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下王村:有《王侠谷的传说》
下王村:有《王侠谷的传说》
下王村位于兰溪市游埠镇政府驻地东北4200米。村民委员会驻地下王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下王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世居王姓,宋乾道年间由金华上街迁入定居,曾名黄荡畈、瑰堂,后因地处上王下方,改称下王。
王驯,是下王村人。又名马顺,1929年出生于下王村,1949年12月参加浙江省文工团工作,1954年写有《试谈越剧男女合演》等文章,发表于《杭州日报》,1958年调金华地区浙江婺剧团工作,任专业编剧兼该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62年创作婺剧《百花公主》,由兰溪婺剧团演出,当年作为重点剧目去杭州汇报演出,后成为兰溪婺剧团的重点保留剧目。1975年12月调浙江艺术学校工作,任该校艺术研究室主任。
1950年8月入团。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会员。其创作整理的婺剧《牡丹对课》,1960年由浙江婺剧团在杭州饭店专场演出招待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看戏后,对该剧十分赞赏,对演员称赞说:“老一代不如青年一代,神仙不如凡人啊”。该剧目现已列入《金华地区戏曲志》的剧目条目之一。
下王村还有《王侠谷的传说》:
早在宋代婺兰金竹龙地方,有王姓聚族居住于此,分上王下王二村,村中有一富翁,家财万贯,田连阡陌,富甲一乡。为人乐善好施,为邻里所称颂,这年适逢其八十大寿,对田户前来交纳租谷,质量特别放宽,不论租谷燥湿也不加风扇,全部收下。因此所有佃户都将侠谷送来交纳,富翁将所收下的谷全部堆于露天,形如一座大山,却值下了一场大雨,将侠谷全部冲走,顺流至七里龙口,竟将七里龙口堵塞,船只不能航行,当地居民见状,甚觉奇怪,以为上流定受涝灾,不知有多少村庄受害,连忙逐级呈报。皇上得报,忙差大臣前来调查,沿钱塘江一路查来,并未发现灾情,直至上、下王村,才弄清侠谷的来龙去脉。将实情呈报皇上,皇上颇为称赞,特将“侠谷”二字,赐为村名,以志善迹,因此得名王侠谷,此名一直沿用至民国23(1934)年,适值下王村的私立达德小学改为侠谷小学,当时几个校董(王政新、王任才、王伦、王必达、王遵义)等,认为 谷二字比较难写,又无什么意义,建议将侠谷二字用谐音改为侠谷二字,村名也跟校名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