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老城厢,寻找历史的足迹(中)
沪语朗读:渺渺
走在老城厢,寻找历史的足迹(中)
沈嘉禄
豆市街,以豆业“宋菽堂”所在以及豆市集中而得名,是上海豆、麦、米、食油批发交易中心,其中著名的商号有致祥、义昌、益康、恒久等,如果受台风影响,从北方来的船数天不到,上海县城里的豆米行情就会出现波动。说到豆米,还不能不去看看一条极短的小路——粮厅路,它只有十几米长,藏在豫园旁边。清朝同治年间,上海地方政府为了完善市场管理,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计量管理机构,也就是上海第一个标准计量机构——粮食厅。
外咸瓜街,里咸瓜街,是一对双胞胎。咸瓜,不少人望文生义,认为也许是腌制、经销酱瓜的地方,错。这里曾是上海海货集贸市场。话说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的海船商人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商人之一,而且泉漳两府还在上海建立了泉漳会馆,这个会馆就在今天的白渡路以北,外咸瓜街与里咸瓜街之间。那时,福建人和宁波人都将冰鲜的海货叫作“冰鲜”,将腌制后的海鱼叫作“咸瓜”。“黄瓜鱼”就是黄鱼,“咸瓜”就是咸黄鱼。后来这两条街就慢慢发展成为海货集贸市场了。再后来,里咸瓜街又开出了一些金银饰品店。
还有一条洋行街,并非洋行集中的地方,而是专做的是广货、南货生意的场所,福建商人大多在此云集,现在叫阳朔路。
还有一些小路,比如青龙桥街、小普陀街,散发着浓郁的农耕文明气息,再比如万豫码头街、公义码头街、赖义码头街、王家码头路,见证了上海在开埠后快速取代广州跃升为中国外贸中心的历史。哈哈,这里还有一条蔡阳弄,这跟《三国演义》中被关云长一刀斩于马下的老蔡阳有没有关系?后来我才知道此地曾经有一座许蔡阳殿,是为着纪念道教人物许真君而建的。这座许蔡阳殿的前身,是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的豫章会馆,也就是江西会馆。
方浜中路西段,以前是纸玲珑商铺集中之处。纸玲珑是一种纸扎艺术品,指民间婚丧礼仪及岁时行事中经常须用纸扎的用品,如婚事中的喜庆窗花,丧仪中的纸扎的陪葬品,祭灶时用的灶果、灶桥、灶元宝,正月初五的财神元宝,正月十五的宫灯,八月半的香斗等。城镇出现专门生产这类纸扎品的“扎纸作”就叫作“纸玲珑”。同时生产了一批民间扎纸艺人。城隍庙方浜路上纸玲珑商店最为集中。建国后纸玲珑商店改营其他业务或并入其他商店,纸玲珑艺人也纷纷转业。时过五十年,在今天仍可在方浜中路一带看到满血复活的纸扎工艺品,祭品不多见了,一般以丧葬用品为主,而且品种也与时俱进,除了洋房、别墅、小轿车外,还有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手机、个人笔记本电脑之类也讲究名牌,甚至恶俗地出现了三陪小姐,穿超短裙或露背装,在店门口毫不掩饰地恬笑着一张张苍白的脸,令路人侧目。
这条路上还有一种业态,就是画像馆,客人拿来小照,店家用擦笔之法放大,在照相放大不普及的彼时,很有些生意。在我小时候,从方浜路到城隍庙,一路上有许多家,门口就挂着赵丹、白杨、秦怡等明星,还有外国电影明星的画像,劳兰、哈代、卓别林等。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家里老人去世了,小辈才会拿着小照请店家画一张像供在客堂间里。过去在上海人家的客堂间,这是很常见的景观。
倒不如去旧校场路看看。所谓校场,就是冷兵器时代留下来的练兵场,在老照片上我看到,面积并不大,与今天中学的操场差不多。这条路以前就是校场,清末荒芜后,大量居民入住,见缝插针地乱搭建,成了城隍庙街市的外围,以前还有一个露天菜场存在。经过九十年代的改建,如今这里一水的仿古建筑,街面上热闹得很,到处都是旅游纪念品商店。但在清嘉庆年间,可是老城厢蛮热闹的年画一条街。特别是太平军横扫苏州、常州和南京后,遂有许多苏州桃花坞年画的业主和画师、工匠为避战乱,陆续来到上海谋生。最初他们的年画制作多沿袭桃花坞风格,店铺也多称贩卖的是桃花坞的作品。上海开埠近半个世纪,受到欧风美雨侵润,华洋共居,五方杂处,各种新物新事层出不穷,民情风貌也呈现出中西交混的特色,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独特风格的小校场年画。
我想:何不在此兴建一个小校场年画博物馆呢?上海图书馆收藏许多小校场年画,民间收藏家手里也有很多,拿出一部分来让大家分享一下,也可开发一些衍生产品,不是比同质化的旅游纪念品销售更有意义吗?
精彩回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