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这章原本难在“道生一”里面的“一”是什么。

不过我们之前讲过了,“一”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就是矛盾双方的统一体,就是有正反两面的硬币,就是太极,也叫太一。老子在讲《周易》吗?《道德经》必然是从《周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作为周天子的图书馆馆长,说老子不读《周易》,咱能信吗?

这个“一”,还是《尚书》中《禹谟》里舜对禹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里面的“一”。老子不可能不读《周易》,也不可能不读《尚书》吧?当时都是竹简,记录的信息并不多,一个图书馆估计也没有太多书。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刻在竹简上,成本得多高?说一字千金也不为过吧?守着这么一堆价值连城的宝贝让咱随便看,任谁都会不舍昼夜、手不释卷吧?

这个“一”还是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的“一”,曾子解释是“忠恕而已矣”,这说的孔子的“道之用”。而孔子“道之体”,必然是与老子,《周易》,《尚书》一脉相承的。因为,孔子看的书,跟老子是一样的,周的文化奠基人就是武王的弟弟周公,而周公被封在鲁国,孔子便是鲁国人。

理解了这个“一”,那么“一生二”就好理解了,“二”就是矛盾双方,中国的说法叫阴阳。《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反之又反永恒运动。这种运动便产生了三,然后是四、五、六,以至于无穷。量变引起质变,最终产生了宇宙万物。

这个“三”有人认为是“天地人”三材,也未尝不可,毕竟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三者是万事万物汇聚的焦点。也有人说,这个三是阴阳产生的“和”,也就是黑格尔在辩证法中所说的“正反合”的“合”,这么理解也可以,确实也是生发万物的过程。

以我的理解,老子的三就没必要特指什么,他只是在说量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二三要逐渐的走过来,到了三之后这个系统就非常复杂了,我们很难再去建立解析模型,所以就直接到了万物。这个说法倒是又暗合了“三体”问题,不知道是凑巧了,还是老子确实观察并发现了混沌系统的特征。不过不管是不是巧合,老子清楚的理解“混沌系统”,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万物背着阴抱着阳,就像一个“盅”里面的阴阳二气相调和,冲,之前讲过,同盅,即内空的容器,如现在喝酒用的酒盅。这比喻的还是辩证法的几个原理。

之后,老子又例行的由道讲到德了。人们都不喜欢孤、寡、不谷,幼而失亲谓之孤,老而无伴谓之寡,没有饭吃叫不谷,这基本是人类最惨的三种情况了。但是,君主们偏偏这样称呼自己,为什么呢?就是咱们之前讲过的,至誉无誉,咱们已经至高无上了,就不能再追求赞誉了。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亢龙有悔,为了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当你“益”到快满了的时候,就要“自损”了。怎么损?就是不争、谦退嘛!

就像河谷,为了防止河水太多溢出去变成洪灾,就要时不时的疏通河道,把河谷挖得更低,这样水大的时候才不至于泛滥成灾。做人也是一个道理,咱们就想想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只要你有一点成就,溢美之词便铺天盖地而来了吧?这个时候,人就很容易飘飘然,俗话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好不容易被提拔成领导了,就开始对团队颐指气使?你放心,这个团队咱们绝对带不好,用不了多久,咱们这个领导头衔没准还得被收回去。因为咱们把别人当奴隶,别人自然会反抗,败事容易成事难,只要有一个存心给咱们捣乱的,那你放心,什么事咱都干不成。事干不成,还被人投诉、打小报告,咱们的领导能容忍吗?所以,当领导首当其冲的是调整心态,后其身、外其身。颐指气使就是在争权,揽功甩锅就是在争利。咱们跟团队争,大家就变成了比赛双方,地位对等,可咱们就一个人,人家人多,咱们在明处人家在暗处,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

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下场比赛,就永远不败。把权力和利益都让给团队,咱们只负责定目标、找对人、做好资源支持就好。这在法家叫做“术”,就是让君主在场外做裁判,是也是一种老子思想的应用,只不过是消极的。更积极的做法呢?不要做裁判,做教练。培养队员、布置战术、分析形势、鼓舞士气,这是老子思想的积极应用。

老子说,这些道理都是前人教授我的,我也把他们拿来教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哲学的宗师们,从来没有一个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原创的。老子这么说,孔子也说“述而不作”,意思就是我所讲的道理只是复述古人的,我自己并没有创作。孟子说“游于圣人门者难为言”,意思就是圣人把该说的都说了,我想再说什么都很难了。

这就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连绵不绝、屹立不倒的原因了。而究其根本,还是中国古老辩证思想的潜移默化。我们承认矛盾,但强调统一,这叫做“中”;我们承认运动是永恒的,但强调反之又反,这也叫做“中”;我们承认事物是会发生质变的,但强调这种显著的质变必然是由微小的量变引起的,应对好这些细小的量变叫做“和”;我们承认宇宙是个混沌系统,没办法为其建立精准模型,但仍然强调“道可道”,“人亦大”,人是需要去努力追求道的,这叫做“德”,德便是“道之用”。这种“用”细微而弱小,所以我们把这种用叫做“庸”,甲骨文的形象,上面乐器下面水桶,表示日常所用。以上这些概念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允执厥中”、“中和”、“中庸”了。

最后这句话,说得比较狠了,强横的人不得好死,这是我教人的宗旨。梁,原本没有下面的木,左边是水,右边是桥,指的就是横在水面上的桥,这也是桥梁的由来。具体说,高高拱起的叫桥,平平直通的叫梁。后来,建造房子用的那个贯通东西的横木是架在“栋”上面,也就是支撑的柱子上面,与桥梁的梁类似,所以就加了一个木字,表示房梁了。梁的特点是横着的,所以强梁也就引申为强横了。

老子这句话说的很重,放到现在就相当于破口大骂了,为的就是让后世人提高警惕。这不是怕强横的人欺负人,而真的只是为了那些缺根弦的强横者自己好。欺负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哪怕你只欺负了一个人,这个人被逼急了跟咱玩命,咱能受得了吗?更何况,其他人还在看着呢,他们能看得下去吗?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很少有强梁只欺负一个人吧?欺负了那么多人,人人都要跟咱玩命,咱还能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尤其手握权柄之人,更是要慎之又慎,因为咱们欺负人实在太容易了,可能就是在不经意间。但是,被欺负的人可不会管咱是不是故意的,人家被咱害了,就要找咱报仇。想象一下,日常生活中有个人天天憋着跟自己玩命是什么心情?

所以,各位领导者,还是好自为之吧。

(0)

相关推荐

  • 量变与质变

    渺小的量变可积累惊人的质变,平凡的脚步可以丈量遥远的旅途.我们常常惊艳别人的功绩, 却无心审视自己生命的亮色.有时候,我们败了,是输给了自己:我们胜了,是赢得了自己. 常立志者无志,十个规划比不上一次 ...

  • 《老子》新发现

    在人们印象里,<老子>是一部很难读懂的书:魏晋时期它就与<易经>.<庄子>一起被称之为"三玄".<易经·系辞上>中有"形而 ...

  • 【三秦文学】沧浪:【仙兔仗义世间行——第四十二章:召回月宫】(终)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仙兔仗义世间行(小说连载) 第四十二章:召回月宫 文/沧浪 黑狼集团公司总裁提森归案之后,巡查组查办的整个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灰狼缺耳对自己违规操纵狼兄 ...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这一章可谓是最为精彩的章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来自本章,一个自上而下的法则. 先贴下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 ...

  • 【山东】朱敬东||道德经新解(四十二章)

    作者:朱敬东 上善若水 毛阿敏 - 道德经 [序言] 朱敬东,男,1968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1987年毕业于吉文职业中学,学<建筑>.后于,1988年移居山东老 ...

  • 《道德经》四十二章《物损而益》悟读述杂【42】

    《道德经》四十二章《物损而益》悟读述杂【42】

  • 阴魂不散●第四十二章 血洗土地庙

    (朗读者:自洽) 骆英正在想,呆会儿如何向爹爹解释,怎么替韩光第遮掩.哪知,爹爹没有继续往这边走,竟转身拐进了身边的一条小巷子.这让骆英大感意外.爹爹明明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韩光第和卢员外,他为什么不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二章 冲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 ...

  • 《女娲图的秘密》第四十二章:杀死与复活

    女娲图的秘密 长篇奇幻小说 <女娲图的秘密> 即将出版 免费抢先看 连载中-- 第四十二章 杀死与复活 第四十二章 高鼐胤呆呆地看着潘一虎灰飞烟灭后慢慢消失的星点,自言自语地说:" ...

  • 第四十二章 三满诀

    精满不思色,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 《孙大圣之东海荡寇》第四十二章,横屿岛

    上回书说到,戚继光准备率军进攻横屿岛,这不是一场恶战,是一场生死之战,在孙大圣看来,凡人几无可能取得胜算. 戚继光在把总吴惟忠耳旁低语几句,吩咐准备两样东西以备进攻横屿岛,吴惟忠得令下去准备.戚继光转 ...

  • 【长篇连载】《青山月影》第四十一、四十二章 | 冷月衔山(播讲:清浅)

    点击上面图标 收听长篇小说连载 青山月影   --谨以此篇献给地球村全体村民  作者 | 冷月衔山   播讲 | 清浅   编辑 | 紫烟 第41章 冰封孤鸭   品学兼优 明天暗笑自己心不在焉误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