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川社工往事:让哀恸者知道有人同行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黄红新

    单位 | 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

主播·五味:

五味,一个想要成为真实有温度社工人的社工小白。

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10年,最近在网上看到北川的相关报道,还是会忍不住打开。对于我来说,北川是我开始做社工的地方,在这里我曾感动泪流,曾独自坚守,曾害怕担忧,也曾在那些苦难的人们悲伤难过的时候和他们共同度过。这里,是让我真正意识到社工这个职业的责任和意义所在的地方。

初生牛犊,勇闯北川

2008年的12月,22岁的我还没有毕业,应聘到了北京驻绵阳的儿童希望。到绵阳的第一天,同事们跟我开玩笑,说有的志愿者满腔热血的过来,第二天就回去了——因为挤公车染上了虱子。加上时不时有余震,泥石流等,在灾区工作真的是非常考验人的。

▲08年的北川县城

第一天下乡,我的任务是去北川任家坪做家访。北川离绵阳市区两个多小时车程,家访的地点是过了擂鼓还要往里走的地方,离北川县城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的安置点。虽然那时候我跟别人打个电话都要鼓足勇气,但是那天我问清楚要做多少工作量后就信心满满的背着包下楼了。

一路问到了汽车站,然后坐上去北川的车。坐在我旁边的是个老爷爷,高瘦高瘦但是很有学者范。他听我口音问我去哪里,我说我去北川,工作的。他大概也明白我是类似志愿者这样的角色,就很详细很耐心地跟我说要怎么去。末了很凝重地跟我说,你千万不要在那里过夜,那阴气太重,死了好几万人。这么大的灾难我就只见过这一次。我心里也有一点点害怕,于是点头。他又看了看我身上的衣服说,现在山里都下雪了,你穿这么点衣服肯定不够的。我信心十足的说不会的。这里没有多冷啊我心里想。

但是2个半小时后下车我就知道了。气温接近零度,冰冷冰冷的风呼呼的吹着,我的手没一会就冻麻了,我哆嗦着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一路问到了服务对象家里,但是刚好都没有人在家,说马上回来。我站在板房外面等着,北风呼啦啦地往我脸上招呼,没几分钟我感觉脸都僵了。

旁边一个屋子的老奶奶说娃啊,你先进来暖暖吧。我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又耐不住冷了,就进去屋里坐下来。跟老奶奶磕磕巴巴地聊了大概半个小时,晴晴的奶奶回来了,把我引到她家里,然后我看到了美丽可爱的晴晴(化名),那么漂亮的一个孩子,在地震里失去了最爱的爸爸和姐姐,妈妈改嫁,只留下她和奶奶和爷爷一起生活。

▲在晴晴家里

到北川的那一天我的双手就长满了冻疮,然后晚上八点多才回到绵阳。再后来就熟悉了,工作慢慢开展。

不忘初心,无畏坚持

其实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毕业,对如何去做一个社工也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只是凭着内心的执着去做好每一件事。我记得我们招募了志愿者,给孩子们拍照记录他们的笑脸,让孩子们写下愿望,送到北京一对一结对实现他们的愿望。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孩子的愿望是想要一辆自行车。那时候地震刚过去不到一年,在灾后各种生产和经济尚未恢复,物价飞涨的情况下,通过北京总部的努力,一辆漂亮的蓝色自行车和其他的礼物一起送到了桑枣镇上,由我转交给十多公里外的晓坝的孩子们。

我大包小包地扛着给孩子们的礼物去坐车,却不幸地被拒载了,因为乡镇的中巴空间有限,他们拒绝让我上车。没办法,最后我只好决定采取最土的办法——自己把车骑过去。我还记得当我把车交到孩子的手上时,他腼腆的脸上止不住的笑容和其他小朋友艳羡的眼神。

▲给这个男孩子送了一辆自行车

由于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安置点的工作,下乡的时候也经常没有网络和信号,所以基本上是一个人在奋斗。后来机构要求我们下乡住板房里,由于社区的秩序还没有能很好地建立,治安相对比较乱,加上各种硬件设施很差,会有人偷窥,厕所很脏很臭,满地蠕动的白胖的蛆虫让你没法下脚;没地方洗澡,下雨水会漫进房子里,打雷会劈得窗户火花直闪,冬冷夏热,有时候有类似血吸虫病这样的传染病,偶尔还会来个小余震。

我还记得有一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参观工作的姐姐拉着我的手,感动得几乎落泪,一直说很佩服我,觉得我能够坚持在这里工作简直是难以想象。当时我只是傻傻地摸着头说还好啊。

其实在板房社区里工作也是有很多开心的,有很多小孩子很喜欢找我一起玩,我教他们读书,画画,写作业,跟他们晚上去看大妈跳舞,那些大姐总会叫我去她们家吃饭。

▲在板房里跟孩子的合照

我还去了茶坪,最高山里的小镇,还记得唯一的那一次一路的公交车坐得我冷汗直流,车一会从悬崖边上走,一会从地震塌了大半的山上走,一会从泥石流冲出来的浅河上跑……我吓得死死地拽着车里的护栏,过了一个多小时下车的时候手臂都酸痛得像要断了一样。后来下了好多天的暴雨,确实不敢去了。

举办羌绣培训班

09年3月份的时候,在同事张可可的努力下,我们针对安县受灾最严重的茶坪乡在桑枣的安置点洛祥小区和附近枣园社区等两地的妇女的文化特色,为了给灾区妇女提供一技之长,我们决定开班羌绣培训班,由儿童希望出资,阿坝州羌绣协会负责培训,并且会同意为合格学员提供订单。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备,克服了场地,水电、老师资源等各方面的困难后,羌绣培训班终于开班了。我还记得由于当地找不到开班需要的课桌椅,是张可可联系了茶坪乡妇联主任整合资源,从茶坪乡运来了60套课桌椅,才解决了没有课桌椅上课的困难。

▲入户探访

▲学员在认真学习

当时一共有60多名妇女报名培训,大多数的妇女们都学得很认真,我还记得其中有一个妈妈背着半岁大的孩子,最有天分学得最快。在结班的时候一个学员告诉我们,她们正在考虑筹备在镇上的铺面里自力更生合作办一个绣庄,一来利用了这里地靠千佛山旅游地的优势,二则来也可以让更多的当地妇女参加到羌绣中来让更多的妇女学会羌绣这门手艺,同时也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挣更多的钱。

▲羌绣培训班结业

在我离开北川的一年后,网上的某个博主将我评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号人物篇若干人物之一,入选理由是羌绣民族文化的保护。

虽然已经不在北川,但是我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鼓励,我们所做过的,会有人记得。

 一个特殊的个案

还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哭,不是因为生活的苦,而是来自孩子给我的感动。

在桑枣的服务对象里有一个很特殊的孩子,叫倩倩(化名),因为脑瘫导致肢体残疾不能走路,无论去哪里都只能挪着小凳子。在地震一周年之际,更大的灾难降临了倩倩的家庭。倩倩的爸爸因意外事故,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后还是在5.12 的晚上离开了人世,留下倩倩母女,还有3岁多的尚未懂事的弟弟。

失去了顶梁柱,家里没有来源,母子三人的生活毫无着落,加上有些邻居甚至亲人对妈妈指指点点闲言闲语,妈妈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在一个刺目阳光的午后,倩倩的妈妈一见到我,顿时泣不成声。那时候我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默默地给她们拥抱,陪伴她们。

在向北京总部汇报倩倩的情况后,我们通过链接资源获得了免费去北京做康复3个月的机会。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倩倩妈妈带着孩子没法去买车票,离约定康复的时间已经很近,我一次次地跑到火车站去买票都买不到,因为年轻的我不懂办事流程,受到不少白眼和冷落,还因此委屈大哭。但是倔强的我跟自己说我一定要买到票让她去北京。最后我从下午一直在火车站磨到晚上八点多,后来钱包还被偷掉,终于给倩倩一家买到了北上的火车票。

三个月后倩倩去北京康复回来,某一天我去家访时,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边冲我咧开嘴笑,一边努力地向前迈步。我还在疑惑她想跟我说什么,但是,当我看到她成功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泪水刹那间涌了上来,我从来没有过这么满足,所有的付出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最大的最美好的回应。看着她摇摇晃晃地站着笑得那么灿烂,我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要知道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连站起来都要人扶着。

同行者

我在这里也遇到了很多热心的同行和志愿者——同样在北川擂鼓镇致力于社区重建的无国界社工里有我的同班同学、好友和学长;在桑枣我遇到了被称为“最美未婚妈妈”的董明珠(同名,非格力的董明珠),有变卖了房子,离开家人在北川坚守2年的热心大哥(不记得名字了),有亲赴灾区捐款慰问的明星翁虹和她的丈夫。

但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到底是不容易的。

我记得在北川的时候经济很拮据,有一次下乡了发现不够钱坐车回来,只好打电话给朋友借钱,然后坐到镇上再走很远的路满世界找银行。灾区正在重建,很多时候找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饥一顿饱一顿的,川菜又基本上都辣,就落下了胃病。在端午节那天下乡,由于过节公车收得早,没有车回到绵阳的了。

我到安昌的老站下,又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去新的车站坐车回绵阳。天已经黑了,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一个人背着包走着走着突然就想哭。也许就是那一天才真正想过离开这个念头。

最后我还是没有能坚持下去,差点胃出血而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躺了两天之后,我最后选择回到了深圳,仍然继续做社工。

时光荏苒,一眨眼“5.12”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在刚回来的第一年,我还时常跟服务对象有联系,后来逐渐就断了。每当看到关于地震,关于北川的新闻,我总会想起在北川做社工时的点点滴滴。

当时并不明白,在多年以后,我才真正领悟到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当时懵懵懂懂的我,在内心的最深处明白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在服务的过程中陪伴服务对象,并且与之一起等待,酝酿恰当的时机使他们有能力去面对困境和应对生命中的挑战。

就像台湾学者李开敏所说:陪伴,不是接过对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让哀恸的人知道,有人同行。(摘自《中国社会工作》2009.8,上期 P54)也正是这份领悟,让我在深圳的社工职业生涯里,无论在哪一个岗位都兢兢业业,以职业社工的身份去要求自己,将服务做到最好。十年后,我依然在社工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汶川地震转眼间已有十年,作为中国公益的元年,中国的公益以及社工发展经历了这十年,也有了很大变化,遍地开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这些在岗位上的人能做的唯有坚守使命继续向前!

【社工课】音频课正式上线

专栏简介

《顾正品:社会工作十年从业心得20讲》,是“社工客”创始人顾正品回顾10年社工路,梳理5大方法论,整理汇总成的20节音频课,深入剖析各种案例,凝练实用干货,正品与你分享~

无论你是一线社工、督导人员、机构管理者,还是公益创业者,也许都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