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甜甜的糖果,是治阴虚的良药

小编导读

饴糖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年龄稍长的粉丝,麦芽糖是童年里特别甜蜜的记忆。饴糖不仅好吃,而且作为中药也是补虚滋阴的好药,今天是中秋假期第一天,过节了要开开心心,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这味甜甜蜜蜜的中药。

胶饴

(质地:黏腻而重)

《名医别录》: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伤寒杂病论》:应用胶饴的常用经方如小建中汤。

升降(阴阳盛衰):降(阴虚)

虽然胶饴在《神农本草经》未收录,但属于经方常用药,故通过《名医别录》的记载认识此药。

“胶饴,味甘,微温”,属于“降类”,用于治疗“阴虚”的阴虚证、津液虚、血虚证,也可用于治疗“阳虚”的气虚证、阳虚证。

甘温药物一般属于“升类”,为何味甘而性温胶饴属于“降类”呢?另外,为何胶饴可以用于多种病机的治疗呢?

胶饴即饴糖,饴糖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均可入药,但以用胶饴为主。

胶饴并非天然药物,是用以米、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这些谷物原本性平和,经发酵、蒸制后,性质微温。胶饴味甘,气属微温,可知胶饴有升发之力。麦芽是胶饴制作的重要原料,麦芽处于一种生发的状态,蕴含丰富的生发能量,因此,胶饴虽然重在补益,但补而不呆,既能补益,又能促进生发之机。

仅从这些因素看,胶饴属于补益的“升类”药物,具有温补人体阳气的功效,这确实是胶饴功效的组成部分。

而胶饴的质地黏腻而重,作用于人体后,具有收敛降下之力,兼以补益之功,胶饴更有养阴、补血、生津液之功。

综合胶饴的性状,结合临床的实际应用,胶饴属于一味既能升而温阳益气又能降而滋阴养液的药物,总体上属于平补,但仍旧是以降为主。

实际上,胶饴正是由于降中有升的特性,才能补而不呆,所以更擅长用于补益。

来源:《神农升降药法》

病机(病性病位)

临床中,对于血虚、津液虚,胶饴可以用甘味补之;对于阴虚而阳气上浮者,胶饴可以补之、敛之;对于阳气虚者,胶饴可以甘温补之;对于阳气虚而虚阳上越者,胶饴可以补而敛降之。因此,临床中应用胶饴与不同的药物进行配伍,就可以侧重发挥不同的功效。

由于胶饴质地重,擅于补益中焦、下焦。

虽然胶饴味甘而性温,但毕竟是由谷物制作而成,口尝胶饴非常甘甜,属于味厚气薄,相对于其他药来看,动气的偏性不大,而重在补益。

需要注意的是,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方家用饴糖,乃云胶饴,皆是湿糖如厚蜜者,建中汤中多用之。其凝强及牵白者不入药。”可见,临床应用胶饴,当以稀软如厚蜜者为佳。

胶饴味甘性温,具有升发之力,可以温补阳气,因此可以“补虚乏”。

胶饴可以养阴生津液,治疗中焦的津液虚,故可用于“止渴”。

胶饴具有补益之功,且质重而黏腻,所以针对临床中虚证导致的出血,有止血的治疗效果,所以古人谓其可以“去血”。临床中虚劳证的出血和阳虚证的出血,都有合理配伍后应用胶饴的机会。

附录:相关经方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重用胶饴的一张方,胶饴汉代一升据称重约280克左右。全方由桂枝加芍药汤配伍胶饴组成。全方总体属于降法,重在用于方药补益基础上的敛降之力。全方病机中虽然有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津液虚证等,但总体上属于“阳虚”的阳虚证。方中应用胶饴,重在应用其补益之中兼有敛降的功效。

前文已述,桂枝加芍药汤是一张敛降之方,善于敛降上焦、表之气血至下、达里,配以补益以敛降为主的胶饴,全方属于补益之中兼有敛降,适用于中焦阳气虚而虚阳上浮的病机,小建中汤的治症均为此病机的外在表现。

中焦阳气不足容易出现“里急”、“梦失精”,阳气虚而上浮,容易出现“悸”、“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擅长治疗此类“虚劳”。

小建中汤的典型脉证的特点为右手脉不及。因此,小建中汤擅长治疗以上症状,但以右手脉不及为临床应用的重要鉴别点。

通过此方对胶饴的应用,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胶饴属于平补中具有敛降之力的一味药物,结合不同的配伍,可以起到不同的功效。

经方药学重磅新书

之前悦读中医为大家推荐过陈建国老师的经方医学著作《仲景阴阳脉法》,相信大家对于陈老师以“阴阳盛衰”解析脉象的方法一定耳目一新。最近,陈建国老师“阴阳盛衰”理论体系新书《神农升降药法》和《经方脉证图解》正式出版,将为大家从更多方面展现陈建国老师的“经方世界”——

《神农升降药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神农升降药法》,回归中医的原点,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总结中药的功效由“气、味、质、部、特”五个元素所决定,提出一味中药其实仅有一个功效,中药纷繁复杂的治症仅仅是这一个功效通过升降治法发挥的治疗作用,因此,领会了中药的这一个功效,就可以把握中药治病的本质,从而达到灵活而准确应用的目标。书中对经方中常用的50味中药进行了详细解读,阐释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关记载,并且从药物组成的角度,结合升降治法,对相关的经方进行了解析。

本书内容是脉证经方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升降药法”为重点,如果结合“阴阳盛衰”和“阴阳脉法”,可以更高效地指导临床。

↓点击查看大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