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客情”不灵了?

 专栏作者/涛涛不绝

专注药品学术推广领域十年,崇尚医学思维与营销思维相结合。

在外人看来医药代表是个特别自由的职业,其实,这个职业饱含着不尽的“约束”。

这种约束,是时刻保持着对客户的服务意识,这种意识,使他们基本没有工作和休息日的概念,随时“休息”而又随时“待命”。

我有很多做医药代表的朋友,闲聊时,他们经常聊到自己的业务做得多么牛。这种牛除了表现在业绩方面,还表现在与客户的关系方面。

当谈到关系层面时,他们对关系的定义就参差不齐了。

有的说“我随时可以把XXX叫出来喝酒”有的说“XXX孩子的满月酒都是拜托我一手给办的”有的说“XXX太忙时,孩子放学都是我给接回家的”还有的说……

言而总之,就是接触到了客户的私人生活层面。

01

人”就一定能换回业绩吗?

经常听到老销售们嘴边总挂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把业务做好,就要先学会做人!”既然前辈们这样斩钉截铁,作为晚辈如果不赶紧加以效仿,是否就犯了“大不敬”?

好吧!前人已经把路都趟好了,我们干嘛还要自己“摸石头”,跟着走即是!

不过,久而久之,晚辈们发现情况并没有自己想得那样乐观,在“情”方面自感已然鞠躬尽瘁,可客户们貌似并未被自己的真情打动,生意方面总是处于一种平平淡淡的状态。

诶?“恁这是弄啥儿嘞?俺如此有情,你为啥这般无义呢?”

这,成了很多代表们遇到的常态。

人,都有一种“交换”心理。简单讲“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也得回报我一点儿吧!”有句谚语“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可大多数代表的赶脚是“人心换人心,两个四两却换不来一个半斤……”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意场上,主张“共赢”,乃至在各类的营销宝典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这个关键词。大多数销售代表只做到了“共盈”而未做到“共赢”,所以,生意有“饱和”,情义亦有“瓶颈”。客户心中“赢”与你给的那个“盈”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便是症结所在。

话再说回来,那些“前辈们”说的先做人并没有错。我们要知道,分析问题除了问题本身,情形和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要素。

02

过去药代真的是靠“专业”吃饭的

回到1985年,回顾一下医药代表在中国的起源(部分内容源自王局在知乎)。

人们都称西安杨森是中国医药代表的“黄埔军校”,这家成立于1985年的合资药企,外资股东是国际制药巨头强生,这家大型国际制药企业的药物,绝大多数是自己研发并有专利保护的。这些药物进入临床后,医药公司有两个市场需要:

1、从循证医学角度向医生介绍药物的功效,使用方法及反馈不良反应;

2、处于竞争性考虑,希望医生更多的使用自己公司生产的药物。

医药代表,就是基于这两种需要而产生的。

针对以上需要,药企的推广分为两部分:

1、学术教育(medical  education)

由医学部承担并执行,基本规则是绝对不能提及产品的商品名,只做市场基本概念教育,即纯粹的医学理念推广。过程中使用的任何材料(文献、指南、共识等)不得加入品牌内容,他们也会赞助学会、协会的学术性活动,原则是不能干预医生的自由讨论,尽可能的以学术为基础。

2、品牌推广(brand  promotion)

本部分由药企的市场部(marketing team)负责,即根据产品的适应症,通过各种形式树立品牌形象,以最大可能的在某个领域占据医生心中的地位。

强生进入中国后,将这一套做法克隆到了西安杨森,由此,中国第一批医药代表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

杨森当年招聘医药代表的条件那是相当的苛刻,必须是临床经验的医生或药学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能无障碍的阅读医学文献,能够和一线医生进行专业沟通,其中很多医药代表是已经取得主治医师资格的医生。

这些人进入公司后,至少要进行为期30天的培训,从专业领域知识到最新研究论文解读,从销售沟通技巧到PPT演讲等。打造完毕后,大家分别走上一线。

再说中国的八九十年代,医生数量那是严重的不足,以致于很多赤脚医生走进了公立医院,加上“十年文革”,很多工农兵保送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根本不具备足够的临床医学知识,加之从业后基本没有再学习的机会,导致大量资质不合格的医生在一线为患者看病(误诊和死亡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长期封闭的中国医疗系统,游离于国际主流学术体系之外,整体医疗水平及其低下,对国际医学进展几乎一无所知。

在这种背景下,外企的医药代表走进中国市场,首先充当了中国医疗系统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桥梁。他们去医院主要是传递产品知识,改变医生处方习惯,收集医生对自己所负责产品的信息反馈。除此之外,还会跟医生沟通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甚至组织各种专业领域的学术会议。

因此,那时的医药代表到医院,会受到院方张灯结彩的欢迎。甚至有些医药代表到某个城市,会受到好几个院长的热情款待,请他去参观自己的医院。

在此种情形和环境下,如果医药代表EQ再高些,简直就成了香饽饽儿,真正做到了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可想而知,业务做得能不好吗?人,能结交不下来吗?

03

为啥现在有些药代只能靠“关系”吃饭?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9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外企涌入中国开司办厂,中国本土化的药企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瞬时涌现出几千家,甚至早一批先尝到甜头的医药代表也逐渐开办起了医药公司,竞争可谓直接进入白热化。

医药代表岗位的市场需求瞬时剧增。问题来了,上哪儿找那么多专业的人去?(话说医院方都不够用呢),加之国内药企基本都是仿制药,尤其是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甚至连可参考的标准都没有,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化推广团队。

既然如此的“饿”了,就别再那么讲究的挑食了!来吧!什么国企干部、下岗职工,乃至进城不怕辛苦的农民工兄弟,统统登上了医药代表的舞台。真可谓群魔乱舞,原则只有一个“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此,风云突变……

话说现在的客户,与当年的客户相比,为什么显得那么的“难伺候”了呢?是因为胃口给撑大了?

大家试想,现在我们面对的主治医生基本都是80后,90后的一线医生早已不鲜见。这代人自幼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样儿的?(个别老少边穷地区的除外)不说个个儿都丰衣足食吧,至少物质不匮乏是常态吧!你再用90年代前辈们那些“一招鲜”的招式,甚至还想让客户对你感恩戴德?您,是不是想多了?

所以,你对客户的所做的那些努力的“情”,更多是呈现于“人文关怀”层面,当然,对当年从赤脚医生转过来的“老前辈”们依然好使,但对中流砥柱的“新生代”们,就未必管用了。

何况,还有那么多人排着队的“献情”,暂且不说你的情真与否,在不能实现共赢的情况下,交易的帽子是绝对摘不掉的。

所以,对于物质并不缺乏的客户,这些“情”就是“利”,你图你的利,他享受他的利,干嘛非要弄顶“情义”的帽子,搞得大家多累啊!

所以……他显得没有“义”,不是很正常吗?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社会时代,与自己有血脉情缘的亲人,都没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和照顾,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情有义。更何况,大家只是“利”的生意伙伴儿?

04

看清现实,客情不再是“万金油”

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并非是要否定客情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单一客情+带金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合变革时代的医药营销。

好多人依然崇尚甚至把客情作为唯一营销手段,其主要原因是疾病和产品知识,相比于前者要难得多。退而求其次,只要善于“伺候人”,貌似就没有摆不平的事儿。

但医药体制的不断改革,药械行业的进一步净化,是必然趋势。

单一的客情+带金式服务,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国家会让绝大多数的药品或器械商,把看似“多余”的利润吐得一干二净,主体原因:国家没那么多闲钱为厂商的这部分利润买单。生产企业都没有了利润,哪儿还有那么多闲钱用来“客情推广”?

当CSO公司均沦为“佣金制”销售服务人员的时候,他还会把自己的血汗佣金再割出一部分来作为“客情费”付给客户吗?即便会,你割舍的那部分心疼肝儿疼的一点点佣金,对医生而言,还值不值得为之毁名陨誉?

从事医药或器械销售的同仁们,只有我们自身的觉醒,才是从新开始的动力。

当,药械代表只负责传递产品知识、反馈临床信息的时候;

当,医生的治疗技术和药械知识与时俱进的时候;

当,药械厂商和国家联合起来只为国民健康而共同努力的时候;

世界,才会呈现一片美好的蓝天……

思齐俱乐部——医药经理人自己的俱乐部

市场、销售、医学、SFE、培训......

更多阅读:

药代的春天要来了?

未来3年,医药行业将何去何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