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易学的成化青花瓷鉴定方法
成化瓷很薄透光,但仔细看,仍有厚薄。古代拉坯或者利胚能够做到如此难度较大。新仿品更为规整。总之,成化瓷器鉴定,胎釉是关键,纹饰青料款识为辅。但成化瓷器保管困难,就算是出土器完整的也极为罕见。当时次品全部打碎在珠山了,民间遇到成化真品几率实在太小。
成化官窑青花底部有带釉与砂底两种,带釉者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 色,俗称“米糊底”,这种类似火石红的“米糊底”用手摸时,没有粗糙之感,仍感细润,这是成化官窑青花特有的风格。
成化青花瓷的胎质极为细腻纯净,绝大多数胎体轻薄,一些小杯胎质如纸,近乎呈半透明状,在内壁可以映见外壁上的青花纹饰,足以和永乐甜白釉瓷器媲美。修胎仔细规整,挖足整齐、足璧较薄,内墙直立,民窑碗、盘足底有跳刀痕。碗类圈足变小,民窑器的底足比官窑器的大,足宽而深。小器因为胎体过分细薄,烧制时下沉变形,呈现同心圆状水波痕。常见瓶、盘等露胎无釉的底足上,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称为“米糊底”。釉质细腻润泽如玉,釉面平滑光润,微闪青色或略显灰青。因为釉质肥厚,器物口沿下常见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积釉。
成化皇帝18岁登基,在位23年。同宣德朝相比,成化御窑器在款识上不但创立了六字款外加双方框的一种新体式,还开创了于高足杯的足内沿书写官款的先例。而“天”字款,更属独 创。
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大多数青花器釉面微闪青色或略显灰青;另有一种洁白釉,又称“乳白”或“甜白”,不仅肥厚滋润,而且光洁无暇,如脂似玉。因釉质肥腴,器物口沿下常见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积釉。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形制精巧,胎体轻薄,直口弧壁,口沿微微内敛,曲线柔美,通体施釉清透明润,釉色微微闪青。杯外底内挖形成卧足,修足圆润,足沿露胎处可见胎体洁白细腻。外底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识,字体隽秀。外壁绘折枝栀子花六朵,内底青花双圈内绘团花牡丹一朵,俱以青花勾勒轮廓,再加以平填,笔触精妙,青花发色柔和,典雅丽质。该杯造型口坦而浅,有所谓“瓮肚釜底线足”之称,与明高濂《遵生八笺》所记“光莹如玉”、“质细料厚,式美足用”的宣德御窑“细白茶盏”特征一致,故可确认为茶盏。其胎稍厚,端拿不烫手,口坦而浅,便于散热。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各藏相同一例,可作参考,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亦有相同的出土残器收藏。私人收藏见台北乐山堂藏有一例。
成化时期的纹饰常见狮子、麒麟、海兽、荷塘鸳鸯、秋葵山茶、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婴戏、高士、结带宝杵等,夔龙也称草龙,是成化时出现的一种抽象变形的图案化的龙纹。这一时期纹饰有的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透出潇洒活泼,从随意之中见其清丽。成化官窑青花底部有带釉与砂底两种,带釉者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 色,俗称“米糊底”,这种类似火石红的“米糊底”用手摸时,没有粗糙之感,仍感细润,这是成化官窑青花特有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