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给孩子:规则意识
孙杨被禁赛的事情,估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我发现人啊,对一件事情的看法,特别喜欢跟风,开始还打着民族情感的旗帜支持孙杨,在官媒发声之后,又开始墙倒众人推,各种文章轮番落井下石。
「孙杨的悲剧全怪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不遵守规则。」
「孙杨长得秀气,但有一颗稚嫩的内心,完全没主见,妈妈太强势了,唉」
「不能这么说,毕竟孙杨是曾经将国旗挥舞在世界舞台上的人。」
在众多的讨论声中,我发现有一个词被大家不断的提起:规则。
今天我们来严肃的聊一聊这个词。
1
从他律到自律
几天前我陪家人看的一档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
展现的是育儿师兰海帮助家长“制服”各种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而兰海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帮助孩子制定并遵守家庭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如:使用礼貌用语、遵守承诺;妈妈不允许再说我走了、我不理你了;设立惩罚制度等。
到底什么是规则意识?
育儿师兰海说:孩子最初并不会遵守规则,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生活,慢慢孩子幵始遵守一些规则,主要是出于对父母特有的权威感和强制性的服从。
规则意识,重点在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规则认同、接纳并最终内化。
“他律”简单,难的是自律和内化的过程。
孙杨在游泳训练方面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但是在对遵守规则方面却没有做到100%自律和内化。
采血样,尿检,为什么要被动的让采样人员,催着,等着,靠“他律”和强制性措施?
为什么不能靠规则意识,主动的,积极的把事情往前推进呢?
所以,规则意识需要内化,如果规则没有完成自律,总是被强迫被命令,那么,规则意识就无法形成。
2
对立关系变为合作关系
规则内化是一件非常反人性的事。
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因为人的天性是崇尚自由,拒绝规则。
要把规则内化,变为熊孩子的习惯和本能,何其难也。
其实孩子在尝试遵守规则时会有很多想法:
孩子的想法:
我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呢?
如果我不遵守会被惩罚吗?
我不刷牙爸妈不开心?
我遵守这个规则对我来说有什么价值?好处?
或者是别人的赞扬肯定?
怎么办呢?
育儿师兰海的做法是,告诉孩子遵守规则的价值和意义。
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沟通,把父母的控制与权力施压变为合作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
结果是孩子非常积极的配合,因为他们知道那么做的意义,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一场精彩的比赛原本应该是运动员和主办方共同配合的结果。
但,这一次,孙杨和主办方变成了敌对关系。试问:
采样人员是否采用了控制和权力施压的沟通方式?
有没有人告诉孙杨打碎血样,拒绝尿检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双方都是抱着合作共赢的初衷,还会有现在的对簿公堂么?
4
有人说,归海,要是规则被破坏了怎么办?
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啊。
要不要妥协呢?
孙杨的父母也许会在家里对他妥协,但现实是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妥协,只有游戏规则。
在家庭关系中,如果我们妥协更改了规则,孩子会感到规则是可以被突破的,只要自己闹得够厉害。
所以破坏规则必须制止,越早越好。
这条规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和职场关系。
大家要谨记:没有原则的妥协,是最不值钱的。
节目中,还有一类孩子,已经变成了规则的破坏者,自己要“主宰”一切。
关系前期没有建立规则意识,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有救么?
育儿师兰海说: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需要做的事就会难很多。
需要父母首先通过他律,让他明白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现在必须要做一个改变。
最后,归海想说,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但又是简单的,那些被我们早就遗忘的词尊重,诚信,理解,信任,分享,合作,勇气,分担,规矩等等,这些不就是童年最应该学习的么?
我们成年以后遇到的种种问题,是有因必有果,还是有果必有因呢?
希望这篇思考对于已经做父母或者未来的父母能有所启示。
胡适曾说: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点击“在看”或者打赏都是对归海最大的支持,感谢
END
作者:归海先生,10年商界实战经验,分享认知升级,社交关系和销售干货。《社交圈掌控术》系列课程创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