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理论的“九曲珠”要表达什么?
太极拳理论中“九曲珠”,通常被解释为拳节、腕节、肘节、肩节、脊节、腰节、胯节、膝节、踝节九个部位,称其为太极拳在人体的“九曲珠”。
“九曲珠”一词并非王宗岳的拳论中的话,而是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要解》里的话,是注释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气遍身躯不稍滞”那句歌诀的。原文是“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九曲珠”一词在太极拳中,是用于表达太极拳行气的。练太极拳形、神、意、气、劲,一项不能缺,要想每项都做到谈何容易!所以太极大家傅钟文曾说过:太极拳盘架子,想把每势都做标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位终生练同一趟架子的大师尚且如此说,可见连一个形字尚且如此,加上神、意、气、劲就更难了!
从学术角度讲,弄清楚“九曲珠”固然必要,但不能牵强。“九曲珠”是寓意气行全身,畅通无阻,无处不到。并非仅指拳节、腕节、肘节、肩节、脊节、腰节、胯节、膝节、踝节那九个部位,而是指全身各处每个点。
传统武术讲“劲”,太极拳也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劲,是太极拳区别其他拳种的特征。形、神、意、气、劲其实是一个字,不是分开的。来则同来,去则同去,就是那个“整”字。“整”的基础是“六合”,就是那个内三合外三合。
别被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东西迷惑,脚踏实地好。一个势子一气练千遍,可能不用多说,自然就明白什么是“九曲珠”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