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你看你张阿姨家静静,跟人家学着点!”
“女孩子考师范当个老师多好,你怎么就是不信呢!”
“别唱了,唱歌也不能当饭吃,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
这些话,耳熟吗?
这些日常的对话看似对孩子千般万般好,但孩子们听着却很不舒服。为什么?
 
因为这些话语中都隐藏着或强或弱的控制欲,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方向,仿佛孩子只有听父母的话,才不会吃亏。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让他们万分完美、向别人看齐呢?何况,我们努力几十年,自己也并非“完人”,又怎么可以试图控制我们孩子的人生?
也许有些父母会说,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对孩子严格一些,他们和同龄人的竞争就没有优势。那你是否考虑过,家长一味给予期望和压力,孩子真的会越来越优秀吗?甚至还有一些自身条件很优秀的父母因为自己孩子成绩不好来向我咨询:“我自认为是一个学霸妈妈,各方面都力图最优,但我的女儿对什么都不上心,成绩平平,没有任何兴趣爱好,这该怎么办?”
诚实地讲,遗传学上并没有“一位优秀的母亲或父亲,他们的孩子就一定同他们一样优秀”的定论。相反,学霸家庭中的孩子偏于平庸的例子,我倒是知道不少。更何况,“学霸”父母,并不一定擅长教育孩子。

一、成功的妈妈有可能做不成好妈妈

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家庭来说,他们对待孩子的期待与要求是不同的。
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分两类。
第一类是期望孩子复制粘贴自己的成功,早早为孩子规划好人生,确保他们衣食无忧,其中就包括了上述提到的“学霸”家庭。并且出生在学霸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被迫拥有了比同龄人更高的期望值。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类是希望孩子能够个性化发展,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往往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社会上最普遍存在的平民家庭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往往是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长大后能够立足于社会,养活自己。这些父母往往已经经历了生活的不易,明白了不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所以他们会更加的严格要求孩子。那些自己未能实现的的梦想、那些对孩子未来的担忧,都会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和英子的母女关系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妈妈宋倩其实就是一名典型的“学霸”妈妈。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数学教师,教学严格,对学生和蔼可亲,业务能力超强,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欣赏和敬佩她。
也是因为自身非常优秀的原因,她更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差劲”。她为了监督女儿英子学习,在家里凿了墙壁,安上了透明玻璃,以便看到女儿的一举一动。她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事无巨细,无微不至,但是,她的安排从来没有考虑过英子的想法。
最终,在宋倩的极度控制下,高三的英子抑郁了,她决定跳河自杀。在临跳前,她向宋倩大喊到:“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孩子被这种牺牲自我的爱深深捆绑,心生愧疚,一方面想要挣脱,一方面却又被训话,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图片来源网络)
影视来源于生活,看到这一幕后,我不禁思考,这些我们为孩子苦心挑选的“成功之路”,真的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吗?这些期望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是一个成功的准绳还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呢?在我看来,家长不应该按照你们的要求对待孩子。

二、不要把自己认同的人生捆绑给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孩子如果“不听老人言”,就会“吃亏在眼前”,但事实上,无论从客观环境还是孩子的主观意志上来讲,按照你的期待去要求孩子,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首先,时代变了,你的成功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了。在我们那个年代,普通人成功只能通过学习、考试,来换得上层社会的入场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绩几乎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条件。
可是如今,随着国民人口和素质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孩子想要考到名校比我们困难了太多,竞争人数增多,试卷难度加大,孩子想要达到我们期待的高度,其实很难。
但是虽说竞争变大了,通往成功的路也变得多了起来,孩子有机会靠自己的爱好去获得成功。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一书中讲到:“儿童出生的时候,他虽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是他是带着一样东西来的,这个东西是每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成长的潜力。”这种潜力,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发掘,去找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你给孩子设定的人生,可能并非孩子认同的成功人生。有些父母总是在干涉孩子的人生,小到帮助孩子选择读什么书、上什么学校,大到学什么专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他们的孩子往往失去了选择权,但是这么做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还会让他们丧失探索世界的能力,变得安于现状,凡事只会妥协。
不要让你的辛勤付出换来孩子的一句“我已经变成你们想要的样子了,你们还要我怎样?”,请时刻记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流水线上的产品,按照标准就能生产出来的。
但是,我并不否认家长参与孩子成长的必要性,相反,我建议父母给孩子一些制定人生规划的建议。但前提是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记得“我们的人生成功或者我们的阅历丰富,不代表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完美的”。

三、接纳“不完美小孩”,也是在接纳自己

1、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孩子的潜能并鼓励他发扬光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与兴趣点,这些闪光点是需要父母多耐心观察才能够发现的。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爱好,比如绘画、唱歌、跳舞等等,与其强迫孩子去“跟风”学外语,不如让孩子借机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
除了报兴趣班,读书也是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大途径,多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让孩子尽可能的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同样有利于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无论哪种方式,家长都不应该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去操控孩子的生活。
2、对待孩子宽容一些,允许孩子去尝试“你不看好”的人生
土耳其有一句谚语:“每一只笨鸟,都有一个矮树枝”,其实,成功远走高飞的“笨鸟”所依附的这个矮树枝,往往是父母给的,接纳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才是为人父母的意义。
选秀节目出身的马伯骞凭借自己的音乐才华获得了《明日之子》的亚军,在22岁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第60届格莱美颁奖典礼。
他的成就无疑是给所有追求音乐梦想的孩子一个激励,但当我了解到他的父亲时,我才知道马伯骞有此成就少不了他父亲的理解。马伯骞的父亲马清运,是和“马云、马化腾、马明哲”齐名的四大马爸爸之一,被誉为“改变地球表面状态的设计师”,旗下拥有21家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
按照常理来讲,一个父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子承父业,将企业发扬光大,但是马清运并没有插手自己儿子的生活,要求马伯骞复制或者继承自己的成功,而是支持儿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马伯骞也在歌曲《so what》中喊话父亲:您的那些伟大训示就留给您自己好了,我会建立自己的国度,用我的滑梯会带您滑向未来。爱不等于控制,爱,是给对方自由。
从儿童成长心理学角度来讲,无论是对孩子过度保护,还是为孩子包办一切,都极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发展。允许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哪怕你并不看好他,哪怕这个兴趣并不“实用”。
3、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投资,其实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范围,兴趣班、贵族学校、补课班等等,这些父母往往觉得,自己是在为孩子的美好前途投资,认为“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也要有。”但事实上,负重前行的后果是,累了父母,苦了孩子,这是得不偿失的。
记得作家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的序言里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父亲卖血供孩子上大学,在孩子终于毕业时,却不料孩子失联了,多年之后,年迈的父亲终于联系上了儿子,原来儿子离家出走是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父亲挣来的血汗钱,因为没能力回报父母,所以选择了逃避。
(图片来源网络)
《情感勒索》一书中说:“许多控制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控制对方,然后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中。”你的过度付出,不仅会降低一家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里负担,因此,我建议一些家境普通的父母,对孩子的投资要适度。家长要做的是孩子的避风港,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请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梦。
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应该是一张地图,带他们领略这大好河山、繁华世界,而非一个只求最优路线的行车导航仪。好的父母,对孩子有满分的爱,却只表现90分,给孩子一些自由,鼓励他们飞翔,找到属于他们的“不完美人生”。
亲妈学堂(米妈):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留英双硕士,在读博士,有13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是一位妈妈。三重角色使我时刻审视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所有我分享的,都是基于自己从教、为母经历的真实教育案例和思考。我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也希望为妈妈们打造一个“舒适圈”,减轻带娃负担。欢迎关注、转发分享、讨论、提问,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

推荐阅读

孩子和你唱反调,“真理”永远掌握在家长手里吗?

哮喘女童事件未平,缪可馨事件又起:父母应该怎么处理家校关系?

谁拿走了孩子的想象力?聪明的妈妈,从不去扼杀孩子做梦的权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