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过一支枪】/​ 陈济身

我曾有过一支枪

陈济身

我扛过枪,我打过靶,我当过五年铁道兵。

小时候,我没啥玩具,也曾握紧拳头,伸出食指当手枪。我也常把扫帚,棍棒当长枪。嘴里还喊得乒乒乓乓的响,吓过小狗和小猫。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心血来潮,下了决心,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真的买了一支枪。打鸟用的汽枪。准备用来打麻雀。

那个时候的灭“四害”里头,除了苍蝇蚊子和老鼠,也还有麻雀。据说麻雀的罪名是偷吃稻谷和粮食。那个时候国家困难,除了粮食定量外,肉类禽蛋也要凭票,都要定量供应,供应很少。若想改善一下伙食,增加一点动物蛋白,那都得动点脑筋。

因此,我就在那个时候,也和很多邻居一样,开始养一只鸡,养一只鸭和养过几只兔子。兔子只管吃草,不要成本,而且繁殖快,二三个月生一窝,一窝光不溜溜好几只。

那个时候也开始钓鱼。每逢休息日子,一个礼拜才一天,除了加班,就会起早摸黑的,来回跑个十几里二十几里土路山路,钓个半斤八两的小鱼,日落西山才把家归。剃个光头,空着鱼篓,劳而无获,也是常有的事。那个时候,我还不怕丑,光着膀子,穿个裤衩,就下到塘里,摸过螺蛳也摸过蚌。

那个时候的鸟也多,一群一群的麻雀更是多。我住在胜利村的西头靠小溪,小溪的两边都有杂草和树木。树上和水草边,经常有鸟类栖息和觅食,看着心里痒得慌,就决定了要买支枪。

遗憾的是汽枪还没买多久,麻雀也还没打几只,文革运动便进入了“攻坚”阶段。工厂武装部,也不知得到了哪里的“上级指示”,一声令下,就说要收枪。并且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连体育用品商店里,还在正常销售的汽枪,谁买了也都得上交。其实真正收枪的重点,是那些自制的用来打野鸡野兔野猪的,杀伤力比较大的火铳枪。

那个时候,我也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青年,尽管心里万分的舍不得,也着实还有一点想不通,我还是听了党的话,主动的把枪交给了武装部。当时的武装部刘宝部长还因此表扬了我,说我:“小陈不错,带了个好头”,支持了他的工作。

枪是交了,刘部长也说是暂时替我保管。但是很多年过去,我也不知我那心爱的汽枪,最终落到了谁的手里。我再也没有问过。

我曾经有过一支枪,一支用来打鸟用的汽枪。后来,国家对灭”四害”的政策也作了调整,据说麻雀的功过也是三七开,三分偷吃粮食,七分还吃害虫。功大于了过,所以麻雀,也就终于得到了平反。解放了麻雀,四害里头便加进了蟑螂偷油婆。

我曾有过一支枪,常常想着那支枪。打麻雀的汽枪。

2020.10.O6于株洲宁康养护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济身,81岁。浙江海宁人。设备工程师。中国中车株机公司退休。爱好写作,《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家。文字散见多地报端和网络。一家小报有我的专栏,《陈爷爷讲故事》。

【赞赏请留名】/ 陈济身
【不能这样活】/ 陈济身
【有些事不该”刚刚发生” 】/ 陈济身

【正常与不正常】/ 陈济身

【当过兵,真的好】/ 陈济身

【哄鬼记】/ 陈济身

【99:1】/ 陈济身

【报告在我这里(微小说)】/ 陈济身

【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陈济身

【不当官也好】/  陈济身

【俩老头赌烟】/ 陈济身

主一位编 :张

副  主  编:沉   穗

编一位委 :王宏民     万   毅

编委一位 :郭   旭     韩   晓

编委一位 :巨   石     薛光炜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亓宏刚     蒲家富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二、来稿请投微信:18791483940联系


核准校对,直接刊用。


(0)

相关推荐

  • 张新明:闲 话 麻 雀

    闲 话 麻 雀   张新明         麻雀是一种最常见.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鸟.我们老家人把它称之为家巴雀或雀.因为其上体呈棕色或黑色的斑杂状,故而全国各地的人通俗地称之为麻雀.麻雀嘴短粗而强壮 ...

  • 国内很多麻雀竟然都是进口货,本地品种去哪了?老人终于说出实话

    麻雀是我们如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鸟类,经常成群结队或到田间地头觅食,或休憩于电线.树枝上,无忧无虑好不快活. 由于麻雀营养价值高,有补肾益精之壮阳的效果,"药圣"李时珍在< ...

  • 随处可见的麻雀竟然都是“进口的”,我国本地麻雀去哪了?

    前言 "乌鸦叫,灾难到:喜鹊叫,好事到:麻雀叽叽喳喳笑,一天麻烦少不了". 我们当然知道,鸟叫属于自然规律,是鸟的生活常态 ,没有任何的象征意义.乌鸦喜欢吃腐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 ...

  • 现在最常见的麻雀已经不是本土了?

    编辑 |角落 在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头顶的树叶丛中会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走进小区里的小树林,如果听不到这阵阵的鸟鸣声,你肯定不太习惯,因为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城市或是树林中鸟儿们的存在,尤其是最常见 ...

  • 报喜鸟喜鹊,如今变成农村“四害”之一,是为何,还要保护吗?

    以往我们所说的"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应该都不陌生,主要是因为它们身上会携带多种病菌,传播疾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卫生和身体健康.然而,在农民心中,也有他们认为的农村&q ...

  • 不要伤害身边的鸟雀

    在1958年,政府宣布要全民灭四害,不知道为什么,这四害中竟然包括麻雀.也许是那时候粮食紧缺,而麻雀会吃稻谷吧.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当时的中国国民都被动员将这种动物赶尽杀绝--通过让它们无法落地,只能保 ...

  • 为何说现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麻雀都是“进口货”,原生麻雀去哪了?

    导读:现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麻雀,居然是"进口货",我国的麻雀哪去? 春天到了,天气也逐渐暖和了,天地万物逐渐复苏了.不光是田野里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而且还在山里能听到各种鸟叫声. 像 ...

  • 过去“除四害”时,为何麻雀差点灭绝,其他三害却没啥影响?

    文农夫也疯狂 时值冬日,农村里很多的小动物也少见了,一些小鸟去南方过冬了,有些动物也躲起来冬眠了.但是在房前屋后,还是能看到成群的麻雀经常飞过.在下雪以后,这些麻雀就常到房前屋后来找食物吃.尤其是在一 ...

  • 农村这四种动物越来越多,常祸害粮食和庄稼,让农民束手无策

    文/农夫也疯狂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标语在农村里是经常能看到.近些年随着退耕还林的逐步推进,农村的环境也是逐渐得到了恢复.现在即便是大夏天,但是在农村里因为树木比较多, ...

  • 老辈人说“麻雀只进富贵之门,燕子不入愁苦之家”,是真的吗?

    马上就要迎来冬季了,田野里.山地上的农作物基本上都采收回家了.而这个时候很多的动物也要为过冬做准备了.由于山上的食物短缺了,麻雀们也就成群结队出现在村子里.它们常常到农民的大门前,院子里来找食物.有时 ...

  • 随处可见的麻雀是进口货?谈谈这些年,农民和鸟类的爱恨情仇

    麻雀,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聪明伶俐,又不怕人,是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鸟类之一.要说麻雀数量多,搁以前那可是真多,以前农村都是土坯房,稍大一些的墙洞基本都成了麻雀窝,掏个鸟蛋当玩具,捉个麻雀当宠物那都是常有 ...

  • 我国本土麻雀去哪了?专家称:随处可见的麻雀竟然都是进口的!

    麻雀作为最常见的鸟类一定是大家最熟悉的,从小父母辈就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而麻雀是坏鸟,因此小时候有不少麻雀死在弹弓与气枪下! 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麻雀这种不起眼的小鸟也是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半个 ...

  • 当年我国为灭蚊引进“大肚鱼”,不料却泛滥,如今啥样了?

    我国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提出了要消灭四害,所谓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麻雀是因为经常偷吃庄稼粮食,而当时农作物产量低,大量的麻雀偷吃粮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当然了,现在麻雀已经没有什么危害了,四害 ...

  • 随处可见的麻雀大多是进口的,为什么很难见到本土麻雀了?

    麻雀,相信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窗台上.树上.房舍屋檐下,麻雀的身影随处可见,每天早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叫声并不算悦耳,却会让人感觉热闹不已. 小时候孩子们没有手机.没有电子游戏,休闲时光整天在野地里玩 ...

  • 麻雀虽小

    麻雀的确是一种太普通的鸟儿了.它们没有天鹅那么圣洁,也不象仙鹤那么高雅,它们就象我们邻家的孩子一样,那么普通.熟悉.亲近.麻雀的跳跃,就象如同我们的小孩一样蹦蹦跳跳:而它们的吵杂,又象是我们邻家的大嫂 ...

  • 麻雀的故事(两则)

    放   生    作者:成   如 前不久的一天中午,刚到单位,拿出钥匙准备开门时,突然从房间里传来"咚.咚.咚"的声音,我顿时紧张起来,心想不会进小偷或者老鼠了吧,我小心翼翼地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