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纪实特别专题:外国人记录中国(套装共8册)
这是一本恢弘的文集!之所以如此形容它,是因为它全部是由外国人/外籍华裔写就的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记录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写得深入、具体、详细,这八部作品随便哪一部拿出来,都可以作为经典让人传颂。特别是其中的《江城》、《寻路中国》甚至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关注,也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的“入门书”。《江城》、《寻路中国》是一位中文名叫何为的美国人写的(他的英文名:彼得·海斯勒),作为一名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的外国人,他分别用了2-3年时间驻足在四川涪陵及河北三岔,在四川涪陵(见《江城》),他实实在在当起了一间师范专科学院的英文教师,也在日常生活中,对涪陵这个当时在中国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的地方,从陌生(最初只有他一个外国人)-熟悉(能操着一口四川方言与当地人们聊天)-产生家的感觉(参加当地的马拉松比赛,并且取得冠军),甚至在他的中文版序中,他也如是写道:对我来说,在中国有两个地方给我家的感觉,一个是三岔(见《寻路中国》),另一个是涪陵(见《江城》)。在河北三岔,他循着长城的遗迹一路向北,亲历了当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男主人公由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成长为务实的村干部,就连他的孩子的就医过程,何为甚至还动用了他在美国的医疗资源,这一切都让他与这个家庭结下了如家人般的亲情。《再会,老北京》、《东北游记》是由迈克尔·麦尔(中文名:梅英东)写作的。在《再会,老北京》中,作者也是作为一名中美友好的英文教师在一间小学教授英文,并住在最原汁原味的四合院里(没有暖气、厕所),体验了一把老北京人地道的的日常生活,并经历了一场北京旧城区改造-部分四合院拆迁-的故事。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一个外国人眼里,老北京的美,以及他对旧北京四合院拆迁的遗憾与不舍。《东北游记》是作者通过在上一本书中记录的在老北京教学时邂逅的同为英文教师的东北女孩,之后跟着那个女孩、如今已是妻子的她来到她的家乡-东北荒地村,记录了那个冰天雪地中的一处温暖的家及闲适的乡村生活。但是就像所有发展中的中国大地一样,地处遥远的荒地村也难逃被“改造一新”的结局,农田被一步步城市化,这究竟是喜还是忧……《两个故宫的离合》是由日本作家野岛刚写作。作为一名驻台湾的日本记者,他参照翔实的史料,记录了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历史渊源,台北故宫让人唏嘘的今昔对照,以及鲜为人知的当年蒋介石在保护北京故宫文物方面做出的睿智且卓越的成绩,如此,得以保存着故宫最精华的部分。《鱼翅与花椒》由英国作者扶霞·邓洛普写作。一位地地道道的英国女人、一道麻辣鲜香的川菜,这二者无论如何都让人无法将之联系起来,而英国人扶霞却将川菜进行到底。作为一名吃货,中国美食深深地吸引了她,让她一头扎进了川菜厨师的学习中,一本随时记录的笔记本记录了她一路成长的过程,甚至川菜的麻辣与湘菜的香辣也能够在她手中变化得游刃有余。此本书中让人叫绝的是,有一次她练习中国厨师的刀功时,居然联系到了中国古时的“庖丁解牛”!《少林很忙》由美国人马修·波利写作。我感觉这本书是这套文集里最让人惊艳、捧腹的一本佳作!通过一位痴迷中国功夫、又想了解宗教的美国青少年,讲述了他在少林寺学武两年的趣闻。自认为曾在国内有过几年拳脚功夫的他,本来想着来到少林寺应该可以不从菜鸟做起,但是完全迥异的教学、训练方法,让他吃尽了苦头,甚至在他第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正常人样”,加之他当时是唯一一位来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的外国人,在这个相对闭塞的地方,中西方文化、习惯的碰撞,在他身上引起了不少尴尬而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他希望每天早晨能喝到一罐可口可乐,但是逛完整条街,也只有一个小商铺有货,而且需要预定,于是他一口气订了一周价格不低的可乐,其他商铺看到有这么好的商机,都纷纷进货,于是这个曾经淳朴的少年,慢慢被熏陶成最终游刃有余地在各个商铺间为可乐砍起价来,不得不说,是这种中国特色造就了这个全新的“老外”!作为第一位进入少林寺学习的外国人,他的学费可谓天价,这是与后来的老外学员比较后才得知的,于是,在打抱不平的师傅们的帮助下,他打起了一场为自己的利益而抗争的“保卫战”……本书读来轻松、幽默,不乏作者的自我调侃,时不时会让你莞尔一笑。《打工女孩》不同于其他几部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完成的写作,这本书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由农村进入城镇打工的一群女孩。作者跟踪记录了几个女孩的故事,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特质,她们在各自的打工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这其中的喜、怒、哀、乐,需要融入她们的生活才能深深体会到。可能这些故事不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所以读起来,总感觉没有另外几篇亲历的故事来得真切。通读这本文集时,有种一气呵成的快感!但是读完之后,似乎又有一点点失落,一点小小的后悔,如果是一本本的单行本,可能我会看得更仔细一点、理解得更透彻一点、感想也会更及时地记录下来……可能每每面对一本本好书,就会有我这种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