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我的大洋路自驾之旅

/ 坐标:墨尔本 /

我不是个有公路旅行情怀的人,但大名鼎鼎的“大洋路”离我只有100公里。

到底按捺不住,一路西下,开启了48小时的自驾之旅。

大洋路,一面波涛一面峻岭,沿途奇观美景,其他地方很难见到,被评价为“世界上没有第二条公路可媲美。”

路线:从墨尔本开始,沿维多利亚湾西海岸蜿蜒伸展,途经吉朗—安吉尔西—小红帽灯塔—罗恩—阿波罗湾—吉布森步道—十二门徒—坎贝尔港—伦敦桥返回。

随便拼的一张示意图(好啦我知道很丑),看正文~~

  出发!

提前在网站上租了车,早晨起来直接去墨尔本的市中心取车,一切顺利。

甩掉市区的最后几个信号灯,头也不回地开上West Gate Freeway。

吉朗

Geelong吉朗是大洋路的第一站。离墨尔本市区不算远,却已看不到城市的浮躁,处处散发出安宁清新之意。

东海滩能找到吉朗独有的彩色人偶,几个一组,装扮各异。

修长的躯干配上一言难尽的表情,静静伫立在海边。在这人烟稀少的海岸上,有种微妙的喜感。

安吉尔西

安吉尔西以冲浪和高尔夫球闻名,不过我更期待的是遇见高尔夫球场上闲逛的客人,野生袋鼠。

然鹅... ...时间有限,没机会一睹袋鼠芳容,上面这只是我后来在布里斯班拍到的,后续会专门写一篇澳大利亚的小动物,用实力告诉你,什么叫没有最萌只有更萌。

没办法,只好悻悻地跟这里的“袋鼠出没”警告牌合照,后来开车时在路边倒是看到一只,自顾自在草丛中蹦跶。

小红帽灯塔

碧海蓝天之下,一抹鲜活的红色跃然而出,小红帽灯塔是大洋路上一个可爱的存在。

第一个风景绝伦的观景台也在这里。

路上时不时能看到神奇植物,会想起来自己是在南半球啊,整个生物形态都跟我们的大相径庭。

拖基

真正的大洋路入口此时才出现,The Great Ocean Road。

当年澳洲政府为解决一战士兵的就业,开荒修建大洋路,估计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成了世界一大绝景。

罗恩

到了大洋路上的补给站Lorne,坐在路边大快朵颐,幻想自己是公路电影女主角。

吃饭时这只鹦鹉一直盯着我,像里约大冒险里的那只反派。

Teddy's Lookout是不能错过的,只有在这里你才能真正俯瞰大洋路,看过往车辆像五颜六色的玩具盒子,想想自己一会也要化身玩具,好玩。

阿波罗湾

下午5点半,抵达阿波罗湾。在这里,桉树林把海水揽入怀中,静谧的海湾却拥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沿着半月形沙滩走一个来回,顿觉岁月静好生而有幸。

路上风光也毫不逊色,我们的车一会行驶在悬崖峭壁,一会又钻入蓊郁的树林,碧海金沙和婆娑树影不断切换、轮番轰炸,我只恨不能生出第三只眼睛。

吉布森步道

到达吉布森步道,正是黄昏,夕阳打在耸立的岩石和山体上,是炫目的金色。

沿石阶下到海边,跟表情严肃的海鸥一起观察海的脸色。

返回停车场,一抬头看到对面几百只羊怔怔看向同一个方向,相当魔幻。

坎贝尔港

开到坎贝尔港在这里过夜,小镇上清一水儿的汽车旅馆,洗个热水澡,沉沉睡去。

十二门徒

温度战胜了风度,把自己裹成一个粽子,早早来观摩十二门徒。

十二块断壁岩石,在千万年的海风洗礼下,化身十二门徒,矗立在湛蓝的太平洋中,沁凉恢弘。

每块岩石孤独而立,反而有种零落之美。

伦敦桥

同样在自然侵蚀下,形成了酷似London Bridge的两洞桥形岩石。

不过现在只能看到一个拱洞了,因为1990年这座桥跟陆地相连的部分坍塌,所以现在人们叫它“伦敦断桥”。(反正怎样都要给你起名字)

岩穴

除了十二门徒,这是我的最爱。涨潮留在岩穴中的海水化为碧绿,与穴外蓝色海水交相辉映,倒映成趣。

半圆岩洞捧着蓝绿渐变的海水,颇有灵气。图片文字无法传达出它百分之一的美,美在意境,只好用心观赏,记住它的样子。

返程。

回墨尔本的路十分顺畅,大部分时间连车都看不到,只有牛羊蠢萌地站在路边不停咀嚼。大概3小时后,抵达墨尔本市区。

至此,大洋路之旅圆满结束~撒花!

后记

其实出发前心里是没底的,第一次在国外开车,还是右舵车,对澳洲交规不熟悉,罚款贵到让你怀疑人生... 导致自驾的前半程并不轻松,心里始终提着劲儿。

结果!澳洲的路其实很好开!前提是严守交规。在习惯了靠左行驶后,我的心情也放松下来,愉快地沉浸于大洋路的盛世美颜。

开篇说了,自己不是公路旅行的拥趸,但大洋路之后,我大概会开始更多的尝试。

最大限度的感受过程、忽略目的地,精神散步的自由感和审美的连续感,这些都是其他旅行方式无法提供的。

◆ ◆ ◆  ◆ ◆

【预告】之后会出澳大利亚的攻略,包括大洋路的自驾指南,敬请期待!

微信改版后,你可能会发现,

找不到<夏小糖>了,封面图也变小了!

在此强烈呼吁,请星~标~小~糖~

方法如下:

下期见!

(づ ̄3 ̄)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