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人全部被运往台湾,大陈岛居民迁到台湾后生活得如何?
谈及大陈岛,我们总会有着异样的情感,毕竟,这座岛屿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多次沦落到外人之手,有幸的是,如今的大陈岛已经回归了我们的祖国,在人民的建设下也呈现出了更多彩的一面。
但是,对于大陈岛,我们许多的国民都始终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就被国民党占领的大陈岛,虽然建国后几经波折,终于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但是当是时的大陈岛军民却是被全部裹挟着撤到了台湾。
那么,这些人到了台湾之后生活如何呢?又是否有机会回到原先的家乡?
四十年代末的大陈岛
大陈岛军民是被强制带入台湾的
1949年我国正式地建国,相对应的,国民党也失去了他们在大陆的统治力,只得被迫前往台湾,而大陈岛正好处于国民党军队从大陆撤往台湾的缓冲点。
甚至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党是想要通过大陈岛去实现他们所谓的反攻计划的,因此,国民党将大陈岛的发展列入了自身的战略规划之中。
他们不但把军队和军人家属带入了大陈岛,还把大陈岛当地的军民也给'收编了’,这种收编是一个双向的。
国民党在大陈岛
首先国民党军队在大陈岛建立了小型的医院、还有学校,既是为了让他们的军人家属有生活上的保障,也提供给大陈岛居民。当然了,既然是双向的,大陈岛军民也就在这种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下,被动的成为了国民党。
当是时,大陈岛本地的居民共计1.8万人口,加上原本的国民党军队,小小的大陈岛上生活了近4万人。
而在1955年的年初,我党解放军开始了对大陈岛的解放,通过发动海陆空三军的联合作战,直接切断了大陈岛与周边岛屿的链接。
我军解放大陈岛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建议下,决定实施'金刚计划’。
说得明朗些许,就是把大陈岛的已经建设完成的所有设施全部毁灭,然后挟持大陈岛原有的岛民,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掩护下回退到台湾岛,这样做能够保障国民党的既有力量。
于是国民党就把大陈岛军民强行带走了,在大陈岛留下来的只是深埋地下的地雷。
据1955年2月的香港的《工商日报》描述:
“大陈岛军民被劫持到台湾,其中还有着不下百名的年逾古稀的老者”“这一次所谓撤退实则是让大陈居民流离失所,实际上,当时的有关部门收到的登记与亲人走散的案件便有五百余起”。
在这种情况下,大陈岛军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岛屿,被裹挟着来到了台湾。
国民党撤往台湾
进入台湾的大陈岛居民,绝大多数生活的并不如意
在被国民党带着进到台湾之后,大陈岛的居民并没有被妥善的管理,甚至于,没有被管理。他们只是被人当做猪羊一般地去驱赶,驱赶他们去到台湾南部的乡下生活,当然了,更大的意义上来说,他们去台湾南部是去当劳工的。
我们知道,即使是现在的台湾,他们的南部也是相对不发达的一端,农业以及普通工业的覆盖率是占据大多数的,实际来说的话,台湾南部的人民,现在的生活依旧是不甚宽裕的,更别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南部了。
当是时,大陈岛的居民在进入到台湾后,便被送去南部当劳工,他们做着最累最苦的活计,包括操作渔业,负责耕种,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些最为劳废人力的生产工作。
只是,这些工作与他们本来在大陈岛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他们来了台湾做这些,为了什么呢?
而且,他们被分到的耕种土地虽然不需要收取其他的费用,但是相对的,他们得到的土地也都是贫瘠的河滩地带。
不仅土壤的营养少、种不出太多的粮食,而且这种地带还容易受到台风侵扰,好不容易到了收成的季节,极大可能就被台风给全部破坏了。
在贫瘠土地上耕种
还有,最为主要的便是大陈人并不会说普遍意义上的国语,对于闽南语也不会,所以在台湾他们根本没有所谓从政、甚至于从文的一个机会。
虽然对此国民党会给予相当的补贴,但对于生活困苦的大陈人来说,那一点点的补贴,不过是聊以安慰罢了。
台湾南部村落
此外,大陈岛军民的生活条件也不好,国民党方面并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一个支持,在刚刚进入台湾南部时期,他们的居住地只有一个小小的村落,美其名曰是“大陈新村”,但那不过是临时修筑的。
除了四角是水泥浇筑,其他都是铁皮来盖,哪怕是到了后来,国民党有余力去照顾他们,所做的也不过是把同等的村落改成了三个,但是,就像前面说的,1.8万人,住三个村落,我们不难想象得到那些大陈岛军民们的生活环境。
当是时甚至出现了一个'景观’,就是大陈岛村落为了容纳更多的人民,只得不断地加建。
例如在房子外头再加一个小小的木屋什么的,从而出现了村落建筑上大下小的奇观,而即使是这样,当时的大陈岛军民的平均生活也仅仅有3平方米的空间。
台湾农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上面形容大陈岛军民所使用的是劳工,为什么这么写呢?
因为大陈岛的军民并不是说是满怀抱负地去建设我们的祖国,搭建我们的未来,他们只是在被动地去劳作,没有所谓的目标,更是无法谈及到未来的任何希望。
大陈岛的军民
大陈岛的军民为彼时的台湾带去了不一样的色彩
当然了,大陈岛军民去到台湾之后也并非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论是从一些纪实的记载中,还是通过大陈岛军民的后人的口述中,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到,有少部分的大陈岛军民在台湾确实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大陈岛军民之中,有一部分人保有浙江地区的一些生活传统,这些传统成为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比如,酿制黄酒,制作年糕,以及刺绣,像这样的一些传统在他们之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帮助到一部分的人过上了简单的生活,而不是像一开始那样,苦哈哈的,没有自主的生活权利。
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大陈岛军民的绝大多数,在历史的描述中,他们终其一生也没能够真正地离开台南的那些破落的村子。
大陈岛军民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回归大陆
时间来到1979年,大陆的共产党方面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真正的缓和了两岸长期以来的紧张关系,也就是这时候,流落台湾的大陈岛军民终于能够有机会联系到自己的家乡,有机会能够联系到大陆的亲人。
彼时的大陈岛也不再是1955年那般的满目疮痍,事实上,我们的党为了把大陈岛变成更好的模样。
这二十多年里面,有派遣过排雷的小队来清扫,有派遣过开荒的部队来这边开拓,随着岁月流逝,彼时的大陈岛也跟二十年前不一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积极促进台方面与大陈岛党委组织接触,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原先的大陈岛居民完成他们当初的认亲的意愿,这也能够为将来两岸的统一带来更多的可能。
大陈岛
在两岸的努力下,大陈岛的军民终于在数十年后能够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感受到自己家乡的变化,也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亲人。
只是,情况的并没有像我们设想的那般美好,大陈岛军民在台湾已经几十年了,虽然当年的选择是被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生活已经在不知觉的情况下产生了习惯性.
对于台湾,哪怕是在南部,他们也没有了一开始的那种无所适从,他们开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慢慢地扎根。
尤其是当他们的诉求也随着整体环境的改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大陈岛军民不再困苦的生活于台湾南部的那几个破落的村的时候,大陈岛军民更是有了驻足的计划。
六七十年代台湾
虽然国民党方面对他们的需求没有引起绝对的关注,但是也把他们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改善,他们把大陈岛军民生活的区域进行扩大与修整,而且也允许更多的大陈岛军民去到台湾的其他地方作其他的活动.
不得不说,国民党的举措对于大陈岛军民来说,是准确地把握了他们的切身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大陈岛军民对于回归大陆已经没有原先那种强烈的意愿,毕竟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了那个曾经风雨飘摇的中国。
对于他们来说,安身立命,不过是食能果腹、衣能保暖,再者说,两岸关系的缓解不意味着友善,事实上,当时的台湾对于人员出入的把控依旧是十分严格,大陈岛军民的家乡离台湾那般近,更是被国民党当成了把控工作的重点。
《告台湾同胞书》
在这种情况下,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对于大陈岛的军民来说,效益甚微,如此,时间又是流逝二十载,到了1999年,彼时的大陈岛军民终于是能够畅通无阻的往返大陆与台湾之间。
只不过,此时的他们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伙小姑娘,而是如今的大爷大妈了。
在台湾近50年,他们早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留在了台湾,对于大陆,他们有情感,有思念,有着回归的思绪,却已然没有了回归的勇气。
原因无他,彼时的台湾不再是有着大陈岛军民,还有着他们的下一代,对于他们来说,台湾成了他们新的归处。
政治环境的改善使得大陈岛军民能够联络到自己的家乡
在1979年大陆共产党方面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之后,两岸都开始默契地让一些认亲活动去开展,进而为两岸关系的缓和带来帮助。
也就是这时候,流落台湾的大陈岛军民终于能够有机会联系到自己的家乡,有机会能够联系到大陆的亲人,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开头。
之后的时间里,大陆这边虽然没有迎来大陈岛军民的回归,但因为我们的目的,也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把大陈岛军民接回我们祖国。
我们的目的要更为纯粹,只是说促使大陈岛的军民们能够有安稳的生活而已,而他们既然已经把握住了这样的生活,那我们也就能够放心了,这其中,并不存在任何的强制与妥协。
台湾和大陆民间访问活动
之后,为了让大陈岛的军民们有机会联系到自己的家乡,还有散落在大陆不同地域的亲人,大陈岛的党委会更是多次举行认亲活动,帮助她们找到失联的亲人,这种活动直到现如今还在进行着。
因为当年的人还是无法彻底地去相信政治环境的改善,所以一再地押后自己的认亲计划,导致到了今天。
这种认亲的活动还在继续着,不过还好的是,他们现在还是能够见到自己大半生未曾见过的亲人,踏上自己早已认不出来道路的故土。
台湾老居民和大陆亲人认亲
现在的大陈军民都有自己的生活,也会回来大陆寻亲
我们可以回顾最近一次的“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这发生于2018年,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有第一次回到大陈岛的,也由再一次回来省亲的,他们对于大陈岛的感情也有被实时的记录。
比如,《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的纪录片中,第三代的大陈军民梁惠懿就陪着自己年迈的母亲来到了这片她自己很陌生、却又听长辈念叨了无数遍的故乡。
“以前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多少还会在家里说一些大陈的乡话,现在来到这里,听到的话有些还是能听懂的,就算有些听不懂,也会觉得莫名的亲切”。
两岸交流老照片
再比如,大陈岛军民们回乡的领队蒋邦法,“我在台湾长大,现在这样来有些许寻根的味道,带着两岸一家亲的观点,来看看父母曾经生活过得地方”。
再比如,离开大陈岛快70年的陈永庆老先生,“这是我第二次上岛,这次就想带着孩子也来看看”,同时,他也想大陈岛如今的住民们说起他小时候在岛上抓黄鱼、修渔船的趣事。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让我们不禁想起一句“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大抵只有在这片土地共同生活过的人们,哪怕其中有这时空的限制,我们在情感上也能保有那份最为直接的链接。
希望我们的大陈岛军民的后裔早日完成他们的认亲之旅,希望她们都能多回来故土,看看他们祖辈的足迹。
当然,我们最希望的,还是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能够稳步前行,往更加友善、更加紧密的方向去努力,我们两岸的同胞,争取早日坐到一张桌子上去。
古今历史人物
perso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