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养一辈子蜂的老人,为什么还是一无所有?
今天讲我们这边一个老蜂农的故事,希望大家从他的经历吸取教训。
这个人是我们这一带的养蜂鼻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养中蜂,然后再改养意蜂,差不多半个世纪了,资历老,是真正的开创者。但是如今七十多岁了,除了一百多个蜂箱,弱小的蜂群,几乎一无所有,连儿女都不愿搭理他。
这个人有想法,算是聪明人,但选择养蜂偏偏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徒孙也在嘲笑他的养蜂技术。他养蜂有几个致命错误,一辈子不愿意改。
一,喜欢养双王群。他的口头禅就是两个王总比一个王产子多,发展快。无论什么样的蜂群,双王是必配的。这样弱群反而难以发展起来。
二,喜欢多加蜂脾。似乎看着满箱的蜂脾就觉得蜂满了,稀疏几只蜂也不在意。这样白垩病,巢虫病,烂子病经常发生,虽然是意蜂,所有蜂病都可能得。每年就为各种蜂病奋斗,是治蜂病的专家也是得蜂病的专家。
三,见蜜就取。和蜂友们一起放蜂,人家摇蜜他就摇蜜,似乎不摇就丢人了。哪怕一点点蜜也要摇一摇,实在没有蜂群吃的就悄悄喂白糖。这样蜜没有多少,但蜂越来越少了。
四,舍不得饲喂。平时只要看着蜂群不会饿死了,就不愿意饲喂。也许是实在没收到蜜没有钱买白糖,春繁秋繁都不认真饲喂。这样春天结束蜂群还是很弱小,花期来了根本产不出蜜来。等到入秋蜂群强盛了,可花期没有了。面对强大的蜂群大量饲喂实在投入不起,就不秋繁让蜂群越冬,这样活过冬天的蜂就是很少了,又是上年样的,等蜂强了就要进入越冬期了。
五,总想蜂群多收入就多。他认为既然单产拼不过,就把蜂群多弄些,这样总产就不会少了,所以有点钱就置办蜂箱蜂群。有两次因为觉得外地放蜂人连蜂箱带蜂一起卖非常划算,所以一次买了五六十箱蜂,好几万块钱。钱不够找儿女们要。可是看起来强大的蜂群却隐藏着严重的螨害,接手后螨害爆发,很快就没有多少蜂了。
最多的时候他有近两百群蜂,因为蜂群多难以管理,蜂病,盗蜂,失王,逃蜂,工产……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蜂群没办法正常发展。而且蜂群太多,在外面这些多余的蜂脾蜂箱无法存放,不管冷热就不撤蜂脾,合并蜂群,这样蜂群在气候变化大的时候问题也不断。他的蜂群最多但产蜜最少,成了我们这边养蜂人的笑话。
这样一直养不好蜂,没有翻身的机会,不能照顾儿女,还欠儿女们的钱,最后儿女们也不理他了,只能四处放蜂流浪。
如今,我们这边养蜂人都把他当反面教材,告诫大家要从他身上吸取教训。大家看看有没有心得体会呢?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