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国原子弹,她放弃诺贝尔奖,连邓稼先和杨振宁都是她的学生

隐姓埋名30年,放弃原本唾手可得的诺贝尔奖,抛弃丈夫孩子不相见,埋在男人堆里做原子弹研究......

这些听起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全部集中发生在一个叫做王承书的“傻女人”身上。

许多人笑她痴,笑她傻,笑她付出几十年却一无所获,但是王承书听到这些话,却总会轻轻一笑道:

“这都是为了国家,我甘愿的。”

我们在提到中国原子弹的时候,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钱学森、邓稼先这些前辈,可有很多人不知道,在研究原子弹的人群里,曾经有一位女人,并且她是504研究厂唯一的女人。

王承书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王承书先生的故事。

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唯一一个已婚妇女学生

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湖北武昌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与许多专注女红和艺术的富家小姐不一样,王承书从小就在理科上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

1930年,王承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成为了班里13个新生中唯一的一个女学生。

1934年,王承书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当年的13个新生,现如今只成功毕业4个,而王承书则排在第一位毕业,还获得了该校的金钥匙奖。

用现在的网络用语讲,王承书就是那个最“凡尔赛”的人。

王承书

本科毕业后,王承书决定继续攻读研究生,后来获得硕士学位后,王承书留校任教,担任着燕京大学的物理系助教。

随后在1939年,王承书结识了从英国留学归来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张文裕,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选择了结婚。

但是结婚后的王承书并不只甘心于相夫教子,她想在学术上有更大的突破和深造。

恰好这时,王承书了解到美国的密歇根大学有一个叫做巴尔博的奖学金计划,是专门向亚洲女性开放的学习奖学金。

于是,王承书向丈夫张文裕表达了自己想要去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的想法,而张文裕也表示了会完全支持妻子的想法。

王承书夫妇

就这样,王承书开始向美国密歇根大学递交申请,本以为胜券在握,但是王承书在数月之后却遭到了密歇根大学的拒绝。

原来是密歇根大学的巴尔博奖学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该奖学金是不对已婚妇女开放的。

但这并没有让王承书死心,在她的心里,已婚和未婚没有任何区别,这不能成为用来定义女性的标准。

于是王承书继续向密歇根大学递交申请,被拒绝一次就再申请一次,为了打动学校,王承书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解释自己为何要来到密歇根大学深造以及对于学术研究的决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承书

王承书的决心终于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负责人打动,王承书被破格录取,成为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唯一的已婚女学生。

周总理帮助王承书回国

1941年,王承书登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

到了密歇根大学之后,王承书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乌伦贝尔,开启了自己在物理学界的新篇章。

而丈夫张文裕没过多久,也来到美国深造,夫妻二人得以重聚,两人在生活上和学业上互帮互助,互相监督。

天资聪颖的王承书令乌伦贝尔刮目相看,他没想到,中国居然能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才。

事实证明了王承书的优秀,在美国期间,王承书与导师乌伦贝尔共同合作完成了多篇有关于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重要论文,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王承书也在美国学术界开始小有名气。

王承书

紧接着,王承书又创建了“王承书—乌伦贝尔方程”,这个方程对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等领域有极高的价值,至今仍被沿用。

随后“索南多项式”的证明,使得王承书再次声名大噪,许多美国学术界的科学家纷纷称赞王承书,迟早拿下诺贝尔奖。

事业有成,还生下孩子有了圆满的家庭,此刻的王承书绝对算得上是人生得意!

可是王承书在一片赞扬声中,却有了自己的打算。

她要回国!

虽然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工作的确让她难以割舍,但是这对于建设祖国来说,显得又微不足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海内外的华人一片欢呼声,这更加坚定了王承书一定要回国的念头。

中间前排为王承书

可是王承书的念头,很快遭到了美国当局的严厉拒绝。

美国坚决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科学家返回中国,除了怕泄露美国的高级机密,更不想放走属于我们中国的人才。

虽然遭到困难,但是王承书并没有放弃,既然无法回国,将这颗大脑的知识带回中国,那就将有关资料送回去,于是王承书开始着手整理资料准备邮寄回国。

后来根据不完全统计,王承书前前后后将有关资料以及书刊分成了300多个包裹,分别寄回了中国,这对后来我国物理方面的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包裹回去了,可是人还是被美国限制得很紧,王承书一家甚至上街买菜都要被追踪调查。

右一为周总理

远在大洋彼岸的周总理知晓后,亲自出马,在日内瓦会议上,要求美国解除对中国科学家的禁令,后来又以一批美军战俘作为交换条件,这才让许许多多的中国科学家成功回国。

1956年,在周总理等人的帮助下,王承书成功回国,回到了这个让她心心念念的祖国土地之上。

抛弃丈夫孩子投身原子弹研究

在美国的时候,住的是洋房,喝的是咖啡,开的是小轿车;

回到中国的时候,住的是平房,喝的是开水,乘坐的是公交车。

落差如此巨大,可是王承书却甘之如饴,在她看来,身外华物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中国绝境中,她能不能做到什么?

左一为王承书

1958年,王承书被调到刚筹建成功的原子能研究所热核聚变研究室,为了完成研究,王承书没日没夜地在理论工作中寻找原理。

简单来说,当时我们中国压根不知道怎么去进行研究制造,王承书的工作就是找到研究制造的工作原理,然后才能根据原理发展下一步。

1959年,为了进一步研究原理,王承书前往苏联的原子能研究所去学习。

后来学成回国,王承书也丝毫没有浪费一丁点时间。

在回国的火车上,王承书将美国最新出版的热核聚变书籍《雪任德计划》翻译成中文,随后又将《热核聚变导论》一书翻译成中文。

这两项工作,为我国研究热核聚变事业提供了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帮助。

左三为王承书

苏联学成的王承书,从一个零基础的门外汉硬是通过不断地研究学习,成为了中国研究热核聚变的第一人。

这时,中苏关系忽然恶化,中国的第一座气体扩散厂504厂陷入了困境。

简单来说,504厂的任务就是给原子弹制作燃料,苏联专家一走,504厂也会立刻瘫痪,没有燃料,何来的研究原子弹呢?

这时,钱三强想到了王承书。

于是在1961年,钱三强找到王承书,提出了想让王承书前往504厂,担任起对原子弹燃料——浓缩铀的研究开拓。

钱三强找到王承书说道:

“国家正在研究原子弹,想将分离铀同位素的任务交给你!但是从此以后,为了高度保密工作,你只能隐姓埋名,再没人知道你是谁。”

钱三强

钱三强明白这件事情绝对不是说说那么容易,要一个人相当于人间蒸发,付出了还得不到回报,怕是任谁也不愿意答应。

但是王承书在听完后,却毅然决然地说道:

“好,我愿意。”

为了中国的原子弹研究,为了让中国变成有核国家,不用再担心被其他国家欺凌。

王承书毅然抛弃了之前所有的荣誉,“抛弃”了让她依依不舍的丈夫和孩子。

而这一切,只为了——祖国无恙

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

左二为王承书

常言道:

男人堆里的女人,那不是女人,那是两个男人。

当王承书来到504厂之后,厂内的男性科学家都非常诧异,他们没想到这个富家小姐,从老美留学回来的柔弱女子,竟然身上没有一点“公主病”

王承书无暇顾及形象,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利用起自己的物理学知识,赶紧掌握关于浓缩铀的全部知识,尽快研究出符合原子弹的燃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杨振宁回国后,邓稼先还带着杨振宁等人经常跑过来请教王承书帮他们解答问题,而王承书也非常乐意教学。

可以说,王承书绝对算得上邓稼先和杨振宁的老师了。

不过这都是数年后的后话了!

故事回到一开始,既然要研究工作,那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让机器正常高效地运转起来,为此,王承书经常不分昼夜地计算和推导机器运转的方案。

右一为王承书

后来机器正常运转之后,王承书又开始着手于研究浓缩铀的变化过程,后来光是计算铀浓度曲线的变化值的纸张,王承书就整整堆满了三个大抽屉。

为了准确提炼出浓度均在90%以上的浓缩铀,王承书开始研究如何去除铀中的杂质。

如何使用净化设备分开杂质?

这成为了王承书大力研究的重要一点,利用现有运算的数据,王承书开始做计算假设以及推导。

在不懈的努力下,王承书终于在理论知识上成功解决了如何提取高纯度浓缩铀的难题。

1964年1月14日,504厂成功制造出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为原子弹的燃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王承书

同年10月16日,在中国全部领导人以及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在新疆的罗布泊爆炸成功。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核国家,值得一提的是,王承书带领团队交付产品的时间比上级规定的时间整整早了113天。

坚决不为国家添麻烦

不作吹捧之语,也不敢说没有王承书就没有原子弹之语。

但我们绝对可以认为,如果没有王承书的研究,中国的原子弹绝对不会如此顺利甚至如此早的问世。

而此时已经52岁的王承书,接到了中国交给她的又一份重任——研制大型扩散机。

王承书夫妇

随后,王承书上任了总设计师的重任,并且亲自参与了物理参数的选择工作,但是因为“艰难岁月”的影响,直到70年代才设计定型,但是这同样也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并且独立制造的,这离不开王承书的付出!

30多年来,王承书就这么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的接触,一心投在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道路上。

终于在1992年,王承书才被成功解密,而这时候王承书已经整整80岁了,但是这位为中国耗尽心血的科学家,却还是谦虚说道自己没有尽到做一个好党员的义务。

为了让中国的核事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王承书纵使耄耋高龄却依然坚持在教育事业的一线上。

右三为王承书

眼睛还能看得清楚,王承书就趁机多指导两份论文,眼睛看不清了,王承书就用笔把论文描一遍,再用放大镜看,

用王承书的话讲,只要自己的眼睛还睁着,那就绝对不放弃对教育事业的加倍用心。

因为没日没夜的工作,王承书患上了眼疾。

家人以及学生急忙建议王承书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也建议可以打进口药来治疗,还是能保住眼睛的。

可是王承书却坚决不答应,她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实在没有再去浪费国家资源的必要了。

虽然晚年的王承书经常病痛,但是她从不愿意去医院,就是不想花国家的钱。

右一为王承书

一代巾帼迟暮!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不幸逝世,享年82岁!

按照王承书生前的3个遗嘱:

不办丧事;

捐献遗躯;

钱财捐给希望工程。

回顾王承书的一生,可以说耗尽了属于她的一切:

青年时,用学识力量建设祖国;

老年时,为教育事业不断坚持;

去世后,还要捐献遗体燃尽自己。

就像王承书曾在自己日记上写着的一段话:

“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书一家合影

我想,王承书做到了!

不染是与非,又悄然离去,很抱歉这么晚认识您!

王承书前辈,向您表达深深的敬意!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简史档案馆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