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的磨坊
乡村记忆
作者:李留申
生产队的磨坊
作者:李留申
上一次说过,从前人们都是用大石滚磨面过生活,的确苦了孤寡老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向着四个现代化迈进。
进入人民公社以后,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一日三餐变化惊人。生产队深耕播种和收割打粮,特别是“三秋”、“三夏”田间劳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有幸在那个年代亲眼目睹了那些让人无法想象的变更。
记得当时,生产队长开会的时候说:以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什么电灯,电话,楼上楼下……
人们在下面一边听一边笑,好像听天书一样——人们盼望着,期待着,真不知道在自己的人生中能不能遇到这些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一切都实现了,农村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先从生产队的磨坊说起。
我的记忆里,生产队已经由大石磨变成了小石磨,手工箩面变成了磨、箩一体化。当时的小石磨由两个小磨盘上下叠在一起,下面的磨盘固定不动,上面的磨盘转动。牲口拉磨也变成了电动。
第一次使用电动机真让人感到稀奇——一个铁疙瘩,拉上线,推上闸刀,就能让石磨呼呼呼的转动。你说奇怪吗?
当时的石磨用上一段时间还要请石匠来锻磨。
记得我们生产队没有锻磨的石匠。只知道生产队派人去很远一个地方把师傅请来。当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钢琴师在演奏。
锻了一盘又一盘,直到看着白面从石磨里流出来,这才放心的送走石匠师傅。
记得那位师傅已经是年长之人,但他对待锻磨却十分认真。每一次看到他,都是严肃的表情,根本看不到他脸上的笑容。
师傅锻了磨盘还要留下一手,等到身边没人的时候,他才快速搞定。或许这就是老年人所说,关键的地方是不让人看的。如果他的手艺让别人学去,他也就失去了尊贵。
当时的生产队并不富裕,可是,对待锻磨的师傅却丝毫也不曾含糊——好烟,好言,好饭,好菜——谁都怕得罪了师傅,他会匆匆离去。那么,整个生产队都要扛着粮食到别的地方去磨面。
后来,生产队的磨坊里又增加了一台钢滚磨,这样一来,我们生产队就有两盘磨。
常听老年人说,石磨磨出的面好吃,现在想来,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自从有了钢滚磨,生产队又多了一件事——拉丝。
石磨钝了请石匠,石磙磨钝了要拉丝。
当时,附近并没有拉丝的工艺,每一次需要给钢滚拉丝还要赶到几十里外的县城。虽然说多了一些麻烦,但是人们还是很喜欢。
再后来,磨坊又添置了钢磨。钢磨里装有箩圈,箩圈有粗有细。这样一来,一台钢磨可以磨玉米糁,红薯面等等。
再后来,又增加一台钢碗磨。
钢碗磨可以把刚洗过的玉米磨成玉米仁儿,玉米糁。
我记得那个时候感觉特别高兴——钢碗磨磨出的玉米糁好喝,玉米仁儿又让年轻人解馋。因为以前要想喝玉米仁儿,需要把泡好的玉米放在怼锤窑儿里確。既费力,又费时。所以,很长时间才能吃上一次——生产队真是改变了不少老传统。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产队的磨坊四面墙都是白色,瓦房顶也变得白乎乎的。
当时的磨房是四间房,房门朝北开。东边是那台石磨,石磨还需要把地上挖一个坑,每一次磨面还要上下两个人配合。
一遍又一遍。直至把小麦磨成麸子。
应着门是那一台钢磨。钢磨专一磨杂粮——玉米,红薯干以及豆类。后来买回来的钢碗磨与钢磨肩并肩坐落在磨坊的后墙。
那台钢滚磨与石磨相对应,他们主要用途就是磨小麦。
在记忆里,生产队的磨坊里有两位女同志在操作。一位年长,一位年轻。磨坊里还有一张三斗桌,无论谁家磨了粮食都要收费。毛儿八分钱的就交给年轻的女子。我记得她收到钱就塞到三斗桌的抽屉里。
曾记得,磨坊里两个女子从头到脚都是白乎乎的。
现在想来,那时的人们觉悟性真高,无论干什么,都挺自觉的。就拿磨坊来说吧,她们收了钱放在抽屉里,然后再交给生产队的会计,并没有看到什么证明之类。
我有时候这样想:如果是现在,人们还会那样自觉吗?
他们给人的感觉,有点“木”,又有点“土”。现在想来,好像什么都是硬核的。你有你的花团锦簇,他有他的铜枝铁干……
回忆过去,谁不思绪万千?
谢谢分享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