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酒(中国酒文化之十一)

历代名酒

自从人类发明了酒,数千年间,产出过许多名酒,宋代出版的《国史补》,就记录了历史上各地产出的名酒:

郢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荣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涑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桃;岭南之灵溪博罗;宣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蛤蟆陵之郎官清;河汉之三勒浆。

在历代各朝古藉中,有许多出版物记录了当年各地所产名酒,如《博物志》载有“千日酒”;《古今注》载有“青田酒”;《西阳杂俎》载有“昆仑醇”、碧筒酒;《拾遗录》载有“黏雨酒”;《投荒杂录》载有“南方酒”;最有趣的是《伽蓝记》中载有一则“擒奸酒”读后发人深思:

擒奸酒(译文)

河东有个叫刘白堕的人,很善于酿酒。每年六月中旬,刘白堕将自己酿造的酒贮于罂中,置日光下曝晒,十天之后,酒味更加醇厚,饮之香美易醉,醉后不易醒。京师的达官贵人外出时,都要带上刘白堕的酒当做送人的礼物。因此酒的名声传播千里之外,被命名为“鹤觞酒”,又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北魏年号,约为公元533年)。青州刺史毛鸿宾上任时带了一批白堕酒,行至途中夜间遇到劫路的强盗,盗闻酒香,争抢着饮酒,尽皆大醉,毛刺史令人将强盗一一擒获,自此,白堕酒又被名为“擒奸酒”。

在古书《博物志》中,又记有一则“千日酒”,说是中山有一酒家酿得好酒,名千日酒,人若喝此酒醉了,一醉千日方醒。有一人名叫玄石,到中山酒家酤酒,忙碌中酒家忘记将一醉千日的事告诉他。玄石回家之后,喝了此酒,醉卧数日不醒,家人不知原因,以为他死了,就准备好棺材将其收殓埋葬。千日之后,酒家忆起当年玄石前来酤酒,至今醉当醒来,就寻到玄石家问之,玄石的家人说:“死已三年,如今守孝三年又服满了。”酒家于是同家人至其墓前,掘墓开棺,玄石酒醒,方从棺中爬了出来。读书到此,记得以前曾有“杜康造酒刘伶醉,一醉三年不还乡”的故事,情节于此相似,不知是否从本故事演化而来。但如果细想起来,却令人有些害怕,假如酒家在千日之后把卖酒的事忘却了,玄石于墓中酒醒之后,伸手不见五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岂不是等于被人活埋,枉死于地下!

明朝之后,各地生产名酒更多,在一本古典文学作品中,就记录了当时各地所产名酒五十余种:

山西汾酒,江南沛酒,真定煮酒,湖州涉酒,湖南衡酒,湖州浔酒,巴县昨酒,贵州苗酒,广西瑶酒,甘肃乾酒,浙江绍兴酒,镇江百花酒,扬州木瓜酒,无锡惠泉酒,苏州福贞酒,杭州三白酒,直隶东路酒,云南包裹酒,四川潞江酒,冀州衡水酒,绍兴女儿酒,琉球白耐酒,广东壅头春酒,长沙洞庭春色酒……

由于篇幅所限,余下只好从略。以上所列名酒,都是黄酒类酿造酒,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含酒精量5—10%上下,酿造方法已在苏轼的《酒经》一文中做了介绍。明之后,蒸馏酒——即白酒的生产技术传入中国。大清朝时,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洋酒开始涌入中国。由于制酒的方法不同,采用的原料不同,人们制得的酒就有许多种:白酒、啤酒、葡萄酒、香槟酒、白兰地、伏特卡、威士忌……黄酒逐渐退出了酒类市场,现在江浙一带生产的少量黄酒,已不再是饮用酒,而成为配药,饮食佐料的专用酒。

1905年,贵州省茅台镇生产的茅台酒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夺得金奖。我国的白酒制造业得到较大发展。陆续生产出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名酒。如山西杏花村汾酒,四川宜宾酒厂的五梁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曾先后几次举办过几次评酒会,评选中国的十大名酒,贵州茅台一直名列前茅,其它名酒如五梁液、汾酒、西凤酒、竹叶青酒、剑南春酒、卢州大曲酒、董酒、郎酒、古井贡酒、杜康酒、洋河大曲、白沙液酒都曾经先后进入十大名酒的行列。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后,国家不鼓励酒类的生产,不再举办评酒会。但由于社会需求的增长,各生产厂家开始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手段展开了广告大战。1997年,山东省的某酒厂以3.2亿元的天价夺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五秒钟的全年电视广告权,被称为“标王”,因此引起了全国舆论界和广大媒体的一片哗然,酒类生产所创利润是多少?每斤白酒摊入的广告费、税费又是多少?恐怕除了生产厂家的实际操作者之外,谁也说不太清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