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之变——奥体区冒出一群新建筑,每个都是重量级

9月第一周,因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举行,国家会议中心再度成为北京市民的打卡地。

提起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鸟巢”“水立方”等体育设施。实际上,如今的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性设施远不止夏奥遗产。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中轴线北延线着重强化奥林匹克中心区国际交往、国家体育文化功能,提升国际影响力。规划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一批新建筑在今年陆续亮相。和而不同的建筑群,沿着龙形水系依序排列,用更新、更开放、更丰富的面貌,诠释着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

文化功能凸显

奥体区域持续焕发新活力

为期6天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一届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展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作为扩大开放的窗口、深化合作的桥梁、引领创新的舞台的重要地位,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而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很快就将对全球媒体开放,新的佳话仍将续写。

北京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都空间秩序的统领与功能组织的骨架,长安街和中轴线奠定了首都的大格局,承载了重要的政治、历史、文化、国际交往等职能。新版城市总规也进一步强调了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区域。

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市规自委在对奥林匹克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中,结合各大型公共建筑的用地布局、交通组织、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功能定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对该区域作出整体性的控制要求,其中,奥林匹克中心区文化综合区位于其东部。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文化建筑已经在文化综合区内比邻而立,诠释了城市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的历史延续、文化与场所精神,是我国当代大型优秀文化设施建设成就的集中体现。

“10年时间,这儿真的是大变样了。”站在大屯路上,中国工艺美术馆项目经理申利成的脑海中浮现出10年前的画面。那时,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中国科学技术馆对外开放不久,体现“古风汉韵”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尚在蓝图阶段。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强化“四个中心”建设。未来的奥林匹克中心区,还会不断完善国际会议会展、国际金融管理、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体育交流等功能,持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地标建筑1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赓续红色血脉的新地标

在西侧广场上的大型雕塑《旗帜》前留影,在序厅里欣赏万山红遍的巨幅漆画《长城颂》,再步入前厅开始正式参观,这是1990年生的青年党员小飞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行走路线。

“这样一面迎风招展、气势如虹的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伟大历程而意气风发的气概。”《旗帜》的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如是说。

犹如一部立体党史书,2021年6月18日开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党史为主线、全景式展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奋斗之路的永久性展馆,讲述着一个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

展厅内,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每每让参观者深感震撼。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陈望道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李大钊被捕后的自述书、就义的绞刑架……许多文物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

展厅外,气势恢弘的建筑,也是处处皆含深意。“工”字形的建筑造型,寓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展馆东西两面立着的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展馆南北两面各立着的6根廊柱,则体现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勇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昂扬风貌。

“这40根廊柱,每一根都是建筑的一个展示面。”全程参与建设、如今值守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日常运行“护航”的北京城建项目经理王恒给记者讲述了有关廊柱的安装故事。

2020年10月,40根廊柱外观方案最终敲定,并明确要在2021年春节前拼装就位,也就是说,安装时间只有一个月。“时间紧迫外,安装精度是难题。”王恒说,每根廊柱由28环弧形汉白玉和廊柱头、柱础组成,每环都有4块重达150公斤的汉白玉,每根廊柱每环石材缝隙需在同一水平线上,能够允许的安装偏差精度只有1毫米。恰巧,2020年的冬季,北京又遭遇了几场寒潮,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6℃。

“因为太艰苦,近20个班组都跑了,但在所有人的坚持下,我们如期完成安装任务。”建设者的恒心,是对历史的致敬。

参观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小飞说,来到这里,不仅是一次重温党史的生动党课,更是一次坚守初心、启发前行的精神洗礼。“以后有机会还要常来看看。”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地标建筑2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首都北部“会客厅”

在北京市民纷纷为服贸会打卡时,国家会议中心隔壁,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内的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已经完工,其国际广播中心项目也已交付给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

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就曾介绍,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国际宾客数量约3万人,其中媒体记者约1.5万人、转播商人员约1.2万人,预计收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观众将超过40亿人次。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作为完善和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体现,会展中心造型舒展大气、周正沉稳,立面简洁而富有变化,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构成了一组和而不同、秩序统一的建筑群。”设计负责人表示。

总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建筑为会展中心,配套建筑包括酒店、写字楼及商业。从造型上看,“群鸟”是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特有的外幕墙造型意象。建筑东、南、北三侧立面安装有由玻璃幕墙和搪瓷钢板构成的特殊幕墙单元体——鸟窗,2376个鸟窗组合,恰似飞鸟翱翔于湖面,搭配建筑主体“鲲鹏展翅”的造型,舒展大气。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建设,代表着建筑施工领域的一场高品质与高挑战之旅。项目经理池明智就说,无论是总承重4.65万吨的桁架转换结构完成卸载、超大无柱空间亮相,总投影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钢屋盖在空中完成滑移,还是特殊幕墙单元体的安装,都是一次次突破与创新。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建成后,将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连成一体,形成总规模近130万平方米的会展综合体,成为首都北部“会客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艺美术馆

地标建筑3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一座民族艺术的“百宝阁”

就在参观者在广场上与五座雕塑合影时,一座自带典雅与庄重的方正建筑,已矗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它就是中国工艺美术馆。

“美术馆周边都是深受市民喜爱的热门'打卡地’,我们曾玩笑说这里是'建设中的景点’。”申利成说。

总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同样是一座国家级博物馆,承担展示、收藏、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是宣传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建筑设计上,中国工艺美术馆汲取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比例关系,建筑平面中轴对称、左右展开,由下至上分石材基座、透明平台层和飘浮的藏宝盒,以飘浮在空中的“百宝阁”形态,寓意此处乃收藏工艺美术珍品的殿堂。而从美术馆西侧的广场远眺,就可望见风景如画的龙形水系。

“从2019年4月开工计算,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在施工标准上严格要求,就是想给未来的观众打造出一座美观又严谨的建筑作品。”申利成告诉记者,位于五层和六层的双幕墙体系,是体现“百宝阁”之美的关键。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内层的玻璃幕墙和外层的金属格栅之间足足有1.5米的间距。为了确保安装的牢固性,项目建设中引入了528块牛腿钢板,仿佛增加了一套锁扣体系,通过牛腿钢板与预埋构件和幕墙龙骨形成连接。

10月底,飘浮的“百宝阁”即将完工。我国博物馆事业中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国家级馆的空白,也将从此被填补。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陆续亮相 每个都是重量级!奥体区冒出一群新建筑)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赵莹莹

潘之望 摄 制图 吴薇

流程编辑 u0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