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代家传秘方治疗手足疔疮
第 1917 期
作者 / 刘庆长 刘兆广 肥城市马埠乡卫生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疔疮是祖国医学特有的病名,因形状小、根脚深、质地坚硬、如钉丁之状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部痈、手足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部分坏疽、皮肤炭疽等疾病。由于疔疮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危险大,若处理不当,毒邪易于扩散,甚至有引起“走黄”的危险。《疮疡经验全书》上说,疮疡初起,忽见“顶陷黑、谓之广走,此症危矣。”意思是说,疔疮初起的时候,突然出现疮顶凹陷,颜色变黑时,这种现象非常危险。疔疮“走黄”其实是一种局部感染向全身扩散而成的全身性症候群。主要是由于疔毒扩散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若抢救不及时可出现生命危险,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败血症、脓毒血症如出一辙。
在民间,上了年纪的人对“疔疮走黄”这种疾病并不陌生。说起疔疮走黄,就会谈黄色变,心里感到非常害怕,但是如果说是败血症,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很多人不知道疔疮走黄就是败血症。其实,在祖国医学的文献中虽无败血症病名记载,实际上疮疡中的走黄、内陷、内攻都属于现代医学的败血症范畴。败血症是病原菌(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从破损或活力减低的皮肤黏膜或潜伏在体内病灶中侵入血液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一般来说有下列情况易发生“走黄”:一是疮口乱挤乱压,或误(碰)伤、或挠抓、过早切开,都会造成毒素进入血液;二是早期失治,延误病情,未能控制毒势;三是乱用艾灸,徒增火热毒势;四是病程中患者过多食用辛辣、油腻、鱼腥发物或过量饮酒,徒增“热毒”。凡此种种,都是引发“疔疮走黄”的导火索,生疮后应特别警惕这些诱发因素。(以上内容摘自:《疔疮“走黄”很凶险你知道吗》文/赵达进,《健康博览》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