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6

  考古资料的展示和诠释,文献资料的引用和注解,文献得是信史正史至少是别史,什么谶纬 方志 鬼志的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朋友想必都应该知道的基本点吧!
       如果我们还算理论探讨的话,应该允许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更利于接近真相。如果在理论探讨领域总是一种声音,既没有探讨价值,也不正常。大家认可吗?
  • 支持理性探讨和真知灼见,不支持阴阳怪气暗语伤人,有什么高见有理有据的表达不好吗?指桑骂槐说成性格使然那性格没问题?
  • 前面写的还是不错的,有理有据即便揣测也还是可以接受,但是到后面就开始跨了,难道层主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吗?前面能比较有内容是你真正花心思构建的逻辑还是不错,后面掉链子是各种支撑不够,前面的逻辑用完了,后面接不上才这样的。

  帖里另外还有一个写三峡堰塞湖的,他的依据主要是将典籍里稀稀落落的资料整合成一套逻辑,然后用逻辑论证,这种做法不是不可以,但历史是需要考古支撑,合理的见解可以作为备案但不能作为事实,这是最基本的究史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太理性了不生动,太聒噪了没营养!觉得有理就参与,觉得没理出门左转,各取所需就好,瞎叨叨啥
  支持的人多就是托,这种说法充满嫉妒和恶意,这不是在恶心楼主而是在恶心跟帖学习的朋友,要不得要不得!有不同的意见,论述有据的表达不好吗?哗众取宠并不能表明能力,水平和支持是成正比的,大家都不傻。
  
  今天大家争执的很激烈,很遗憾并不是一些考古和历史的问题,而是因为别人支持的朋友多去捣乱,破坏他贴的氛围,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如果你的见解与这帖大体在一个频段上,完全可以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的发表看法,这是非常健康的学术争鸣和理念表达;
  如果你的思路和这帖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建议另外开帖陈述看法见解,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然会去探讨,寻找合理的路径;
  如果你完全不是来探讨的,仅仅是因为时间比较多,比较闲,有其他很多帖子供你消遣,这帖入不了你的法眼,你们完全可以不屑一顾不用点进来费口舌;
  我们不是什么审判者,也不是什么卫道者,就别给咱们脸上贴金了,懂的就论一论,不懂就好好学,生活的枯燥和不如意不应该成为我们撒泼打滚的理由!
  与诸君共勉!
  • 这就是大禹意外死去之后,伯益与夏启的权力之争,伯益承蜀夏,夏启征服北方石峁建西邑(后世称夏)的结果。
  秦国所辖范围本身应该属于中原地区,中國的原点,思想的原点,现在被认为西北地区的考古表现一直抢眼,但绝大多数关注点被河南抢了去,中國的文明起源于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周边,中原性质是倉颉創立的漢字体系为载体,就需要研究漢字的起源,漢字所表述的造义,才是漢字的真义。周文王编撰的《周易》,混淆天地,乾坤的阴阳属性。如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乾为天,应该为母,应该为阴性,坤为地,应该为父,应该为阳性。《周易》应该算是最早的文献,与倉颉創立漢字的时代最接近,但是,已经不能释读漢字的本义,漢字學已经成为绝學。
        后世尊奉《周易》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也不是真正的认识漢字,孔子使用的古文体系,肯定不属于秦系古文,甚至不知道倉颉其人。孔子就不知道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字义,才是漢字本义。
        许慎编撰《说文解字》中多次引用了孔子解字的言辞,可以看出孔子已经不能释读漢字的本义。
        如仁,亻二,亻,指做人,做人的前提是知人,就是正确释读“人”字的造义。二,指自然属性,含有否定之意。仁,指知人,不做人,不知人,也不做人。孔子解读仁,人也。爱人也等。一个成语仁至义尽,当“仁”表现出来,也就是不做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也就没有再讲义的必要了。仁与义是对立的概念,而不是相近的概念。
       孔子,是鲁国人,属于东夷,九黎。孔子对漢字应该是一无所知。
        考古发掘的甲骨文,地点为河南的安阳,甲骨文的时代大约3300年前,与倉颉創立漢字的年代相隔1000多年。甲骨文自行废弃,春秋五霸不知道哪一个诸侯國沿袭了甲骨文的体系,可以肯定说不是秦国。河南,也就是黄河以南,在黄帝时期,倉颉造字时期,应该属于南蛮地区。并没有接受倉颉創立漢字体系阐释抗灾除恶的文明。
       至于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并不是说经济上不发达,而是,属于精神上蛮荒地区,成都平原依旧是精神上荒蛮地区,尚未走向抗灾除恶的文明时代,也就是没有进入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文明不是依靠考古发掘溯源的,而是依据研究漢字學,领悟人性,人类,人类社会的本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沧桑正道来判断的。不能释读倉颉創字之初所表述的造义,也不知道“人”的真谛,不知人,也就不知如何做人,就不能成为漢字意义上的真人!
  地理上中原地区从只能是黄陵县黄帝陵的周边,思想上中原也就是倉颉創字不断抗灾除恶的宗旨。倉颉创立的漢字体系,成为中國隐性的最早的宗教。可追溯中國历史的源头,并不是依靠考古學,而是,研究漢字學。
       早于倉颉造字时期,尚未具有“人”的概念,只能是史前的文化,属于三皇时期,皇,白王,白,指空白,没有,王,旺盛,也就是指混沌时期,蒙昧时期,蛮荒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盘古沉睡时期。
     倉颉創立漢字体系,是启蒙古代先民走上人间正道的开始。漢字体系成命的概念系统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概念系统。有了概念系统,就有善恶之分。
      这说明在远古时期古代先民的发展的方向,就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就不是动物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形成人类的社会性。人类社会性,大大增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能力,增强了抗击动物灾害,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的能力,出现了社会分工。中國古代文明的溯源要寻求于古代人性思想的研究去寻找线索。远古时期古代文化遗址,只是释读历史的辅助和补充,并不是主导。比如半坡。。。。。。要梳理清楚这些文化关联!
       如果能从《竹书纪年》中记载了黄帝时期出现地裂,黄帝也就随之埋入地下。这一切都说明了黄帝陵里面并没有黄帝的遗骨,只是说明了黄帝曾经活动地域的坐标原点。想一想,如何判断黄帝曾经活动的具体年代,也就需要理解蚩尤为何物?只有从“蚩尤”的字义中分析得出,蚩尤,指野猪群落,并不是指古代先民或者部落。只要找到大量的猪骨遗骸,通过碳14判断这些豬骨的年限,大致可以判断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的年代,也可以判断涿鹿之戰相对地理位置。
    《淮南子》是汉时成书,其内容在汉时黄老之学和谶纬之风下,多少失真,可为参考,但作为史料论据,还是相对缺少说服力,我认为首先考古文化和遗址器物,其次为信史和别史
  《淮南子·览冥训》明确了9000年前大洪水灾难状况,女娲如何治理洪水,以及治理后的效果。“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列子·汤问》讲了两次不同的洪水故事:“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王充《论衡·谈天篇》以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塌地陷为前因,完善女娲炼石补苍天的理由,将两个事件融合成了救世神话:“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 此说中女娲救颛顼之民,也可能是大禹时期洪水泛滥时期的灾民?所以,《淮南子》会将此事记在黄帝之后?
  • 颛民与老弱相对,指愚昧无知和老弱病残,应该是指女娲氏的人吧。也许当时人们对远古故事也可能没有多少时代概念,《淮南子》就将此事记在黄帝之后。

  我一直很疑惑,经过漫长的年代,为什么《竹书纪年》成为孤本,还会被埋掉?诸子百家中虽有些许描述,但都不详,除了战国时期以外,秦汉以后几乎就听不到上古史不同的声音,《竹书纪年》 应该有什么历史背景没被注意到
  • 上古史很多人感兴趣但都只能只言片语中去寻找线索,文献和典籍资料千千万,搞得无所适从,难道要把所有的典籍都看完吗?应该怎么学?怎么做?还请抽空解惑!

     如果说“共工怒触不周山”是炎帝共工攻打铸鼎塬(黄帝)的话,共工有实力攻打下铸鼎塬,那他怎么会没有实力战胜被切断后路的东边颛顼集团,直接把关中到河南的通道一堵,颛顼集团该怎么退守观众去往甘青?请赐教!
  • 这也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后文我就会做一些简要叙述,请君观效!
  支持以考古为基础,文献为参考的论述方式,上古史本身并没有确凿的记载,有发挥的空间,但也有基本的范式,诸位朋友论述的时候请尽量将二者结合阐述观点,以发掘报告和正史至少是别史为参考依据。
  能将主要的考古文化串起来,解释考古遗址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也是值得称赞的成绩。解释中的“内在”是什么?解读这些神话和传说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阐释中國的古代史,补充中國的古代史,纠偏中國的古代史。
  • 考古发掘的一些远古时期的遗物,还需要经过思考和判断,很难理解其中与记载的古代史事件相关联。考古发掘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一些纺轮,也就说明了黄帝时期的嫘祖发明了缫丝,织造技术的可能性。还有中國古代文化特征就是崇尚丝绸,也是黄帝时期的文化标志,也是倉颉創立漢字体系重要表述。如黄帝的帝,含有巾,巾,特指蚕丝织成的丝绸。含有市、帋币、帛、帥,师等字都与丝绸有关。丝绸不易长期保存,考古肯定发掘不到黄帝时期的丝绸实物,只有通过漢字的字义理解,追溯丝绸文化在黄帝时期,在中國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思路都有根据的。还是那句话,阐释某种观点,需要相当的考古基础,也需要有根有据的阐释和表述!

  今天下午有时间到坛子里来,没曾想因为个人言论引发了一场小纷争,因此负气不值当!先给支持的朋友们致谢,再给劝诫我的朋友们致谢。言论无有高低上下,无谓正确错误,不过是各自认知层面的一种体现,请大家切莫因为我个人不成熟的见解劳心,我所言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合理,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参考,做不得数当不得真!
  在回答朋友的问题前,做几点说明:
  首先,请大家不要在我贴内议论其他的贴友和他们的作品以及做法,我相信那是他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我们不应该也没有资格取笑别人,请对他人及他人的努力保留一丝尊重;
  其次,至于是否出版的问题不劳您费心请不必挂碍,一来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专门来做这个事儿,就连来坛子的时间也不多,暂时还没有考虑;即便有了这样的考虑那也是我觉得我应该给自己的努力一个交待出版给自己留个想儿;
  再次,我个人的言论仅仅我个人对上古史的一些问题的见解,或许大胆或许不确,这是我个人的思路和想法,我没有能力给上古史正本清源,也没有资格强迫他人接受我的想法,我只是做一种可能的陈述;
  再次,我个人非常欢迎不同意见的交流,认知只有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得到升华,也非常珍惜和称赞有深度的真知灼见;
  再次,我们的言论仅仅只是代表个人言论,没有哪个言论提出就能一锤定音,也没有那个言论支持的人多就一定正确,也不会因为反对的人多就说一定不正确,有理无理交给时间就好;
  再次,关于顶贴,我就在天涯短信里收到许多收费刷点击的私信,想必也有发帖的朋友收到过的,这样短时间内就可以刷过百万,这种方式现在谁还看不出来,有这个必要吗;
  再次,关于托儿,我个人非常希望我帖里有能直言指出我的问题并给我提有效建议的,具备一定历史功底和真知灼见的“托儿”出现,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其实,我非常不喜欢这个词,因为在当下有作弊的嫌疑,也有一丝侮辱的意味,我更愿意用“同志”这个词,这个词最原始的意思是很单纯的!
  请大家不必为我个人的言论劳心费神,置气纷争更是不值得!再给大家鞠躬致谢!
       上古史很多人感兴趣但都只能只言片语中去寻找线索,文献和典籍资料千千万,搞得无所适从,难道要把所有的典籍都看完吗?应该怎么学?怎么做?还请抽空解惑!
  -----------------------------
  朋友你好,截止今时今日,我国版图上的考古遗迹不少于6000处,我们的文献典籍瀚如烟海,要把所有上古遗迹的发掘报告都看一遍,不可能,把所有典籍都浏览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极容易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也很难避免不出现将信息简单勾连以作发散性思维的做法,如果想避免这样的做法,还是有一些方法。
  比如考古,建议学习一些考古学常识和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文集好好看看,以作为思维大纲,把主要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代表性遗址发掘报告做详细了解和学习,标志性的器物如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做一定的了解,前辈大家的结论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文献典籍,首选二十四信史,其次是二十五别史,神话典籍和地方方志可做辅助参考,但讨论依据最好选择信史,既然能列为信史,别史的资料肯定是经过两千多年的筛选结论,有一定的说服力。
  探讨未知历史一件很苦很累,但也很有意思的事情,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做好心里和身体的准备,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和强烈的探索欲,很可能坚持着坚持着就放弃了。
  与大家一起共勉,加油吧!
  交作业!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极其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那与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关系几何?
  4500年之前,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非三星堆遗址)受到的更多的是长江流域文化的影响,更早的什邡桂圆桥文化(5100年前)也不例外,见前文述。
  4500年~4000年间,三星堆文化(成都平原北部)渐渐受到西北马家窑文化、姜维城文化和营盘山文化的些许影响,可参考《古蜀史说》“羌戈大战”的描述。此间重要的空间节点:姜维城遗址(蜀山氏 略早)和营盘山遗址群(蚕丛氏),营盘山文化测年参考数据5300~4600年(北大C14测年加树轮校正),其包括波西、营盘山、上南庄、马良平、金龟包、沙都等众多遗址。
  “羌戈大战”的结果:马家窑文化(先羌诸族 白石)南下与营盘山文化(昌意与蜀山氏联盟后的蚕丛氏 持戈)发生了“友好型”冲突(参看羌族史诗),败北的蚕丛氏(《古蜀史说》称昌意)不得沿着岷江往下到了成都平原艰难度日。为什么艰难?因为这时成都平原上的主流生活方式是长江流域一带的,住的是干栏,种的是稻谷,信的是巫傩,行的是竹筏,就连彼此的长相都有较大差别………哪哪都不对,蚕丛氏想立足的难度可想而知,好在蚕丛氏会养蚕缫丝,这项绝技帮助他们站稳脚跟,以至脱颖而出,详见《古蜀史说·蚕丛卷》的叙述!
  时间来到龙山文化的战国时期—4300~4000年(下限或略晚)
  4300年前后,在关中华胥氏(女娲 神农氏 半坡)的帮助下(后结盟),惨胜共工的颛顼集团终能西退。此时关中依旧是华胥氏的地界(此地后来有一个见诸典籍的重要部落),玄宫不得不继续往西移,甘青地区的文化格局随之出现改变,甚至说中华地区乃至欧亚地区的史前文化都因此发生了变革。
  相对于甘青地区的上古势力来说,颛顼势力依旧是庞然大物,“玄宫”来了肯定会占据最好的资源和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有不少势力要退出,要迁徙,摩擦矛盾必然少不了!前面马家窑文化的先羌势力因黄帝系势力(庙底沟)逐渐西进,不得不南下的原因与此类似。既然你抢我这里的地儿,那我就去抢你其他的地儿,礼尚往来倒也合情合理!
  颛顼集团的“玄宫”来到甘青地区(河湟谷地)后,对这里上古势力分布和文化发展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此后该地区土著势力开始加剧分化和迁徙。颛顼的到来对长时间盘踞在河西走廊到天山一带的西王母势力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西王母势力跟黄帝势力从来都是亦敌亦友,真要论起来,其实“敌”的成分更多。传统文化中慈眉善目的“西王母”真实形象可谓凶神恶煞,如《山海经 西山经》载:“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王母,当为西王豹(虎豹图腾)(2009年甘肃省和政县出土史前最早猎豹新物种化石)。
  加上后来尧舜时期,不断被迁三危的三苗,有苗,还有不少西迁的良渚遗孤………从此,中华上古文化在人口迁徙转移的过程中,被动的走上了漫长的史前传播之路。
  •   跟帖久的师友可能知道我到坛子的时间不是太多也不太及时,所以你们有什么问题请留言,只要我知道的,上线后一定用心回答,不知道的就不扰乱大家视线,还请多多理解担待!拜谢大家的支持!
  探讨未知历史一件很苦很累,但也很有意思的事情,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做好心里和身体的准备,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和强烈的探索欲,很可能坚持着坚持着就放弃了。
  
  文中楼主似乎表现出对传世文献中的夏有了眉目,在此提供一些意见参考:传世文献中的夏究竟是历史文本,还是史实本身,尚难定论。二里头遗址虽然具有所谓“王气”,如建筑、宫殿等表现,但缺乏文字记录,而而无法确定该遗址的隶属,甚至很难确定跟夏是否有关系。
  夏商世系也非史学意义上的编年史,尽管从《史记》和甲骨文中的印证看得出来殷商或许存在过这样的上古族群,但不排除是一脉流传的可能。更不用说夏的存在目前还是个既不能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权且存疑,也不失为科学的态度。
  中国今天的考古学早已跨过“证经补史”的阶段,确定文献中的王朝未必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古文化的关联属性研究上,而不必纠结于纯属自己短板的对确切时间和事件的裁定。
  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考古和历史上来吧,吵吵嚷嚷虽说激烈但其实不费脑子,正儿八经说话才是考水平,楼主的思路在一开始就表达的很是明确,相对传统文献典籍有很大的改动,说是破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就看看楼主是破了什么,又立了什么,根据各自的考古和知识储备去判断有无道理,不好吗?觉得好就跟着,觉得不好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何必在无谓的事情上劳心费神。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态度,热情而奔放,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看法,沉稳而内敛,这是很合理的一种状态,年轻要有年轻的样子,年长要有年长的表率!说到底,还是学术态度和认知理念的问题,请大家各自站好自己的位置,表现出该有的水准,不要坏了氛围,该支持就支持,该劝诫就劝诫,这是一个公开的平台,楼主表态了无数次不排斥不同意见,大家也就别跟着添乱了。
  有意见要表达一定要有理有据,结合考古文化和文献典籍,合理陈述!纯粹做情绪表达的无意义之言最好少说,不想看不想听!
  说起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那话可长也。中华文明起于何时?案儒家正史的《史记》来说,太史公自儿也说不清。案孔儒《尚书》来说也只能是上至巜尧典》,然而现今的考古发现来说,中华的筑城史早已超过《尧典》时代,无论是湖南的城头山遗址,还是淅江的良渚古城及湖北襄阳的史前古城,它们的发现已经打破龙山文化的中心地位,从现在发掘出的大型城邑遗址上看,超过四千五百年前的史前城邑遗址明显多于秦岭以北的地区,介个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是考古发现还不够,还是本来南方也是华夏起源的源头之一。众所周知炎帝世族系列无论是各种典籍,他们从高原向平原发展的时间都比黄帝世族更早,且主要是以江水沿向在发展,而黄帝世族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从渭河沿向向所谓的"东河"方向发展,但从中还有个问题出现,就是太昊(伏義太皞都是他),介个更远的青帝,他们的发展方向又在那?案现今的地理研究发现来看,在一万二千年前的冰前期,其海岸线在线今的海平面负百多米的地方,自一万二千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后,就形成啦所谓的冰后期,海平面逐渐上升,至于最大值升于什么位置,现今还没定论,不过从华夏最早的伏羲女娲时的大洪水灭世的传说上来看,冰后期约海平面上升高程一定很高,不然就没有伏羲女娲在昆仑山结合传世的传说啦。然后,伏羲传说成为木帝(也称为青帝)为东方主神,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介个可不是戏说启示录哟,是鼎帖技术哈,,,
  •   说起心中理想,大家都期盼言论自由。然后,给了我们一个学术自由的平台,怎么有人就可以无端指责别人发言呢?就那么与自由意志相悖呢?这是什么逻辑和心态?一位老同志在这里来,戏说挨批,正说挨批,反复叫人家另开贴说事,哪个给你那么大的权力?凑热闹也该多少学到点楼主那样的胸襟吧?
  • 能喜欢这样帖子的人,我们都应该有相当情怀。我也不是针对你老兄生气,只是呼吁大家理性回帖,相同论点也罢,相反论点也罢,摆事实,讲道理,共同探讨古蜀文明及华夏文明根脉。是爱好,也是责任。
  该帖主有言在先,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而且有破有立,为什么不能尊重一下帖主的意思,然后合理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呢?任何一个有效的探讨是要建立在坚实的考古基础、丰富的信史材料和过硬的逻辑分析上的,不是随便画一个圈儿自娱自乐,这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其思维逻辑和理论基础。
  有部分贴友对帖主有过多溢美之词,喜欢多称赞一些这无可厚非,有不同意见和思路的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质询,这样的作为也一样不可多得,这有什么呢?请大家不要带入过多个人情感来点评和批判,多发表一些让人能茅塞顿开的见解,一个见解能否站得住脚靠的不是声音大美言多,推翻一个见解靠的也不是无理中伤和闲言碎语。
  考古有考古的讲究,究史有究史的方法,不是说列一个观点出来再列举一些搜集来的资料佐证,似乎就能作为一个论调,哪那么容易!论史究史真这么简单,哪还来的什么大家学者,其实该帖主有一句话说的很实在: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枯燥乏味的究史是非常辛苦非常累的,需要做好心里和身体的准备。
  从古至今靠写书发家致富的极少极少,不仅少而且悲催,需要做好坐冷板凳和吃冷猪头肉的准备。或许前面的当年明月让不少坐冷板凳的书友看到了希望,但成功不可复制,而失败千篇一律。
  请大家翻篇吧!让咱们把精力放在事情的本来面目上,继续探讨
  接上文
  自甘青地区往外传播路线有:
  1 往西北,沿着河西走廊经祁连、天山、阿尔泰山去了中亚地区(著名的青铜之路),又沿着昆仑、古丝绸之路南路去到和田喀什,过瓦罕,越葱岭,去到巴基斯坦、印度与西藏交接一带(古老的玉石之路);----这支或与新疆的若羌有一定关联,该线对东西上古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可深入探讨;
  2 往西,经过青海阿尼玛卿山、尕朵觉悟山、上青藏高原到了西藏的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山,再沿着印度河南下到了印巴地区,后来的古象雄国(古象雄文明)与这一支关系密切;另外,青藏高原上的原始苯教也有颛顼祭祀理念相当的保留和体现;-----这一支或与西藏的发羌有一定关联,同时这一条线对后来的藏印巴关系的养成极为关键,更是梳理三者关系的纽带,中、藏、巴的关系可不只是友好这么简单;
  3 往南则散布在藏彝走廊上,一部陆陆续续来到了成都平原,一部则继续往南散布在藏川滇缅的大通道上,这条线上有一座山值得关注,曰梅里雪山;----这一支在后来西北局势剧变后,变得枝繁叶茂,族群极多,三星堆青铜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4 更北边还有一条东西文化交互线:以河套地区(西河 石峁遗址)为节点的欧亚大通道(少典),这条线走得更远,波及面更宽,影响更大,中亚西亚地区的史前文明受到鞭策而加速! ----这一支便不叫羌了,后来兜来转去叫“狄”,其实在称“狄”之前和之后还有许多其他叫法,详见下文叙述!
  如上可见,西北的南线和西线串起了中国西北地区与藏巴印三地,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与这两线上的文化往来密切相关,而南线则是颛顼(古蜀)在西北地区失势后,南下转移的重要路径(详见后述),费孝通先生称该线为“藏彝走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处在西线和南线之间的中间节点--成都平原要不留下些历史痕迹,是不合理的;

  再来看看这几条线上的表现:
  1 西北线,甘青东西来往的文化交流,如玉石文化催生了“昆仑”黄帝的诸多传说,如《山海经 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其实“昆仑”不是一座山,而是天界、帝墟(玄宫),昆仑具指昆仑山是元鼎年间的事;还有后来晚一些的青铜之路,这条道因为“文明三要素”的框架给当今学界带来不少文化之外的苦恼!
  2 西线,东方众帝上下天梯或建木的理念往西去渐渐衍化为据陶和通天绳(苏美尔、古埃及),中间节点是青藏高原之南、北线; 3 北线,从河套到燕山地区(朔方)催生了“黑帝”颛顼的传说,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典籍记录中的奇怪现象,典籍对颛顼的评价极高,如“静渊有谋,疏通知事,养材任地,载时象天,依鬼神以治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但是颛顼之后除了也正也邪的伯鲧,其他颛顼后支似乎没有两个不是凶神恶煞的,为什么? 4 南线,经藏彝走廊南下,该线上的主流群体是后来的石峁破灭,齐家衰败后颛顼势力(玄宫)的转移,另外还有一条线(东线)就是夏后氏及附属势力自东往西入蜀,东线可参考《古蜀史说》的叙述!后来在三星堆保留了“九丘”的传说,如《海内经》载:“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
  • 青铜技术自西而来的路径节点是清楚的,探源工程也是有明确结论的,至于怎么个具体先后不太清楚
  注:
  羌 在上古时期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称呼,而是一个区域的泛称,比如永远都找不到的黑水;典籍里对其相对明确的划区分片那是东汉以后的事,但还是一个集合概念(六盘山是一个边界,不表),如陇西到青海一带的西羌,它包括了卑南、罕种、先零、烧当、牢姐等部落;又如陇东宁夏一带的东羌,它包括牢羌、虔人、滇零、巩唐、沈氐等部落,此处暂略过不表。
  这几条线不是4300年以后才有,而是之前就有了,只是表现的不明显,当然也不是4300年以后就停了,只是表现的愈发明显罢了!甘青的西北线和西线的东西来往(玉石文化)催生了“昆仑”黄帝的诸多传说,河套地区的北线则诞生了“黑帝”颛顼的传说,南线上的成都平原则保留着“九丘”的传说。
  本文以为,中亚西亚史前文化的加速期不太可能超过公元前2300年,因为此前从内蒙到甘青藏的弧形地区上的游牧势力在该区域生活的还算比较惬意,跟黄帝系势力分庭抗礼,但颛顼集团到来这里后形势便发生了变化,具有一定强度的“非友好型”交流即将发生,见后文叙述!
  这些后来被颛顼集团(石峁)驱逐的游牧势力在中西亚历史上有着响亮而带有一丝丝轻蔑的称谓:蛮族(汤因比 《历史的研究》),其中就有推翻阿卡得横扫巴比伦尼亚的古蒂人(Guti)!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毗邻区域间的文化和技艺的交互,绝大多数都是双向的,而非单向流动和单向输出;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技艺的相互促进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和纽带。
  为免行文散乱,下文依旧以《竹书》为主轴,以时间为节点,结合文献和考古一点点拆解,下文就从伯鲧的崛起说起。
(0)

相关推荐

  • 黄帝、颛顼和帝喾的传说

    发布时间: 2021.06-0401:15 我们阅读历史,首先还要理解历史.历史这个词,是多义的,既可以表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表示对于某件事情的记述.如果我们按照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来理解历史,那么 ...

  • 苏晓威:中国早期文献及考古材料中黄帝形象的研究

    道家典籍中,有一类以黄帝故事为形式的书--黄帝书,"黄帝书和<老子>不同,它不是一种书,而是一类书.这类书的共同点是以黄帝故事为形式.如道家书<管子>.<庄子& ...

  • 六个祭祀坑考古成果继续揭示三星堆原本面貌:西南底蕴,华夏本色!

    六个祭祀坑继续揭示三星堆原本面貌:西南底蕴,华夏本色 文|黄饮冰 对三星堆的论述,我一直是放在石家河文化和夏朝一起谈的,我认为三星堆一期是石家河文化的附属文化.夏朝失去中原政权后,先回归江汉,在商朝进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5

    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7

    青龙泉遗址 此时活动于黄淮地区太昊集团不再那么强势,其表现为大汶口文化也不再强势,一部分待在古河济地区(齐鲁地区)与有熊氏为代表的西北部落共处,这部分(伏羲.风后.柏皇等)与我们的上古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8

    在5000年前后与黄河流域共同融合,倉颉創立漢字体系,表述了中國人类文明的起源,創造了华夏文明. 三星堆到底是不是"外星文明"?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巍: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9

    都说上古史是层累而成,不真实不靠谱,我倒觉得我们的上古史肯定是有说道有沿袭的,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依靠考古恐怕是说不清的,还是要结合文献才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漢字學,才能理解中國历史的起源.研究黄帝时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0

    中國的历史起源,应该从黄帝时期黄帝戰蚩尤涿鹿之戰说起.这个起源问题必须从倉颉創立漢字所表述的造义,来研究.黄帝时期的存在,那么,五帝时期就存在,时间是连续的.至于文献中记载的五帝时期的历史,是不是史实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2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中國文明起源的遐想,中國文明起源的标志,还没有搞清楚,基于文命的原则,保持神秘就好. 尊重考古做法,尊重官方处理吧,中國文明的起源靠几个祭祀坑解开谜团,找到线索,天真了!如何才不天真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17

    在规范的究史参考资料中,谶纬书籍参考价值是很靠后的,你举证的所有资料除了<山海经>或许还有群众基础外,<穆天子传>仅是比<汲冢琐语>强一些的浪漫典籍,其他的太多谶纬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3

    当整个考古界还在被三星堆搞得七晕八素,学术界还在为夏朝苦苦追寻的时候,这里就要揭底了吗?不合适,不科学 太昊 少昊 究竟是谁现在还说不清,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里,典籍文献几乎不见,这个现有有待考究,真的 ...

  • 考古启示录--中國文明起源28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新书<我们的中国>分为四册,各有独立的书名:第一册"茫茫禹迹"讲述中国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禹迹"是古人对中国的最初表达;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