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女前同事,25岁买别墅
K哥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在上海买了第一套房子,其实我和K嫂早就攒够了首付的钱,却迟迟没有出手,错过了几次财富增值的机会。后来静下来反思:虽然我当时分析过,购房刚需加上政策刺激,房价持续性上涨是必然的,但是那个时候就是不够魄力、不够果断...... 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从1万涨到2万,从2万涨到3万......直到K哥的一位朋友看不下去了,硬塞给我一张他花了1000块钱买来的某楼盘的房票(当时那个楼盘非常抢手,要提前排队买号的),我才咬咬牙付了首付。想比之下,我的一位美女前同事就非常有眼光、有魄力。她靠自己,在25岁的时候买了一套别墅。这位美女前同事叫S姐,是浙江人,她的家境不错,父母和亲戚都是商人。属于我国提倡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S姐在某211念了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然后去英国念了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回到国内工作。
她来到上海,拿到了一家知名外企的offer,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由于她长相甜美、又懂得人情世故,进入职场以后,很快跟同事打成一片。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仰慕她的人自然不会少。这时,S姐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就展现出来了,她知道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而不是早早陷入儿女情长。在跟一些稍年长的同事聊天时候,她发现他们都在聊买房的事,她惊讶于国内房价涨起来跟疯了似的。于是S姐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虽然她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但是从小耳濡目染,让她的商业直觉比一般人要敏锐。她开始研究起了上海的房产市场,经过分析她觉得现在正是进场的好时机,于是她开始物色合适的楼盘。经过几轮筛选,她看中了一个市区高端楼盘,地段非常好,近地铁,对口的小学中学都不错,她决定买一套来试试水。于是她跟家里说,想找男朋友了,将来要在上海定居,所以要买房。家里当然高兴了,让宝贝女儿改善下居住环境也是应该的,父母二话没说,立刻把首付款打了过来。想想,S姐家里还是有钱,K哥当年买房的时候也跟家里说的,记得当时我老爸一脸愕然,他说他没想到我会这么快找到老婆,就先把积蓄拿去做生意了,哪里知道那两年行情不好,都赔进去了......哎,确认过眼神,亲爹也会坑人。在S姐买房后的半年内,房价已经涨了30%,于是S姐决定辞职专心炒房。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觉得你小姑娘家懂什么呀,有套房子住住么好了,折腾啥呀?好好谈恋爱,找个靠谱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才是正事。S姐软磨硬泡,父母拗不过她,还是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去折腾,但是跟她约定好:如果亏光了,就找份正经工作,别整天乱倒腾。有了启动资金之后,S姐决定专门炒地段好的高端楼盘,一来这些楼盘有稀缺性,保值是没问题的;二来只要楼市在涨,这类楼盘肯定是涨幅最大的。她看中了两套中环的别墅,算下来资金缺口还有两百多万,于是她找了英国留学时的同学M小姐,作为合伙人一起炒房,同时抵押了自己第一套房产。那个时候的房贷政策不像现在这么严,通过抵押贷款,她们成功买下两套别墅。两年后,以一倍多的价格出手,挣了两千万,她判断未来房产政策会越来越紧,于是就收手了,用这笔钱买下了一套独栋别墅,那一年她25岁。
最近几年,K哥也经常复盘S姐炒房的故事,以及我自己买房的经历。炒房赚钱,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S姐能够果断行动,K哥却缺乏魄力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认知,而是缺乏行动。我们经常说,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认知和行动之间到底缺乏了什么?答案是:自我效能。早在1977年,心理学大师班杜拉( Bandura )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发现一些人虽然很清楚知道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因为人们在知道该做什么和真的去做什么中间还差着一个巨大的鸿沟—— 我们只有内心判断我们能做成这件事情,才会行动。简单说,我们不仅需要认知,还需要“自我效能”。知识不只是要上脑,还要上心,最后才能上身。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 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 ),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地说,就是在某一个领域里的自信。于是,他总结出了一个行动力公式:做到 = 认知 + 自我效能班杜拉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 亲身经历的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让人信心满满。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比如许多人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唱歌,原因就是小时候这样做过,被同伴嘲笑。这个体验影响了后面人生对于在众人面前唱歌的信心。许多人喜欢写文章,原因是小时候经常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认为他有写作方面的天赋。2. 替代性经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K哥当年写第一本书的时候,就是因为我的高中同学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我当时心想,就他也能出书?那么大概我也行吧。于是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真的写了一本书,非常幸运地被出版社看中,成功地出版了。3. 社会说服就是身边其他人的劝阻和说服。他人的说服力在降低自信方面的效能,远远比提高自信方面大。如果你有一两个这种尖酸刻薄毒舌的朋友,那简直就是自我效能感的毁灭性打击武器。当然也有正面的例子,比如我的前老板,他是量子物理学博士,但是在读博士期间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去旁听了几次某位经济学泰斗的课,交了一篇论文给这位教授。这篇文章打动了教授,在他的劝说下,我前老板放弃了正在攻读的物理学,转成为了他的门下弟子。如果没有这位教授的鼓励,他大概率是不会转去学习经济学的。4. 情绪和生理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信。一个人生病、疲劳、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容易有自我效能降低的感觉。K哥在坚持写作的头几年里,也有过一段时间缺乏自信,计划总是被延迟,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才逐渐走出了低谷。后来反思,就是因为长时间的疲劳、经常熬夜,身体机能下降导致的。在那以后,我每天11点睡,早晨5点起;每天读2万字,写3000字;每周锻炼3次,饮食清淡为主,结合冥想、轻断食。这样的生活习惯,让我获得了充沛的体力和心力,一坚持就是10几年。
以上,学习了“自我效能”的一些概念,我们再回来分析S姐之所以比K哥强,她“想到”就能够“做到”,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 ,可能从小她家里面就有让她尝试去经商的一些小的成就事件。比如说我有个朋友是福建人,他很小就把他女儿带到公园里面卖花,一个晚上赚50块钱,他们就非常开心,要知道,他可是上亿的身价。他其实就是在培养女儿的商业直觉,从小给他这种赚钱的经验。第二 ,在这么一个环境里面,每个人都会得到很多的替代性经验。比如说你身边就会有一堆这样的案例:你大伯22岁去南洋,带着500块钱,现在发达了;你二姐,18岁的时候带着500块钱去纽约,现在开餐馆了。如果你生活在一堆这种替代经验的环境之下,你的信心会不会莫名其妙地高涨呢?第三 ,如果这时候身边有人给你一些积极劝说,你就会信心倍增。比如S姐的父母,就从来不觉得做生意赚钱有什么难的,所以对于她炒房是不屑的,觉得你本来就应该会赚钱啊,从我们家里走出来的人,没有不会赚钱的。第四 ,总有那么几天,你情绪生理状况很好,一激动,大家一忽悠,你可能“窜”就出去了。 就像S姐拉她的同学做股东,一方面是有眼光,另一方面一冲动就干了。所以,当别人再说,学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知道应该怎么回怼他了吧:在知道和做到之间还缺一块拼图,就是“自我效能”。从认知到行动,其实是一个上脑,上心,再上身的过程,你只有真真正正地学会了,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后才能真正付出行动,改变自己,美好的事情随之发生。参考:1、《拆掉思维的墙》,古典
作者简介:Mr.K,“技术领导力”公众号 作者,从程序员逆袭成为独角兽公司技术高管,出版过多本畅销书,写出多篇10W+爆文。分享:技术、职场、管理、商业等话题。注:发文24小时后才可以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作者介绍。不规范转载一经发现,将永久取消转载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