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的蓬勃世界----闲聊《金瓶梅》之序言(二)

闲敲棋子落灯花系列

魑魅魍魉的蓬勃世界

----闲聊《金瓶梅》之序言(二)

让我们抽丝剥茧,逐渐走近这本毁誉参半、众说纷纭的古今奇书。

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此人真实身份现在仍是一个难解的谜题。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长篇白话小说的作者,竟然“事了拂衣去,深藏姓与名”,为什么呢?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图书馆从山西介休收购到一部刊行于公元1617年的刻本《金瓶梅词话》,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刻本。刻本前还附有一篇署名“欣欣子”的序,第一句话就说“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指明书的作者为“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地名,“笑笑生”是作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有了依据,但这显然是一个化名,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据考证,几百年来,被拟定的作者长达近百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世贞、徐渭、汤显祖之说等,但捕风捉影为多,言之成理较少。

其中的王世贞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也提到:“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世以为非王世贞不能作。”

甚至还有人认为兰陵笑笑生本就不存在,只是有人集结了数人成果而集大成者。这一观点我不甚赞同,因为《金瓶梅》全文结构完整,布局得当,行文流畅,前后风格一致,不像是容易良莠不齐、前后矛盾的集体创作的成果。

他到底是谁?恐怕只有出土或者发现相关的文物资料,才能解开这一谜题。

这并我胡言乱语。妇女届的杰出代表——妇好同志的横空出世,就是拜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的考古发现所赐。

她作为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几千年来深埋在历史的烟尘里。但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的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证明了她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也许有一天,对一个古代墓葬的发掘中,也会有此契机。

假如墓主人是个文艺爱好人士,陪葬品中有这本奇书,而且有明确的作者信息,那兰陵笑笑生也就大白于天下了。但是,纸质资料的保存期限较短,而且《金瓶梅》自成书以来,被认为是诲淫诲盗之书,屡屡被禁,孝子贤孙们是否有勇气把这本书当作陪葬品?此举实在需要勇气,所以这个可能性,也是渺茫。

他为什么用化名而不用真名?毕竟虽然略有争议,《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作者都基本明确,为什么只有《金瓶梅》的作者难有定论?

这一点不难解释,就是这本书情节黄暴,人物三观不正,不符合真善美标准,作者很难树立自己的正面人设,为自己避讳,不愿意抛头露面,大张旗鼓为自己招黑。况且这本书不仅大肆渲染男女情事、性事,还有大量的对于官场腐败的讽刺性描写和揭露,对于当权者肯定是难以容忍的。

想想北宋词人柳永,不过行迹放浪,和风尘娇娃们来往多了些,就声名受累,仕途受阻,屡试不中,纵写出了气象万千的《望海潮》,也难以蟾宫折桂。

据野史逸闻说,宋仁宗厌其行止不检,亲手勾去他的录取资格,并说:“且去填词。”柳永从此自嘲自伤,称自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潦倒。作为深受儒家影响的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永恒的人生主题。如若被剥夺了这一资格,那就生不如死,如同行尸走肉而已。所以基于这两点,兰陵笑笑生不愿明示自己,隐名埋姓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我们可以猜一猜,给他简单画个像。

首先,他应该是一个男人,而不是女人。

虽然妇好足够彪悍,可以带兵打仗,可以和夫君武丁同享荣光。但是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洗礼,女性的地位一再降低,除了个别女性,读书写字都是奢望。宋朝女性文人有李清照、朱淑真,据说还有吴淑姬和张玉娘,但后两者作品后代流传较少。终明一朝,没有留于史籍的女性文人。

况且《金瓶梅》语言直白大胆,夹有大量俚语方言,性事描写直接粗鄙,不太可能是良家闺秀所写。

其次,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整部《金瓶梅》语言生动,人物鲜活,并非千人一面,呆板僵化,而且其中夹杂有大量不俗的诗词曲赋,不可能是出自于贩夫走卒之手。

再次,他有较多的中低层生活经历。

纵观全书,虽然西门庆有两次东京之行,得以一窥皇家和贵家气派,但以整部书的体量来说,清河县里的生活描写占了绝大多数的篇章。行文中,烟火气息十足。涉及的底层人物众多,如王婆、玳安之流,他们的口吻、行事的描写都俱得精髓,由此便可知笑笑生不是一位富贵种子,不像是不谙世事的富家少爷,而是可能曾经生活在社会底层,或者和底层人物有过较多接触的。

再其次,他应该薄有家私,生活悠闲,很可能自己或者家中从事商业。

西门庆是男主角,并非作者。但作为着力刻画之人,他应该对西门庆的生活方式特别熟悉,西门庆家肥鸡大鸭子,美婢豪仆是不缺的,但若论富贵滔天,那也不至于。纵观西门庆的做派,发迹之初,就是一个小县城里的小土豪,连周守备之流都要恭而敬之。朝中勾连到的最大官儿就是蔡太师,西门庆混到最后也就是正科级的公安局长级别。

也可能有人说未必如此。

像曹雪芹,晚年生活极惨,“举家食粥而不得”,可不也写出了繁花似锦的荣国府生活?

曹雪芹先生青年以后的确是家境败落,但并不是刚开始就一贫如洗。

曹家抄家之后,先是住在北京老宅里,后来搬到北京西郊,坐吃山空,彻底潦倒。况且就算他本人没有享受到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的长辈肯定是从世代簪缨的富贵窝里出来的,言语间感叹唏嘘,追忆往事,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

从简到奢易,从奢到简难,以往的荣华,现今的窘迫,他这一生都是在这大富乍贫的巨大落差带来的痛苦中煎熬。

说笑笑生熟悉商业,是因为文中多处涉及商品买卖。在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初现,商业的地位有所上升,虽然正统的官宦人家不屑为之,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从商亦是一个不错的生财之道,有时候比看天吃饭的土财主更加旱涝保收。

最后,他并非是位高权重之人。因为首先如果他是官宦大贾,巨贤大儒,每日里迎来送往,如书中的蔡太师之类,官务俗事层出不穷,哪有闲暇著书立说?而且人在高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何来看透世事的阅历和心情?而且若他身居高位,一言一行,未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考虑官声名誉,纵私密撰写,也难保人多眼杂,被人觑了去。

综上所言,他应是出生于小富小贵之家,未必有官职或者品阶不高,又或商业小成,闲暇时也曾眠花宿柳,但同时也能写诗作赋,性情通达,世事洞明的一个中年闲士。

用现在的话说,他未必是高帅富,但却是一名极有个人魅力和才气的有点小钱的闲适中年大叔,有才情、有闲暇,才会利用一段“武松杀嫂”的情节,敷衍出这一部千古奇书《金瓶梅》。

-------------------------------------------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点个“”和“在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