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民:刘邦起事造反,为何要给自己披一件神秘主义外衣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造反领袖,都喜欢给自己身上披一件神秘主义外衣。这件神秘主义外衣,有的是肇事者自己蓄意添加上去的,有的则是其知识幕僚事后推理演绎出来的。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不具有神秘色彩的农民造反领袖,但他手下那些兢兢业业的知识幕僚,最终还是成功说服其主子,为他披上了一件神秘主义的外衣。这件外衣的名字就叫《高祖夜醉斩白蛇》,后来被民间艺人反复加工演绎,以评话、戏曲、说唱等形式,活跃在历代文艺舞台上。
《高祖夜醉斩白蛇》的大意是说,刘邦在家乡作亭长时,路遇一条大蛇挡路。别人都被吓跑了,唯有他勇敢上前,拔剑将蛇斩为两段。没想到被刘邦斩杀的大蛇,竟是白帝子转世,而刘邦呢,则是赤帝子再生。于是家乡的人都很敬畏他,说他是真龙天子出世,纷纷随他一起去芒砀山成就反秦大业。
刘邦麾下的知识幕僚,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处心积虑为自己的主子编织这样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这个传奇故事究竟能给刘邦带来哪些可见的好处?
概括起来看,《高祖夜醉斩白蛇》的故事,就是以最直白、最生动、也最简洁的语义方式,向世人传达昭告了汉高祖刘邦的身份、来历、情怀、境界,以及他作为一代天子所肩负的除旧布新、改朝换代、拯救万千黎民于水深火热的神圣使命。这种带有浓厚民间神秘主义色彩的传闻故事,除了在宣传民众、鼓舞民众过程中产生巨大烘托效应外,还至少给刘邦及其反秦大业带来过以下五个方面的可见好处。
1、赤帝者,就是炎帝。所谓赤帝子,就是炎帝的儿子。自打有了这样一个王权色彩极为浓郁的神秘身份作铺垫,草莽出身的刘邦,其角色意识就迅速由名不见经传的乡间小吏,变成了替天行道的天子,其聚众造反的反社会行为,也就具有了奉天承运的合法性。这是《高祖夜醉斩白蛇》带给刘邦的第一个可见好处。
2、选择祥云缭绕的芒砀山聚众起事,虽然人数不多,规模不大,影响力有限。但山环水绕、远离权力中心的独立环境,让乡间小吏的刘邦第一次感受到了众望所归、自成体系的王者体验。真假并不重要,有名目、有地盘、有想法、能参与,才是硬道理。这是《高祖夜醉斩白蛇》带给刘邦的第二个可见好处。
3、豪杰挥剑斩蟒蛇,在乡间传统文化语境中,从来都是英雄救世的壮举。而《高祖夜醉斩白蛇》里的刘邦斩大蛇行为,除了传统救世色彩外,还暗含着刘邦聚众造反的终极目标指向:斩杀天怒人怨的秦皇暴政,还天下黎民一个梦寐以求的太平盛世。这是《高祖夜醉斩白蛇》带给刘邦的第三个可见好处。
4、历史上的沛县人造反,刘邦其实并非首脑人物,甚至连发起人都算不上。萧何、曹参才是事件的主要策划人。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传奇故事烘托助推,才使得从芒砀山丛林中走来的刘邦以及他所率领的那支只有几十个人的队伍,有了一个重新诠释、定位和规划自己的契机。这是《高祖夜醉斩白蛇》带给刘邦的第四个可见好处。
5、我们都知道,萧何、曹参这些政府小吏出身的造反者,都是些瞻前顾后、遇事摇摆不定的乡间知识分子。他们渴望反抗,却又惧怕失败。因为失败不仅可能让自己灭顶,还会牵连宗族受累。因此,他们深切盼望周边能有一个有胆识、敢担当的人出面承头,以转移自身可预见的风险。而《高祖夜醉斩白蛇》所赋予刘邦的,正是这样一个颇具领袖特质、通身散发着英雄气概的人物角色,其在未来反秦大起义进程中的旗帜作用和引领作用,就不言而喻。这是《高祖夜醉斩白蛇》带给刘邦的第五个可见好处。
有了以上这些看上去神神叨叨的文化现象作底色铺垫,我们再回头看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那场声势浩大的反秦大起义,以及乡间小吏刘邦在这个重大历史进程中的所作所为,很多历史疑难问题,就能在其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说实话,刘邦所领导的反秦大起义,在起始的那个时段里(公元前206年之前)并不起眼,不仅势单力薄,影响式微,大多数时间其处境甚至十分狼狈,常被自己的同行小觑,也被自己的敌人忽略。后来投靠项梁,才算有了立足之地。
即便到了事件进程的后期,楚汉相争进入了白热化,刘邦的军事实力和对时局发展的把控力,也远在项羽之下一大截。但是弱小的刘邦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项羽,赢得最后的胜利?影响这一结果的最大因素,其实就两个字:人心。而人心的向背,不是单靠武力征服就可以赢得的,而是必须用强大的道义力量去实现。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即楚汉战争),其实就是一场道义得失与人心向背的较量与博弈。
贵族武夫出身的项羽,一直相信并强调用武力征服人心,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将旧有的秩序彻底打碎。而民间草根出身的刘邦,则相信以道义获取人心,从而建立新的秩序。
秦朝末年的中原大地,一直烽火连天,战乱频仍。饱受蹂躏和创伤的民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希冀安宁。他们寄希望于在群雄争霸的起义者队伍中,能尽早出现一支道义之师、仁义之师。因为只有道义之师、仁义之师,才能吸纳天下有勇有谋的志士、德才兼备的将帅和训练有素的军士,才能迅速结束战争,重建家园,让天下黎民重新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
这就是草根刘邦为什么能战胜贵族项羽,最终实现创建大汉王朝奋斗目标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1〕《史 记》司马迁 著 中华书局1979
〔2〕《汉 书》班 固 著 中华书局1990
〔3〕《太平广记》李 昉 著 三联书店1982
〔4〕《资治通鉴》司马光 著 商务印书馆1990
〔5〕《淮南子》刘 安 著 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