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 春
原创 | 绿番牧场(ID:lvfanmuchang)
我经常在国学课上说:24节气,其实是阳历。多数人会张大嘴巴。啊,不会吧?这不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农历吗?那个年代,还没有阳历吧?我的天哪,这太颠覆了,怎么可能?节气是东方的,星座是西方的,能划等号吗?作为东方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知道,中华历法,早就与国际接轨。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约365天。而月亮的周期大约是28天,12个阴历月,只有354天。一年亏11天,三年就亏一个月。如此说来,再过几年,岂不要在夏天过春节了,这还了得?古人赶紧用闰月来调节。俗称:十九闰七。19年中,有7年,是13个月。
于是,很多人,一年中,很可能过俩生日,有时好几年才碰到一个生日……另外,同样是春节,有的年头,特别冷。有的年头,超级暖和。这也太没谱了吧?可见,阴历也好,闰月也罢,都不能反映季节、气候。指导农业?级别不够啊。对古人来说,对月咏怀,是一件特别高大上的事。你看,初一、十五,月缺月圆,容易辨识。用它过节,挺好。于是就有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前面说到,按阴历,没办法种田。闰月也不成。这可咋整?没粮食,拿什么过节?说到底,农业与季节、温度有关,靠的是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于是,先秦时代,聪明的先民,根据斗转星移的规律,制订了24节气。发展到西汉,人们制订了《太初历》。以圭表,测量日影的长度,来确定24节气。简单说:在一块平地上,立一根长长的竹竿。某一天正午,这根竹竿的影子最长,那就是冬至。日影最短的那天,就是夏至。当然,专业工具是圭表,不是竹竿。以冬至为起点,到下一个冬至,均分成24段,就是24个节气。比如芒种,在每年的阳历6月6日,前后不差一天。这天,气温升高、空气湿润,南方种水稻,北方收小麦。大家好一通忙。现在通用的24节气,订立于1645年。它是怎么划分的呢?很简单!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称黄道。一圈360度。先民将其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度,形成了24个节气。而国际上通用的公历,即阳历,也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轨道制订的。因此,中国古代的24节气,与西方的太阳历,不谋而合。那大家经常说的“农历”是什么?阴历+闰月+24节气的组合,俗称阴阳历!很多人认为:星座是西方的,研究星座,是崇洋……其实,还真不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占星家,观测天象,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每个星区,是一个星座。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在今伊拉克境内,是西亚最早的文明。所以,星座,起源于亚洲,绝对的东方文明,根本没西方啥事。几千年后,才传入了古希腊和古埃及。公元前19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继续研究星座,将黄道带分成12个区段。以春分点为0°,每隔30°为一宫,用各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处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称黄道12宫,共12个星座群。后人又加入神话色彩、命理成分、神秘因素,呈现出今日的12星座文化体系。所以,两者的坐标是一致的。24节气,就是12星座。每3个节气,锁定一个星座。比如,小雪,进入射手座。大雪,射手座的峰值。冬至,出射手座。具体时间,可以精确到当天的几点、几分、几秒。世界真奇妙,无情的天道,有缘的巧合。身为华夏文明的一员,这些常识,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