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李星桥/母亲的菜园
母 亲 的 菜 园
李星桥 (甘肃庆阳)
一个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坐落在山边,一排排土房无声无息的杵着,还有的七零八落。一家家房顶的烟囱上冒着缕缕炊烟,缓缓飘入云霄。有的房顶长有茅草,有的土墙劣迹斑斑,但这些巢很温暖,因为这些土房里有我们快乐逍遥的童年。一群孩子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嬉闹玩耍,你追我打,好生热闹。小时候的日子不算富裕,温饱之后略有盈余。顺着公路往南走,其中一个十字路口有一棵七十多岁的老槐树,是爷爷小时候栽的。槐树旁边是一棵丰满的杏树,每年夏季树上的杏子还没成熟,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路过时,偷偷的用石子打下来几个捡着吃,门里的人出来后,他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杏树南面是一棵柳树,微风拂来,柳枝翩翩起舞,就像美丽的姑娘。门口的柳树和杏树一南一北相互映衬,就像门神一样。柳树的西和南两个方向的围栏里是一块面积不大的空地,一年里就数这儿风景独特,这里就是母亲的菜园。
在我的印象里,最难忘的莫过于这片菜地了,以前放学回家,或者假期周末,总能看见母亲在侍弄菜园子。他们这一辈人是从缺衣少食的困难岁月走过来的,兄弟姊妹众多,大孩子衣服穿完留给小的穿,有好吃的总会留给小的吃, 伴随她们一生的习惯就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母亲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村妇女,每天都在为了家操持着、劳累着,为了日子能过得好点而日夜忙碌。她的一生没有显赫的功绩,却把勤劳的汗水撒播在黄土地上,用艰辛的双手将孩子抚养成人。所以说生活是一本书,父母永远是这本书的主角,他们的爱看似平凡,在儿女眼里却是最伟大无私的。
我最喜欢夏秋两季了,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总能吃到母亲亲手种的梨瓜、西瓜、黄瓜、萝卜、茄子、辣椒、韭菜、葱、西红柿等等。母亲的菜园是爷爷用一条条木棍绑起来的,先选几个点挖个坑,把一米多高的木头栽下,两个木桩之间用长且粗细不均匀的木棍和铁丝将两头绑结实,用来防止鸡狗羊等进去搞破坏。要是那根经年累月折了,再重新挑选结实的补上,这样下来好几年才换一次篱笆桩。菜园由于母亲精心侍弄,水果蔬菜们的精气神特别好,平日吃的蔬菜就很少去集市买了。要是盛夏时节,园子里五颜六色,风景可谓独树一帜。
到了收获季节,新鲜的蔬菜不断,吃不完时母亲会分出一些送给亲戚或者婶婶。每天做饭的时候,母亲会出去在她的菜园子里摘一些新鲜的蔬菜用来做早饭和晚饭,真是方便极了。辣子红透的时候,她拿着笼一个一个摘下来,晚上闲下来用细细的绳子把一个个辣子“屁股”串起来,最后挂在门口晒,干了的时候取下来磨成辣子粉用来炒菜、做汤吃。别看七零八落躺着的梨瓜身体小,母亲仔细的把一个个熟透了的梨瓜摘下来洗干净,依次摆在桌子上,孩子们放学回家来不及放下书包,挨个用鼻子闻一闻,要是哪个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会大口咬下去,吃完顺便舔一舔嘴唇,回味一下黏在嘴唇上的香味,吃完一个不解馋就再来一个,像八戒吃人生果一样。母亲要是忙的顾不上摘熟了的水果蔬菜,孩子们就会闯进菜园大闹一番,敲西瓜、挑梨瓜、摘黄瓜、揪韭菜,囫囵吞枣的放进嘴里享用。吃不完的辣子、萝卜、韭菜,母亲用刀把它们切成条状,放进罐头里配上调料,等过一段时间之后腌辣子、腌萝卜、腌韭菜、腌蒜等就可以让一家人大饱口福了。父亲吃腻了外面的饭,每次回来吃饭偏偏让母亲盛些腌菜下饭,孩子们把腌菜夹在馍馍里大口大口的咀嚼,那个味道真是美极了。
往事不堪回首,吃水果蔬菜的日子不在了,母亲的菜园也不在了。每年爷爷还会种些辣子、茄子和西红柿等,可长势却没有以前那样好了,看不到那个生机勃勃的菜园了。母亲的菜园子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只愿我那一辈子和土地为伴的娘亲脸上多些笑容,那布满老茧的手上还能多握些儿女的美好祝福,这只是假如而已。人人都向往回到童年,因为童年是快乐和美好的,也是无忧无虑的。每每想起,只能在思念里倾听时间一步一步的跳动,只能将点点滴滴的琐事儿和情感倾注于笔尖和文字里,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李星桥,笔名半生缘,九零后,二零一六年毕业于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受恩师教诲,因书香门第,爱好文学、书法,闲暇之余,喜欢写点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感悟。平日以“我是蜗牛,愿意一步一步靠近文学”为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现就职于甘肃省庆阳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