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一)

写在前面的话

许多天没来更新了,主要是太懒,不想劳神费力,还有就是一时想不起该聊些什么,其实至今也没想起一个好的话题,还是从偷懒的角度出发,聊一下曹操。

曹操是个好聊也不好聊的话题。好聊是因为他的资料相对比较详细;不好聊是因为聊的人很多,大家对他也相对比较熟悉,很难聊出什么新意。

但曹操是三国重要人物,要聊三国就绕不过曹操,而曹操又是被误解最多的三国人物,不澄清这些误解,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三国。无论从尊重历史,还是尊重历史人物的角度,都应该努力还原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曹操。

三国人物里,历经唐、宋、元数百年的评书、说唱、戏曲、演义等通俗文学的塑造,到《三国演义》达到顶峰,完成定型,有两个人由人变成了神,诸葛亮和关羽;有一个人由人变成了鬼,曹操。

至今仍然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在传统戏曲里,曹操永远是白色脸谱,象征着阴险奸诈;关羽永远是红色脸谱,象征着勇敢忠诚;诸葛亮是本色老生,没有脸谱,典型的特征是始终手拿一把鹅毛扇,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神仙气质。

这些都是文学创作,不是历史真实。前几年的三国文化思潮中曾经流行过“把诸葛亮从神坛上拉下来”的潮流,这同样适用于曹操,也应该“把曹操从地狱里拉上来”。

这就是本文想做的事情,能不能拉上来,有没有拉上来,请各位读者自行判断。

曹操家世

曹操,字孟德,一字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曾祖父曹萌,是一个忠厚老实的普通农户。有史料记载其名为“曹节”,但曹操有个女儿叫曹节,为汉献帝献穆皇后。如果曹操曾祖父叫曹节的话,曹操应避其名讳,不会将女儿取名为曹节。西方有为子女取和祖先(或者著名人物)相同名字的习俗,中国没有,必须避讳。因此,其曾祖父叫曹萌的可能性最大。

从史书中记载的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曹萌忠厚老实,仁义大度的性格特征。邻居家养了一只猪,和曹萌家养的猪的样子几乎一样,可能是同一品种。邻居家的猪走丢了,四处寻找。找到曹萌家时,认定曹萌家的猪就是自家走丢那只。曹萌也不和邻居争辩,让他牵回家去。

过了几天,邻居家那只猪又跑回家了。邻居无比惭愧,赶紧把曹萌的猪送还,并道歉。曹萌始终笑脸相对,丝毫没有责怪这位鲁莽粗心的邻居。(从这件事上看,当时养猪方式可能是敞放)

这件事情传开后,乡里人都对曹萌赞叹不已。要知道,一只猪在当时可是一份不小的财产啊!

顺便八卦下“家”这个字。甲骨文中就有这个字了。上面宝盖表示屋顶,下面“豕”字就是猪。有猪才有家。说明中国驯化饲养猪的历史很长了,人和猪的关系也很紧密了。

曹萌生有四个儿子:长子伯兴,次子仲兴,三子叔兴,四子季兴,就是曹操祖父曹腾。古人取字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按伯仲叔季的顺序排,一听字就知道这人在家里排行老几,倒也方便。

曹腾少小入宫,安帝时,为黄门从官。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因为年少谨厚被邓太后选来陪侍皇太子读书。这位太子,就是后来的顺帝,特别喜欢他。即位后,升迁他为中常侍,成为皇帝近臣。

顺帝之后的冲帝、质帝都是一年左右的短命王朝。质帝死后,曹腾在拥立清河王刘蒜为帝的太尉李固,和拥立袭取父亲刘翼蠡吾侯的刘志为帝的外戚大将军梁冀之间,选择倒向梁冀,拥立了刘志登位,就是桓帝。

因为这个拥立之功,曹腾被封为费亭侯,并升迁为大长秋,成为皇后近侍官最高首领。

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来历,众说纷纭。大致有三种:一、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三国志》);二、夏侯氏之子,夏侯惇的叔父(《续汉书》);三、乞丐所养(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曹嵩不可能是“夏侯氏之子”,主要理由是曹氏与夏侯氏一直保持通婚。汉人宗法体制严格限制同姓之间通婚,至今还有些偏远地区保持着这种传统。不光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就是娶同姓遗孀也要遭到非议。

如曹操的幕僚陈矫就因婚于本族,被同僚徐宣攻击,弄得曹操不得不出面干涉。刘备娶吴夫人时,因其前夫是刘焉的儿子刘瑁而有所犹豫,是在法正的极力劝说下才娶的,但仍然遭到晋人习凿齿的非议,认为听从法正的建议是个错误。赵云领桂阳太守时,原太守赵范要把“有国色”的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遭到赵云的拒绝,理由是“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

另外一个证据是整个曹魏时期,虽然夏侯家族子弟都得到特殊待遇和照顾,但从没有一人封王。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究竟是什么关系没有史料证明,说不清楚,很有可能是姻亲关系。

2013年11月11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解开了曹操父子的身世之谜。证实了以下事实:一、曹嵩出自于曹氏家族,是曹腾的侄子;二、曹嵩与夏侯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三、曹操与西汉相国曹参也没有血缘关系。相关论文已于2013年上半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发表,得到国际认可。

说没人知道曹嵩的身世和为乞丐所养的事情也有疑问。曹操少年时假装中风诓骗叔父,使叔父失去父亲的信任,说明曹嵩还有兄弟。古时家族总是聚族而居,从曹操小时候顽皮,叔父经常告曹操的状,和曹操经常在外面玩耍遇到叔父等事情来看,曹氏家族也应该是聚族而居。有兄弟并聚族而居,怎么会不知道他的身世和是否是乞丐所养呢?陈琳的檄文是为袁绍讨伐曹操而写,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政治目的,有故意抹黑曹操的嫌疑。

其实曹嵩本身并不能改变曹家的世系,因为无论谁作曹腾的养子,都只能依照曹腾的世系来排列,曹操与曹仁等的从兄弟关系始终存在。

二弟曹彬,早逝,无子。过继曹操儿子曹均。

三弟曹玉,早逝,无子。过继曹操儿子曹徽。

最小的弟弟曹德(一作曹疾),与父亲曹嵩一起在泰山郡华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方城镇)被陶谦兵所杀。

曹操兄弟及子嗣中还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兄弟关系中有:

1、曹彬与曹玉的排行不清楚。上面只是推测,不一定准确。推测的依据一是曹彬为公,曹玉为侯,一般情况下,年长者爵位会高于年幼者。二是曹彬过继在先,曹玉在后。

2、曹德与曹疾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是一个人的可能性很大)

3、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曹操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海阳哀侯叫什么名字?与朗陵哀侯曹玉是不是一个人?(是一个人的可能性很大,因封两个人为哀侯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4、兄弟的子嗣关系中有曹安民是哪个弟弟的儿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曹安、曹民两个人。按当时取名均为单字,而史书书写习惯尽量简化,又无标点符号断句,很有可能是两个人。

除了宦官后代的家世,曹操还有一个短暂的间接外戚身份。很多人忽视了这个身份,其实这个身份对曹操很重要,特别是初入仕途时期,这个身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灵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宋皇后,“无宠而居正位”,遭到后宫其他妃嫔的谮毁和中常侍王甫与太中大夫程阿的合谋诬陷,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被废,并“以忧死”。曹操的从妹夫隐强侯宋奇是宋皇后的亲属。从宋奇已经被封为县侯的高爵来看,是宋皇后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曹操因为宋皇后案受到牵连被免去顿丘县令的事实,也说明曹操和宋氏是有姻亲关系的。

宦官加外戚,这两个身份都是不为当时人喜爱和接受的。曹操的很多行为都受这两个身份,特别是宦官后代身份的影响。

由此看来,曹操的家世算不上显赫。其宦官出身经常成为对手鄙视和攻击的口实。曹操的任何一个对手都把这个问题列为攻击曹操的第一个理由,这种攻击几乎伴随了曹操一生。也许这就是曹操青少年时期没有多少朋友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曹操中晚年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的心理基础。

 少年扬名

先说明一下,古代“少年”和今天的概念不一样。今天的少年指的是小学、初中生。到了高中改称青年。古代二十岁弱冠以前都称少年。梁启超说的“少年强则中国强”里的少年指的就是二十岁左右的人,不是十六岁前的青涩少年。

少年曹操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引人注意之处,大家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唯独原司徒桥玄和何颙对他另眼相看。

桥玄是桓灵两朝宦海沉浮的官员,曾担任过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等职务,位列三公。对朝廷的危弱和腐败无能,他深有感触而又无力回天,心灰意冷之下萌生退意。

他辞掉司徒一事最有意思,因为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他就把当年发生天灾的原因全部归咎于自己。古人迷信,总是把天灾、奇异的天象和世俗政治相联系对应,认为不是君主处事无方,就是大臣奸佞擅权,就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君主或是下罪己诏,或是惩处所谓奸臣。桥玄自己揽责,可以看出他对朝政已经完全丧失信心,不惜自毁声誉也要辞官。

桥玄对曹操的评价是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救济,能够安定天下的,就是曹操。并且表示自己死后,愿意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曹操,可见桥玄对曹操的信任与器重,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曹操的社会知名度。

曹操是主动去候见桥玄的,于此可以看出曹操确实很有心计,为了出名,有意识地去等候一个高官。等候是需要耐心的,虽然史料里没有说明等候了几次、等候了多久,但以曹操之“微”和桥玄之“著”,这个等候应该是费了一些周折的。所幸的是曹操没有白等,很顺利地从桥玄那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曹操自己也承认是主动去找桥玄的。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春,曹操在治理睢阳渠时(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派人以最高祭祀规格“太牢”祭祀桥玄,并亲书祭文。祭文中明确说明自己是在二十岁前主动去见桥玄,并从桥玄那里得到许多帮助。

祭文中还说了与桥玄的约定,就是桥玄死了以后,如果曹操路过桥玄的墓地,不以一斗酒一只鸡祭祀的话,所乘坐的车子走过三步后,曹操肚子痛起来了的话不要怪是桥玄在报复他。可见曹操和桥玄关系之亲密、性情之融洽。如此忘年之交,也属难能可贵。

桥玄不光自己很看重曹操,给了曹操很高的评价,还为曹操扬名提出建议,要曹操去找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许劭,从许劭那里得到更利于自己扬名的评价。这也可以看出许劭人物评品的巨大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朝廷重臣的影响力,曾位居三公的桥玄都自知不如。

汉末政治生态中,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民间自发的社会团体对朝野政治人物、士人以及时局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深得社会认可,可以直接影响被评价者的荣辱升迁,所谓“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清论风行,高唱草偃,为众所服。”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是郭泰和许劭,世称郭许。许劭、许靖兄弟在家乡汝南每月举行的月旦评是当时品评人物活动中最为著名、最具影响的一个,连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都害怕得到这二人的差评。

简要说说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东汉时期教育特别发达;二是汉末宦官弄权,官员、士人正常的舆论渠道被严重阻塞,民间议论才应运而生。

曹操听从桥玄的建议到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去见许劭。为了得到许劭的评价,又说好话又送厚礼,但许劭却鄙视曹操不愿意评价他。

曹操为达目的,不惜使用武力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才给曹操作了一个评价,即“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一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的,可见曹操是有备而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许劭鄙视曹操,就和曹操是宦官之后有关。士大夫本就不愿与宦官为伍,再加上许劭本人的政治立场是反对宦官的。许劭的从兄弟许相因攀附宦官贵为三公,都遭到许劭的鄙视,何况曹操一个宦官家世的无名之辈。

何颙对曹操的评价是:汉朝将要灭亡,安定天下的必定是此人。这和桥玄的评价一模一样。曹操以宦官出身能顺利加入以反宦官集团为主的袁绍集团并取得袁绍的信任和重用,与何颙对曹操的赏识和评价有很大的关系。何颙是袁绍的第一个奔走之友,深得袁绍信任和依赖。

除了桥玄、何颙、许劭在曹操未有名以前看出曹操是个英雄的,还有一个人也看出来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党人领袖李膺的儿子李瓒。李瓒临死前对儿子说:“时局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能超过曹操的。张邈是我的好朋友,袁绍本来是你的姻亲,即使这样,你也不要投靠这两个人,一定要归顺曹操”。他的儿子们听从了他的话,避免了战乱的困扰。

曹操少年时的朋友王儁也说过救济天下的人,除了你还能有谁?但王儁是与曹操同龄的玩伴,没有什么影响力,他的评价更多的是小儿辈戏语,勿需在意。

曹操在听到许劭的评价后非常高兴,这种喜悦究竟因何而起,是对英雄的评价欣喜万分,还是对奸贼的评价一笑置之?还真不好下一个定论,恐怕这是个千古之谜,只有曹操自己心里清楚。

但有一点,曹操在执掌朝政后对“月旦评”这种品评人物的方式是反对的,因为这会影响到朝廷正常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对许劭也是仇视的,甚至要杀害他。许靖、许劭兄弟逃亡外地,一直没能回到家乡,恐怕和这有很大的关系。(许靖客死蜀中,许劭客死江南)

少年曹操只是有了“名气”,但没有“势力”,要想拥有势力,靠自己的家世和名气还不行,必须得到有势力的人的认可和接纳,借助这个人的力量来谋取自己的势力,发展壮大自己。这个人会是谁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曹操:一个顽皮而善良的少年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想骂我,是不是故意取这么一个题目来拨人眼球的吧. 因为想到曹操,能想到的就是老奸巨滑,阴险.狡诈等这些贬义词,最后再来一个,就是枭雄.再如何形容,顽皮能沾点边,善良无论如何也是戴 ...

  • 「四维中国通史」第三十五讲:曹操在用人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

    大家好,今天要讲曹操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殊之处? 在东汉的后期,董卓带兵进入洛阳之后,因为过于残暴,引得各地军阀不满,纷纷起来讨伐.随后的十来年中,陷入了军阀混战的状态.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 ...

  • 三国最伟大的政治家曹操为何未能一统天下?只因领先时代太多

    三国虽然分魏蜀吴,孙权.刘备看似可以和曹操相较量,其实,他们都只是被推出来的利益集团代言人罢了.曹操,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他们,曹操一辈子都在和他真正的敌人作战,但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曹操和他真正的敌 ...

  • 曹操:曾忆少年时,意气任侠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年岁稍长,总会怀念年少时的过往,谁的青春不曾肆意恣睢?曹操也一样,曾任侠放荡. 家庭环境对个人性格是有一定影响的,而曹操出身于地方豪强,曹氏既有权势也有家资,有出任颍川 ...

  • 曹操:改名易姓归乡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因自然有果,紧承上文,黄巾之乱爆发,曹操在经历了十余年的磨砺后,重新展露锋芒,开始书写波澜壮阔的篇章. 自从20岁入仕一来,一路起起伏伏,曹操又回到了议郎这个职位上.但与第一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二)

    (紧接上期) 依附袁绍 以曹操宦官出身和他当时的政治.经济实力,想在世族当道.地方豪强林立的东汉末期拉起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与董卓和其他割据势力相抗衡,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尽管曹操有"清平之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三)

    各位读者中秋愉快!难得遇到一个没有雨的中秋,能够望到澄净碧空的满月,看到水银泄地的月光."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前几天准备更新时,发现一个尴尬之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四)

    感谢点赞的读者,谢谢.秋分已过,暑热仍然不退,这天气咋那么怪异! 从这里一直到202年袁绍去世的十年时间里,曹操的发展经历在本号<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和<奇葩的青州兵--老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五)

    (紧接上期) 袁谭投降 袁绍当初分四州给子侄,留袁尚在冀州,为继位做准备,留下了今后兄弟相残的隐患,当时就遭到沮授的反对,但木已成舟,袁谭也过继给了袁基,没必要再去争抢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如果有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六)

    (紧接上期) 李孚进出邺城的经历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四人打马来到梁淇城(邺城北面城郊)时,李孚让随从去砍来几捆树枝,用刀削制加工了三十根问事杖,就是主管刑律的官员专用的凭杖,系在马边,然后四个人伪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七)

    杀许攸 在曹操集团为取得冀州而欢欣鼓舞时,有一个为曹操建过奇功的人却因为兴奋过头口没遮拦被曹操砍掉了脑袋.这个人就是许攸. 许攸年龄比曹操大,资历比曹操老,是袁绍的奔走之友,也和曹操有交情,曾经在灵帝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八)

    明天进入国庆长假,举国同庆,祝各位读者节日快乐! 有读者对上期的前言慷慨打赏,非常感谢,也倍感欣慰.这表明仍然有不少冷静理性关心弱势而不谄媚富贵的人. 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普通百姓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九)

    长假结束,继续开聊. 北征乌桓 上期聊到曹操抢占了原属袁绍的北方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势力,但因袁尚.袁熙兄弟还在,以前受过袁家恩惠,一直支持袁家的乌桓人仍然保持着对袁家忠诚友好的关系,假以时日,完全有可 ...

  • 最熟悉的陌生人——曹操(十)

    (紧接第九期)  准备南征 以前关东联盟起兵反董时,袁绍和曹操曾有过一段对话.袁绍问曹操:"如果反董不成功的话又该怎样生存发展呢?"曹操此时只是个行奋武将军,是联盟里最弱小的一支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