用”,我们就认为万法都没有用了,如果是这样,我们还练那些法度干什么?那就啥都不用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太极拳的万法皆是“无”产生的作用,所以叫“一无生万有”,用无不用有。
所以,大家今后看见这个“无”字,千万别用我们现在人认为的“什么都没有”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不是这个概念。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形体应当似水流。'
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无”,孙禄堂的这段论述就彻底的谬之千里了。
以后看见“无为”、“无用”这些词,千万要小心了!
'无'是什么,我们讲过多次了,就是无形无象,你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它是存在着的!中医、太极,运用的都是这个东西。
所以,死抠外形动作的,练一辈子也跟太极拳不沾边儿。
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其实就是“觉生慧”的过程。
(会员:最近我有这个奇怪的现象。半躺在床上休息时,突然感觉小腹部有块吸铁石把丹田位置往里吸住,而且上下腹部发热。这种感觉也非常明显,想请教康老师给我们解释下。)
这是好现象。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我们不断的把意识向身体内部集中,就是在凝神,神意内收内守,意导气,气即随神而内聚,逐渐归于丹田,藏而内养。但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有时用意感知,无时不刻意追求,它会自己慢慢长大的。这就是不断意收于身而内守内调的结果,也才是练太极拳真正要干的事情,放弃了对外的关注,神意就归于内了,内修就开始了。
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实转换,以虚应实,虚极而空,引进落空,空而转实,以实击虚,虚实转换,令人莫测。如果像现在的人说的一轻一重就是分虚实了,那还用练啊,挪个重心谁不会啊?
(松沉:劲儿和力的区别:
1、劲儿是神意气化合产生的,力是肌肉收缩产生的;
2、劲儿是松了才有,力是紧了才有;
3、劲儿是一个面,力是一条线;
4、劲儿是软的活的,力是硬的死的;
5、劲儿能向前或向后,力只能有或没有;
6、劲儿的作用可延伸到体外,力的作用只能在接触点;
7、劲儿的运行方向可与身体运动方向相反,力的方向只能与身体运动方向一致;
8、劲儿是通过肢体控制对方的劲儿进而控制肢体,力只能控制对方的肢体但控制不了对方的力。
所以,用劲儿和用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知、感觉、状态和方法。再所以,练劲儿和练力也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和方式。)
(松沉:接着前几天的《劲儿和力的区别》,说说我从康老师身上感知到的“劲儿”和“劲儿”的作用。
搭手后,看似是肢体的接触,但真实的状态,是两个劲儿的接触(或者交融),也就是“敷盖对吞”。是功夫高的一方通过“劲儿”控制低的一方,此时全是劲和劲的感觉,而没有或者少有肢体的感觉。也就是,有肢体的感觉,劲的感知感觉就没有了,这俩不兼容。
劲儿是浑圆一体的,那哪都能用,都能打人,所以就有浑身都是手的感觉。
平时练拳要求不用力,一方面是在养劲,另一方面也是在削弱对身手这个实体的感觉,增强对神意这个虚的感觉,当然,技击时还要有足够的气作为后盾。当劲儿接触上后,90%甚至更多的时候,都是顺着对方的“劲”的方向移动,否则就顶了。顺着对方,就是在化劲。这里说的“顺着”不是肢体的顺,是气机的顺,但又反应在肢体上,所以,不丢不顶是练出了'气',并对'气'有娴熟把控能力的结果,而不是愣练肢体。
当把对方大部分的劲儿都化掉后,但要留一小部分,这时候就是发劲打对方的时候。所以不能把对方的劲儿全都化掉,全化了对方,就软了,就没力可借了。借力打力,借的就是对方快要用完还没用完的那一点力或者叫'劲儿',不管练不练太极拳,每个人都多少有点劲儿,要满足日常生活,我认为。
所以,太极拳的推手或者技击,是通过肢体,用劲控制对方的劲。用对方的劲再带动对方的身体,使之跌出。
被打伤或被击伤,实际上是被自己的劲或者力打伤的,当然这个劲或力的根源,是别人或外界附加的,如果能化掉,就不会受伤。这就能解释很多小孩从高处跌落而不受伤的原因,他们对摔伤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所以不会害怕紧张,体内不产生抵抗力,就没有力的作用。
最后借着那点可用的力要把握的恰到好处,剩多了就顶了,剩少了就软了,打不起来。所以,老话把这个当口比喻成“打闪认针”的功夫。表面意思是黑夜里借助闪电的一刹那亮光把针给认上,本质上说的不是眼神好或动作麻利,而是神意上的敏锐感知和捕捉。不能早也不能晚。
这完全是神意上的功夫,就像《庖丁解牛》所喻示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讲过“阴直图”和“阳直图”,这个图把接手----化劲----发人这短暂的过程分成8段,精细吧,我很有信心的揣测,现在市面上可能只有康老师能看懂这两个图了,因为懂这个图需要两点同时具备,一是会用太极劲,二是懂得“消息盈虚、阴阳相生”的原理。现在有劲儿的不懂消息盈虚,懂消息盈虚的没有太极劲。
这八个阶段就是接、引、进、转、击、蓄、留、停。从这点来看,《图说》真是讲解太极拳原理的唯一一部书,其他的书都是讲练法。而陈鑫也应该是太极拳高手,否则不会说的这么清晰、生动。
短暂的一瞬,被分成了8个阶段,这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接手中全凭感觉,没时间在理性上清晰的走完这八个阶段。所以实际中玩的还是神意的功能。
神意并不陌生,每个人都有。法国一位著名的杂技大师说过:只要能在夜里摸着黑走到厕所完成尿尿这一过程,就能练杂耍。)
(松沉:跟康老师搭上手后,我向那个方向用劲,即使很小,哪怕刚动动心眼,康老师都知道,这就是通过手上的轻轻的接触感知的,然后就顺着我的劲再加一点儿,我的劲 康老师加的一点,这俩劲混成一个劲,就把我的身体带动了。我向前,康老师就向前加一点,我就向前扑,我向后,康老师就向后加一点,我就坐一屁股蹲。这是动态的,还有静态的,康老师搭上我的手,感觉比上面说的稍微大一点,就把我按僵了,硬住了,这就是敷盖对吞的盖,感觉劲把我笼罩住了,死点有时在腰,有时在后脚跟,要解开就得逃出这个罩,可是这个罩很大,逃不出去。腰那很难解开,松不开,后脚跟处更难。这就是太极拳的特点,不用比,一搭手就知道,再灵点一照面就知道打得过打不过。用一个模型说,劲儿——肢体——对方的劲——带动对方肢体。老师顺着我的力加那一点,就起到4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个的先决条件是,感知到我的力的方向,顺着我力的方向有足够的空间,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就顶上了。练拳时要松、要活,就是给这个空间提供物质基础。以后,气性上的松,是给这个空间提供了无形的基础,因为,气性不松,实体上就会顶、硬。这是静态的拿和一个方向动态的拿,到后期我也不老实了,不敢实打实的用劲,那样被摔的忒很了,我越用劲,康老师越喜欢,因为有劲可借了,而且劲给的实在,后来就不敢给足了,老留三成时刻准备撤手,想撤手也不容易,我一想撤手,康老师就知道,劲又追过来了,坐一屁股蹲。所以,太极拳是用劲控制对方的劲,两股劲合在一起,再带动对方身体。而劲的产生,就从松中来,我是从理上、从亲身感受上、从康老师活生生的身体上感受到了。所以说踏踏实实、不顾一切的练松吧,松到了、松透了,真能出太极劲。)
是控制了对方的劲,身体就自然被控制了。这就叫“拿劲”,能把对方的劲控制住,对方的身体马上就僵硬不会动了。
你能带着对方的劲走,对方的整个身体都会跟着走。
这个劲儿的感觉,大家看看而已,千万别去瞎找,这种感觉一定是要有老师帮你找的,如果老师都不懂劲,就更别提了,所以,大家看看听听而已,好好的练各部位的放松运行,这是出劲的基础,等大家真的会松 掉力了,我们就开培训班专门帮你找到劲的感觉,这样你就上到懂劲的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