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奇墨夺冠,脱口秀天花板终于被证明了!
随着第四季《脱口秀大会》总决赛第二轮表演的结束,冠军已经呼之欲出。
一段惊艳的开场,杨波被惊呆了,如此防不胜防的表演,周奇墨做到了,从杨波到张博洋再到王建国,充分展现了其超强的模仿能力,以他人之口的方式讲述自己的事情,并且模仿的有模有样,这还在于周奇墨超强的观察能力。
最终,不用多说,冠军就是属于这个脱口秀天花板的。
对于周奇墨来说,其实并不需要过多向同行们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需要向大众来证明,毕竟脱口秀还是少数人看的节目。
历经第三季的败北之后,周奇墨显然已经与脱口秀大会舞台完全融合了,知晓了这样一种线上表演的方式,以及观众想要看到的内容。
如今的夺冠,脱口秀天花板的身份和地位是向大众证明了。
01.
对于这个行业前辈来说,已经讲脱口秀六年的时间了。
早在2017年,周奇墨就拿下中国脱口秀喜剧节与某视频平台脱口秀大赛的双料冠军。
线下的演出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随着他登上《脱口秀大会》,更是开始了个人专场的全国巡演,这便是节目给他带来的影响力和流量。
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OG,这个天花板。
对于周奇墨来说,别看他如今在舞台上如此潇洒自如,放得开,实际上他是一个内向之人,自小就开始,而讲脱口秀不过是他在跟这个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因为在这个舞台上,他是单向的个人输出,没有人干扰你,没有人打断你。
一旦内心世界被打开,他便爱上了这种形式,最终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当然起初,国内脱口秀行业是处于最初级的状态,市场还没有被培育起来,单靠说脱口秀是很难养活自己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又做了编剧,做编剧也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每天纠结于各种文稿工作,但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
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02.
对于脱口秀行业来说,在国内还没有很是成功的案例,没有专业教材,所以周奇墨最早都是通过学习国外而来,一本《喜剧圣经》彻底了打开了他的脱口秀世界。
这就开始了他最初的脱口秀模式,观察式段子。
可以看得出,如今他所展现的观察式脱口秀,也都是从这时开始的,正是有着如此长时间的积累,方才有了如今舞台上惊艳的表演,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总结。
但是起初对于这种形式的脱口秀来说,在周奇墨看来是最为简单的,因为段子好写。
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中,他对装修房子、手机用户、其他演员等的各种观察,讲出来的段子,让人拍手叫好,如今已经炉火纯青了。
03.
可是在早期周奇墨也很快又陷入了瓶颈期。
这让他开始重读《喜剧圣经》,他读到了一句话。
“喜剧是挖掘你内心最深处的东西。”
这让周奇墨开始去训练故事型的段子,从观察型到故事性,看似风格形式变了,其实还有着内在联系,所谓的故事最为要紧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所传达出来的情感,细节上可以进行加工再创作,但是整个内核所传递出来的必须是真实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相信,观察到生活中的事件,可以演绎出一个故事来,挖掘到故事中的真实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东西。
对于冒犯来说,可以看到周奇墨并不是那种犀利的,但是总能从他的段子中,让我们看到一种可笑可嘲令人费解之事,以此来启发我们的某种反思,这比起那种单纯地冒犯更加高级一些,这就是脱口秀的艺术魅力。
由于周奇墨本身的脱口秀并不是那种咆哮型的讲法,所以在一开始参加脱口秀大会时并不会太过吸引人,他属于慢热型之人,也是与性格有关的,所以首次参加脱口秀大会被吐槽不断,甚至接连被淘汰,然后又被复活,备受诟病。
因为大众对于脱口秀的认知还停留在那种各种夸张的表演之上,必须笑点密集,必须犀利之类,而对于周奇墨来说不属于这种类型,他的重点在于文稿,但是到了这一季,周奇墨变了,变的是懂得运用各种形式去适应这个舞台,吸引大众,但是可以发现文稿的底子是不变的,依然是观察型和故事性的综合。
即使到了总决赛第二轮,看似周奇墨开始了表演型脱口秀,但是实际上依然是基于生活的观察、模仿开始的。
比起其他人的表演,周奇墨令人意外但是又预料之中,有了内容还有形式,冠军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