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内心,写在你的脸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01一个人的外表,是内心世界的投影。内心如果赤诚善良,脸上也会温煦温和;反之,内心尽是忿然,眉眼间也会显露乖戾之意。从前,有一个雕刻家,技法精湛,很多人慕名而来,求购雕塑。而他又有一个独特的兴趣,就是特别喜好雕塑妖魔鬼怪。直到某一天,他照镜子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的相貌变得很丑。不是五官发生了改变,而是整个面相,凶恶丑陋、狰狞古怪。后来,他到一个寺庙里,向方丈大师求助。大师说:我可以帮你,但你必须先帮我雕刻100尊观音像。于是,雕刻家开始悉心研究观音菩萨的举止和表情、神韵和德性,有时甚至到了以己身为菩萨、浑然忘我的境界。半年之后,当他把善良慈悲、宽容亲和的观音大士雕塑出来之后,迫不急待地去寺庙找方丈,对方丈说:我已经完成了您交待的任务,请您务必帮我治病。方丈但笑无语,从背后拿出镜子,对他说:你的病已经好了。这时,他才蓦然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正气端庄,与前番判若两人了。心中有魔,面相如魔;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存恶念,恶向胆边生;心存善意,善由心底起。一个人,如果眼前常见美好、心中贮满善意,则能感受到诗意、生发出美感,工作忙碌而仪表美丽、职场辛苦而内心充盈。图片发自简书App02人们常说,“只看皮囊,不观内心,是肤浅的。”但在生活中,外表如同一面镜子,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折射出一个人的知识阅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干净的人相处,如沐春风,心生亲近之意;与邋遢或浮夸之人相处,眼观鼻,鼻观心,只求敬而远之。生活的细节、态度,都会纤毫毕现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外表上。你若认真对待生活,心中无瑕,外在也自有净气。或许有人反驳,有一些是人前优雅,人后龌龊。话虽如此,可在生活中,若是连人前干净都做不到,他人也很难通过一个不修边幅的邋遢外表看到他澄净的内心。心理学家指出,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发生的事件带来的感受都会成为一种主观体验,每一种体验都与情绪表达相关联,面目表情也是心理状态的真实的反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的想法会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大脑,大脑会分配各个器官做出对应的回复,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行为。分布于身体各处的肌肉是一切行为的联结者,当人们长期保持一种神态时,肌肉线条会将其刻画的更加明显。当然,某些时刻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的表情来掩饰内心真正的声音,但实际上有意为之的神情并不能长久的保持,真实的想法最终会暴露。所以说,相貌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人整体气质状态的体现,如果你希望所展示的姿态更加的美好而积极,那么需要做功课不仅是相貌状态的刻画,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层面,只有改变不合适的观念,提升了评判事物的理念与看法,才能整体的改变心境,改善精神状态。图片发自简书App03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一个人胸中笔墨有多少、教养如何,不用询问其学历家教,只要听其言语、观其行为,便可明了。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书读多了,其中如明珠一般熠熠生辉的思想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使我们交谈时不落俗套,举手投足间不会庸俗粗鄙。一个人的长期的情绪状态是可以体现在自己的脸上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容貌,通过各种办法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其实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从自己的性格出发,由内而外让自己变得美丽。佛家有句歇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当你发自内心的微笑时,用美好的心态去看待周围时,你的心就在无形的转变。要养这张脸,还得先养心。心美才是真正的美;心美才是一辈子的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