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百里 ,体会中华文化---孟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上堂开示颂》写到“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若将华夏文化比做一个人,他强大,他无私,他恒久不变,却又紧跟时代,他是人群的佼佼者,是人人敬仰的前辈,他的人生从不退回,就算遇到切骨寒风,也要向无尽的远方走去。华夏文化五千年,所蕴含的深意,在二十一世纪也十分符合,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似乎涵盖了过去也含高了现在和未来,是人生哲学,也是历史见证。
喜、怒、哀、乐、爱、恶、惧,古人所定义为的七大情绪,在种种诗篇,本本书卷当中写的尤为具体,是几千年前的心理学,却有着高于心理学的风韵。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像是欢乐到极致,人生中总有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像阳光,似甘露,欢喜给予我们的不止是精神上短暂的抚慰,更是可以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万马奔腾的自由的必需品,这是孟郊诠释的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词中的凄惨悲戚,孤身一人,找不到依靠,李清照在靖康之变时,家破人亡,是她人生当中的一大转折,写诗的风格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欢快,变得格外忧愁,正像我们在失意之时的心情一样。
红楼梦中写道:“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爱情理应相敬如宾,亲情必得父慈子孝,友情应该肝胆相照,这三个情,恒古至今从未改变,是一生一定会经历的,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基础。
惊吓与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不想去做的事,或是害怕去做的事,是内心的抗拒,“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我们在恐惧下,不应逃避,要反复尝试,直到战胜恐惧。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尽管知识过去了很久,它依旧可以与当今相对应,给予人教育,让当今人知道对与错,再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源远流长的原因。
知根知底,久处不厌才是朋友,要对对方真诚,这样的友情是长久的,归根结底就是“忠义”,而这种忠义是相互的。
施耐庵在水浒里写到:“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是人情事故中的真理。常常遇到像曹操一样阴险狡诈的人,他们自私,宁愿让他人损失,也不愿让自己失去一点。他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自然没有什么肝胆相照的朋友,也影响了社会交往,让人产生惧怕。
然而水浒传中的人物绝大多数于此相反,他们忠义,他们之间存在的信任,坚韧不拔。李逵他鲁莽却又天真烂漫,常吃亏常后悔,可是在他的身上去有着浓厚的英雄气概,两肋插刀是他,劫富济贫也是他,他从不背叛,与其他梁山好汉之间的信任与友情,是我们当今人缺少的,也是遥不可及的。
古人写的故事让人羡慕,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我们做不到,却又期盼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有时候,传统文化却又揭示了社会丑恶的一面,但从中又透露着种种人物品格,或是毕生总结。
水浒传中好汉对统治阶级反抗,不正是,现在人们对权威的挑战吗?他们揭竿起义,敢于挑战权威,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勇敢,坚强,劫富济贫,坚持对的,从不逆来顺受,却又能屈能伸,这是现在的的人难以做到的境界。
水浒传揭露了朝廷腐败,与现在的很多地方的情况相似,并不是国家本事的错误,而真正的错误在于一两个人,也是他们带起有限范围内的风气。这也正是宋江反官员,却不反皇帝,轻易接受招安的原因。所谓忠义,宋江忠于国本,却又不喜腐败的风气,爱好和平。所以说它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社会中所需要的的人,是中华文明从头到尾一直需要的人。
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先行者,它恒久不变,是更深层次的理论,是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重要因素。它教会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为我们指引方向。爱中国传统文化,是爱中国的内涵,爱古人所作之书,是爱中华五千年历史,是爱前辈的论理。它源远流长,记录了历史,却又预告着未来,这便是我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