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10:“科举仕途”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1: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2:“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3:“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4:“灯照千古”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5:“食中百味”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6:“钱贯古今”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7:“牛耕岁月”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8:“江湖故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9:“匠工梓法”

谱  局

家乡语言表达中有“打谱儿”“谱局”的词语。生活中,对一件或一段时期的事务做出打算、计划,叫打谱,所做出的打算、计划叫“谱儿”或“谱局”。如“有啥谱儿啊”,或“咋办,你有谱局不?”“人家真好谱局”。乍一看,两个词语都是与“谱”有关。

打谱儿,原义之一是按着棋谱演练棋艺,即“对棋谱儿”。谱局,除了有“谱”,还带有一个原指棋盘的“局”字,所以很容易把这两个语汇都归结到棋谱、棋局之上。其实,“谱局”的原义与棋局风马牛不相及。

谱局,古代官方研究和整理谱牒的机构。《中国通史》记载:“东晋、南朝特重家谱,朝廷设立谱局,用人必须查考谱籍。”

隋朝设立科考举仕制度以前,官员的举荐、使用,不同时期,分别来自世袭、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等。东汉时期,由于政治地位和文化修养的优越性,大姓冠族中能产生名士,有些名士又和武装军队的豪帅相兼。这些名士大人物,“世仕州郡”,操纵乡论,主持选举,在相当程度上掌握着地方政权;另一方面又凭借文化上的优势和手中的选举权,通过察举和辟举跨出地方,步入朝廷。到了东晋时期,形成了严格的门阀政治,选官任贤主要看家庭出身,达官显贵,代代延续,子子孙孙,世世公卿,正如俗话所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庶之际,实自天隔,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除了政治上的原因,门第观也影响着生活中婚姻问题。门阀制度形成后,世家大族不仅要保持政治特权,还要保证婚姻特权,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讲究阀阅相当,一求形成政治上的裙带关系,二为保持贵族血统的纯粹,这就是俗话说的“门当户对”。那时,朝野上下,对于一个人家世的判断主要依据家谱。门阀制度、婚姻观念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编修家谱高潮的形成。

士族在举仕、婚姻、徭役等方面的特权,诱使不少士族以外的人投献到士族家中充当私户,更有不少人伪造家谱,冒充士族。

为了稳定政治基础,避免徭役来源减少,政府不断地清理户口,清除冒充的士族。后来,各级政府设立“谱局”,专门管理谱牒,编修总谱,以备随时查验。就在这一时期,催生了“谱学”的创立。

官方设立研究和整理谱牒(家谱、族谱)的机构,主要是为门阀政治下的举仕任贤,徭役赋税,提供家族地位、血缘信息方面的服务。后来,官风民化,把谱局借代指“为自己或别人的事务安排做出的研判、计划”。

后来,虽然没有了“谱局”,但门阀观念一直影响着国家政治、百姓生活。贾雨村通过攀附上“八十杆子够不着”的远宗贾府得以仕途通达。就连无名无姓的“二半调子”阿Q在喝了酒的时候还说自己是赵太爷的本家,为此被赵太爷狠狠打了一个嘴巴,骂他“不配姓赵”。

还用作三篇文章吗

在家乡话里,“三篇文章”被用来比喻难办的事情。俗语“这里面还有三篇文章吗?”是以反问的句式,比喻“事情没有难办的地方”。“还用得着作三篇文章吗?”是说这件事不需要费多么多功夫。

“三篇文章”怎么就成了难办事情的代名词呢?

黄梅戏《女驸马》中,公主有一段为冯素珍的欺君行为作开脱的唱词:

要救公子无上策,

她只得女扮男装上京城,

大比之年开皇考,

改名姓替公子求功名,

三篇文章似锦绣,

龙虎榜上夺得了头名。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在汉魏以来察举制度基础上,经漫长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以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为基本原则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到了明代只有经义了。

明清时代的各级科举考试,每场考三天,一共考三场,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三篇文章”。其实,每场历时三天的考试,并不是只有一篇文章要做。明朝以后,第一场考的就是著名的八股文;第二场考官场应用文,分两种,一种是上下往来的公文,一种是根据案例来撰写的司法判文;第三场考策问,涉及具体的国计民生的问题,给出对策和办法。除了第一场是一篇文章,其他两场都有多道题目。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例,第一场考论五道,代替了以前的一篇八股文,第二场考策五道,第三场考经义三题。

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在中国的历史上,绵延存在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千年科举扬弃了世袭、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公开、公平的晋身之道,使那些优秀的白衣书生圆了“一品公卿”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看似一步登天,然而,利益的驱使,官场的黑暗,使得科举考试注入了激烈的竞争。“五十少进士”都是幸运,事实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穷经皓首,科考一辈子,最后也难进士及第。不说历朝无数书生名落孙山,仅唐代,诗圣杜甫两度落第,终生失意;孟浩然“未禄于代”,布衣一生;初唐四杰之骆宾王,科举不第,沉沦下僚;温庭筠屡试屡败,做了科场枪手;诗人贾岛,屡试不第;黄巢、王仙之,科举绝望,愤而造反。可见科举不易、“三篇文章”之难!

加  油

近来,一些地方性的“俗语式口号”,像诸城市领导“头拱地、嗷嗷叫”的精神,北京市机关“街乡吹哨、部门报道”的机制等。不说这种表现方式是否值得提倡,但就语言形式来说,足见俗语不俗。

“加油!”从体育助威,到救灾声援,从各行各业,到大事小情,从鼓舞群体,到鼓励个人,这句流传广泛的口号,使用率很高,经常见诸于媒体,或听闻于耳畔。这句话早在媒介传播闭塞的过去就已存在于家乡的语言表达中了。“加油”,意思都明白,但对其与科举有关的来历故事,知道的就不多了。

回望遥远的古代,世袭贵胄之外的平民,要想加官进爵,除了舍命挣得军功,只能走“学而优则仕”之途。孙敬秉烛头悬梁,苏秦夜读锥刺股。到了科举时代,天下读书人,尤其是寒门学子,为有一个锦绣前程,圆“一品公卿”之梦,拼命读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五十少进士,穷经到白首。梁灏八十中第,蒲松龄落魄一生。寒窗岂止十年?苦读相伴日夜。

时光来到清朝道光年间,贵州兴义府安龙城内,每到夜深人静,交更时分,就有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走出来,前面的差役打着一个灯光昏黄的灯笼,后面的差役担着一副颤颤悠悠的油篓挑子,沿着大街小巷游走。他们一不是去巡逻,二不是来打更,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传出,两人便会停下来,前面差役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出来,后面的差役便放下挑子,从油篓里舀出清亮的桐油,加到这个读书人端着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助相公用功,得中功名。”然后又打着灯笼,挑着油篓,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

就这样,每晚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知府张瑛前后持续了十三年,不管晴天下雨,夜夜如此。张瑛还在当地建书院、修试府。在他的推动影响下,辖区学风兴盛,人才辈出。十余年间,取举人二十余名,贡生八名、进士两名,这在过去偏远荒蛮的黔地当是斐然卓著。

张瑛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代都曾任知县。他继承了祖、父辈诗书家风,并推而广之于辖内的书生学子,更培养出了以兴实业、创学校、废科举影响后世、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一代名臣张之洞。张氏一门,五世为官,一代强过一代,其中不排除“祖荫长泽、惠及子孙”的封建宗法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长久显耀的家世与一贯的良好家庭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有道是“三代士宦,学不得著衣吃饭”“五世长者知饮食”。可见家风的传承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未来,文化的延续直接关系着单位的品位,地方的发展,民族的前途!

爸妈加油!孩子加油!滨州加油!中国加油!

水皮儿打一棍儿

这句俗语意指对事物认识肤浅,不深不透,或学识浅薄,造诣不高。关于这句话背后的传说,我是听父亲讲清代才臣诸城窦光鼐江南主考的故事知道的。

纵观中国科举考试的历程,统计会试各地进士录取名额的多寡,宋之前北多南少。到了宋代,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士人在科场中逐步丧失了优势,出现了南北易置,形成了南众北寡的局面。到了明朝洪武三十年,竟出现了北方士子无一人中第的“南榜”,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即使此后,会试实行了南北分卷的配额制,南北地区大致按照六四开的比率选取进士,虽然在名额分配上,对北方及边鄙地区有所倾斜,但依然是南重北轻。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末科举制度终结。

传说窦光鼐主考江浙乡试。因主考官是山东人,虽说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名头,但江南士子则仰仗“多山多水多才子”优越感,语气情绪颇有轻视之意。窦光鼐便寻机予以敲击。一日,当地士绅才俊邀其登楼游乐。窦光鼐边登阶梯边吟诗:“一步一步上高楼”。众人面有不屑其粗俗之情。此时快到顶层,大风吹来,木结构的塔楼略感摇动,于是又吟一句:“百尺杆头挂斗悠”,此句已露陡起之意。及至登顶,凭栏远眺,指点江山,楚天吴地,尽在手下,窦光鼐借景赋句:“伸手摘过天边月,盖压江南十八州”。众人方知窦光鼐才学不俗。然仍有不服者窃窃私语:“水皮儿打一棍儿。”认为一首绝句,只是表面文章,难以认定其真实才学。窦光鼐闻在耳间,忍在心头,考试便以“水皮儿打一棍儿”命题作诗。众考生做惯了经史子集、治国论策的试卷,如此粗俗的题目,不知如何应对。考毕,便以考官刁难之名,聚众问责。窦光鼐遂作佳句,以斥众议:

手执长杆杵碧流,

一声击破楚江秋。

千条银链分还聚,

万颗明珠散复收。

红芦滩头惊宿雁,

白萍堤上起伏鸥。

早知此处无鱼钓,

整顿丝纶别下钩。

以此讽刺江南无才俊,众考生方被其震慑。

然而,后知另有轶事所传:清代顺治进士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伊辟,与同朝进士武进人吴鸣珂都有写“水皮儿打一棍儿”诗的传说,二人经历相似,都是科考误了日期,未能按时进入考场,后遇考官,一首“水皮儿打一棍儿”诗打动了考官,幸运地进入考场,并最终金榜题名。诗的内容也都与这首诗相同。由此可证,民间传说存在着“诗无达诂”、实据难考的特点。

在窦光鼐的故乡诸城,则流传窦光鼐江南主试所作乃《别蛮诗》:

馆阁居官久寄京,

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萧寺寻僧叙,

闲戏花轩向晓行。

情切辞亲摧寸草,

抛撇棚辈譬漂萍;

生逢盛世识书士,

蛮貊氓民幕美名。

考察历代科举名额之争,不亚于今天各省地方对京沪津高考名额之论。可见,江南江北确有文化相较之情。根据别蛮诗推知,窦光鼐南方主考确有传奇经历。以当时已有人说“水皮儿打一棍儿”的情形,推考此语早已存于日常语汇之中,所举诗文不算是此语来源。引此故事,不过是借以帮助理解而已。

以前,街坊有老人腹有诗书,经多见广,是庄上礼仪典章的知事,诸子百家未必精通,但用我父亲的话说就是外学颇深。父亲自幼常有追随,听其谈古说书,摹其字体章法,很多典故是听老人所说。我撰此文的目的不在去伪存真,意在记录家乡俗语故事,还原地方风俗旧貌。

磨  勘

看到有人做事慢,费时多,效率低而不耐烦,家乡人就用方言说:“你真能磨勘啊!”或“真叫你磨勘煞啊!”磨勘,意思表达近似今天说的“磨叽”。看似很土的磨勘,却是来自正统的官文化。

唐朝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这一制度称“磨勘”。到了宋代,设审官院主持官员考核升迁调任,也沿袭唐代旧制称为“磨勘”。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据说他还有一句名言留世:“常调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宋代的磨勘程式很复杂,在官员阶层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也流传着许多源自“磨勘”的故事。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出身官宦世家,少时习学诗词,存功名用世之志。然屡试不中,致失意苦闷,于是流连坊曲,寄情词调,虽树一代词风,令其名声鹊起,却因“属辞浮糜”,招致权贵谴责。好在暮年及第,初授睦州团练。可是在地方官任上九年,虽每任都有政绩,按宋朝磨勘制度,早该升迁,但由于历次磨勘考核不过关而未能成行。宋代的磨勘制度对年龄有明确的规定,凡年满七十者将不再进行磨勘,仕途就此完结。已经时至暮年,但还想着仕途有所发展的柳永只好求见当时的宰相晏殊,投诉吏部对他不公。晏殊问柳永:“贤俊(你)作曲子吗?”柳永回答说:“和相公一样,也作曲子。”晏殊对他套近乎的回答却不买账,说:“我虽然作曲子,但不作‘针线闲拈伴伊坐’”他的意思是告诉柳永:你过不了“磨勘”关,是由于行为放浪,诗词低俗,名声不好,原因不在政绩。柳永一听就走了。

要说放荡不羁的柳永,苦于漫长难耐的磨勘,事出有因,然而宋仁宗口称的“为子孙得两位宰相”中的苏东坡,可谓集文库底蕴和政治卓见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但对于磨勘制度,说来也是颇有微词。

话说宋元丰三年,苏轼从黄州调往汝州,途径江宁,顺路拜访对他有过救命之恩、被罢官在家的王安石。两人江边煮酒,和诗畅饮,通宵达旦,相谈甚欢,大有相知恨晚之情。论及军国大事,地方狱讼,虽彼此推心置腹,以诚相见,然王安石想起自己曾因话柄落在小人手中而受制于人的遭遇,不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嘱咐苏东坡:我说的话“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不要外传。另外还加上一番大道理:“做人要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样才行啊!”苏东坡心领神会,却故意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时间,就算杀人也敢啊!”王安石笑而不答。

面对过程繁琐,结果难料,三年一期的磨勘,官员们必感“缓慢难耐”。

然而也有权奸污吏利用磨勘制度,拉帮结派,徇私枉法。南宋末年,出生贫寒的福建闽县人陈自强,为改变命运发奋读书,终成一名太学生,但科举屡试不中。寄居京城临安的他,为了生计,受承宣使韩诚聘请,去给其幼子韩侂胄当塾师。韩诚是北宋名臣韩琦之孙,其妻是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官宦世家,门第显贵。陈自强在这样的人家里教书自然格外卖力,韩府上下对他很满意。韩夫人对年幼的韩侂胄说:“你日后飞黄腾达,别忘了恩师啊!”后来陈自强离开韩家,继续自己的科考之路,但依然时运不济,好事迟迟,直到将近年过半百才考中进士。但因没有靠山,仕途不畅,六十岁时还做着区区小吏光泽县丞。庆元二年夏,陈自强任满卸职,一直任职偏远的他,忽听说三十年前教过的学生韩侂胄已是当朝宰相,暗自窃喜,便想通过这层关系捞个好职位。几番周折,他好不容易才见到戒备森严府邸中的韩侂胄。韩侂胄一见陈自强,就行师生礼,并很快任命陈自强为太学录,不久又转任国子博士、秘书郎。半年后又升右正言、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不到一月,又进枢密院。四年后,陈自强官至右丞相,位居正一品,成为南宋重臣。

磨勘之下,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就是陈自强这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制度下,没有靠山的前十年,历经磨勘不能升迁,但有了靠山,一届磨勘就实现八连跳,从一个末品县丞,一路擢升为一品大员,怎不令士人唏嘘不已?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旧的国制官话流落到了乡言俗语中,但自古“侯门一入深似海。”仕途险恶,宦海沉浮,又岂是平民百姓所能洞悉的呢?

老铺旧坊——吃不了兜着走

这是句流传很广,并且已被现代汉语所接纳了的俗语。它原是方言俗语,流传开后,其本义或许已经被人们忽略了,反倒是它带有警告、威胁语气或玩笑的比喻,为后来的人所熟知,即指:“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或“有你好看的”。好比家乡话里说的:“脱不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相传,黄河边上有个开包子铺的潘老汉,他做得一手好包子,大家都爱来买。过路人觉得好吃就想带走几个,但没有包囊,不方便。潘老汉就买了布,让家里人做成小布袋,为客人提供方便。他去世后,儿子继承了包子铺,但没有父亲的经营思想,包子质量越来越差,因此来买包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并且再没有人多买带走的了。可还是习惯了父亲在世时的状况,一有人来买包子,他就让人多买。客人说吃不了,他说:“吃不了,兜着走啊!”没多少日子,就没人来买包子了,包子铺也就关门了。这句“吃不了,兜着走”的话,却流传开了。

对于“吃不了,兜着走”来历的说法,另有所传。唐朝的时候,长期参加朝会的官员,“朝食”的标准是按品级的高低来制定的。比如四至五品官员的工作早餐标准是七盘菜肴,一升半酒,三分羊肉,两升细米,二升三合面,以及其他若干。六至九品官员的标准是五盘菜肴,一升一合面,二升白米,三勺油等。众人根据自己的品级聚在一起,由侍役举案分配菜肴。由于实行的是分餐制,因此自己吃不完或不喜欢的食物可以自行带走。贞元初年,洛阳物价大涨,一般家庭买不到好的食材食品,河南府兵曹庚倬每次就餐后都把剩下的部分带回家给自己的姐姐吃。起初,同事们大都嘲笑他寒酸,但后来同事们了解了事情原委,便对他赞赏有加了。这段美谈,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做法最早的明确文字记录。

在博兴方言里,“兜着”还不是指用布兜盛,一般是指有包袱之类的东西包裹,还指用穿在身上的上衣衣襟向外包裹东西。衣里放东西为揣,衣外裹东西为兜。有“怀揣腰掖”和“怀揣腰兜”两种说法,前者多指暗着,后者则指明着。

哪壶不开提哪壶

常言道“鱼怕扣腮,人怕揭短”“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俗语“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却相反,指有意无意提及别人的隐私或短处,或对于一件事说了不该说的方面,

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春来茶馆”老板娘,我优秀地下党员阿庆嫂有一句唱段:“垒砌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七星灶就是茶馆用来烧水的炉灶。炉灶台面上七个炉口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近炉膛的四个炉口四方排列,远离炉膛的三个排成一条斜线。七把茶壶一齐放在灶上,因为离火源近,前面的四把壶先烧开。客人来了,先提前面水开了的后,再把后面不开但水有了一定温度的壶提到前面近灶火的炉口上。后面再放上装了凉水的壶。如此反复,提高效率,节约柴碳。

以前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生意比较兴隆。贪财好利的知县白老爷,整天酒足饭饱后便到小茶馆来喝茶。茶喝够了,就扬长而去——白喝。不但如此,县大老爷来喝茶,老爷的排场,随从的声气,还让不少人感到不便或厌烦而不来喝茶,影响了茶馆的生意。这父子俩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后来一连几天,照常来喝茶的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呲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不开,茶也没味儿。”小掌柜好言道:“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了呢?”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病愈后,便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由此,这句俗话便四下传开了。

民间故事虽然不像历史事件那样有确切可考的年代、人物等,但它来自生活,即使是虚构,也有着真实的故事素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像这样巧计拒劣客的,生活中不乏其人。

在家乡那十里八乡,就流传着一个“某某庄的炉子——不敬客kei”的俗语。某庄有官道通过,所以沿街有不少店铺茶坊。一家茶馆,每到晚上收工后,有个不检点的熟人经常来此聊天蹭茶喝,主人不好当面谢客,时间久了就想了个办法,每天打烊就把炉子熄了,在炉子里放了盏油灯,上面遮一张红纸。这样,打开炉口有红光透出,好像炉火一样。等那人来了,就把水壶放在炉子上,还不时地提起壶来看看,可就是不开。主人假装歉意地说:“今门儿这炉子咋了?这么不敬客啊?”如此三番,这个人意识到了主人的意思,以后就不再上门讨扰了。“不敬客”的歇后俗语却流传开了。

两个同为“拒客”的故事,却产生了两句意思相去甚远的俗话。

染坊里倒不出白布来

过去的黄河三角州没有多少人家能穿得起绫罗绸缎,就是庄乡里一些所谓的富户也多是粗布衣衫。黄河三角州地产棉花,人擅纺织,不但自己穿用,还要出口到关外,或者贩卖到外地。当地所产土布除了一种叫“紫花”(开紫花)的棉花是天然的土黄色,纺织不用染色外,白(棉)花织布,如果需要的不是白布,有的就先染线、再通过牵机整经,刷机上浆、上机织纬,织成条状图案和方格图案的布。像常见的“柳条子布”“方格布”等。也有的是织成纯白布,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染色。以前染色大都是染成蓝色、青色、深青色。有的是买来染料自己染,但更多的是送到染坊里染,因为自己染的效果不好,要么色不正,要么掉色。

由于过去粗布的使用量大,所以染坊很多。谚曰:“天下无二行,除了药店是染坊”。记得小时候,常常有开染坊的人来庄里收布染布。他手里摇的带小铜锣的货郎鼓格外吸引小孩儿。后来大概货郎鼓制作的行当少了,收布人手里响的换成了铜锣。人们把家里有需要染的布交给收布的人,收布人一一在布上写上名字。也有到集市上收布染布的。临染,先在布的一角缝上一条小布片,把名字抄在上面,再缝裹起来,以防把名字染了。等布染好晾干后,把缝裹起来的布条拆开,露出没被染料浸染的名字来。把布叠好,再下乡、赶集,给布主送来。

以前染布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靛蓝,是采集蓝草制成。蓝草,泛指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有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据《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

染坊工匠将白布下染缸浸染,第一次染出的颜色为淡蓝色、浅蓝色,俗称“月白色”;晾干后再浸染一次,蓝色就深一层;愈染愈深,由月白色染成依次渐深的颜色为二蓝(俗称天蓝)、深蓝(俗称毛蓝,博兴就有“毛布蓝色”的说法。)、老蓝、雅青(俗称缸青),最深的蓝色近于黑色,称为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就来自这种染布工艺。邹平等地有称黑叫青。一般老年人穿深色,年轻人穿浅色。

“染坊里倒不出白布”字面意义,是说染坊里出来的都是染了色的布,没有拿出白布来的现象。家乡的这句俗语是用来比喻:已成定局的事不能改变。还比喻财物要是到了贪婪者手里,想要没有损失地完璧归赵是不可能的。也见有“染缸拉不出白布来”,说法略有不同,意思区别不大。

我小时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所用染料,已非蓝靛,而是化工产品。记得母亲染青色的布并没有染三次,而是一次染就。那时常有人下乡或赶集卖染料,家乡话叫“卖染yan色shei的”。以前本庄里就有位专卖染料的老人,赶集下乡,货真价实,十里八乡,颇有名气。记得那时候的染料已是五颜六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还有深浅之分。黑就是黑,青就是青,青黑有别,皂白分明。

以前,蓼蓝青靛,虽产地不少,但以江苏如皋出产最为丰品质良。民国初年,出口总值年约六十余万元。自德、日洋靛输入后,民间印染,不管是染坊还是家庭,以洋货染色便捷,花色多样,大多购舶来品而弃国产货。后来洋靛畅销,日增月盛,江北所产靛蓝的销路,渐渐被洋货挤夺殆尽,天然环保的蓝靛慢慢销声匿迹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工印染逐渐消失,到今天,小染坊早已被大公司替代,但依然倒不出白布来。土布土染也早已成为历史。即使是所谓的老粗布只不过是用机器把“洋线”织成土布的花纹花色,早已不是地道土布了。

光往自各那脸上拨拉豆面子

这句俗语,用比较通行的话说就是“老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贴金也是一句产自行业工艺的俗语。造佛塑像、建筑装饰,以金箔贴面,尊贵富丽,经久不变。脸上贴金不难理解,但“往脸上拨拉豆面子”现在知晓的人就很少了。

前文说了染布,其实表达意思更全面的称谓应该是“印染”。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印染技术历史悠久,复杂多样,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传统印染大致分纯色的直染,和花色的扎染与印染。

直染前文已写,扎染古称绞缬。先把针和线,在布帛中间做成旋涡状,然后把线拉紧,也可将布帛折叠成长形方形,用木条或者金属条块复压在上面,用夹子固定,然后再放入清水中浸透,以便使扎结、叠压部位产生排染作用,最后放入染液中染色,便可以出现深浅不同的黑、白、灰多种层次晕染的效果。山东民间扎染,分“豆花布”和“撮花布”两种方式。豆花布又名“包豆子花布”,纹样似方非方,似圆非圆。大的圈纹是用白布包结玉米、黄豆染成的,小的圈纹是包结绿豆、高粱染成的。撮花布的主要纹样是‘蛾子’,蛾子是博兴方言,就是蝴蝶类的成虫,所以又名‘蛾子花布’,这是采用折叠和压线缝扎白布后再染而成,通过设计好的折叠方法,使折叠结扎后染不到的白布,拆解后留有蝴蝶形状。以前就见母亲染过“撮花布”,图案就是所谓的“蛾子”,家乡话叫“撮(zuo)花子布”或“蛾(uo)子花布”。

印染又分蓝印花布、蜡染花布、豆浆印染、彩印花布等。这几种印染工艺相通,只是由于地域不同,材料各异、各称各名。黄河三角洲流行的是蓝印花布。过去各乡各镇,各家染坊都有制作。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博兴城区北关村“德泉永耿记蓝印花布”成了当地仅存。耿家祖辈世代相传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如今已成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延祯老人作为该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其精湛绝伦的印染技艺一起盛享美誉。

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青花布”,工艺程序比较复杂。先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由豆面、石灰等拌成的防染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等到干后浸染靛蓝,(晾干)然后刮去染浆粉,就显现出蓝白花纹了。用这种工艺印染的花布在家乡叫“印花子布”,也叫“豆面子花布”。

家乡人观脸以白为美,像“白闺女、黑小厮”“白面书生”“白净子儿”等,这里的“白”都是赞美之词,也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因为“豆面子花布”的印染原理,是覆盖了豆面子的地方,染后刮掉豆面子呈现白色,所以人们就把这个效果嫁接到语言表达中,用“往自己的脸上拨拉豆面子”表示把脸整白,以达到美饰效果的意思。自然白的人,脸是不用修饰白的。这句话说的是脸不白的人,通过往自己的脸上拨拉豆面子,以期达到修饰、美白的目的,喻指那些往自己身上揽功或有意粉饰自己的言行。

“黄了”

在家乡的方言中,如果人遇到事情没办成,或计划失败,有的就说“这事黄了”。《红楼门》里也用到这句话:“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秋菱”。一件事的成败怎么和颜色扯上了关系呢?这也是有其生活背景和来历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做生意开张的当天,一为图个喜庆吉利,二为其广告效应,商铺门口都要贴上用大红纸上写的“开业大吉”四个大字。有的还贴上写有经营方面内容的喜报。如果商家买卖生意没有经营好,或者是干了一段时间,老板“这山看着那山高”想改行做别的生意,原来的店铺要关门不干了,在今天,也就偃旗息鼓,不声不响直接关门了。但在过去,生意人出于对待顾客的负责,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和开张一样,也要有一个告示,还要用一张黄纸,写上“收市大吉”,贴在门上,表示这买卖不干了。有的还贴上告条(即张贴的广告)写明某号于某日歇业(即停业,歇,表示以后还开张,图个吉利的说法而已。家乡话里,‘歇业’也用来指完结、完蛋的意思),有未清的交往,请赶紧来接洽等语。齐如山所著《中国风俗丛谈》有这样的叙述:“银行歇业,更须广告,因为从前银号、钱铺等等,都可以随便出票子,毫无限制,也没有机关取缔,爱出多少就出多少,歇业时更要多出广告,以便把票子收回,维持信用。”书中记载北京清末“恒和”银号歇业,各地遍贴广告,后来还专设门面回收票子,善后工作历时十几年,足见其信誉道德程度之高,与当今那些失信经营者有天壤之别。

语言表达或文学作品里有“关门大吉”的词语,这是外人把店铺“关门”的现象和告示中的“大吉”字样联系起来,表述营业者歇业的一句风凉话。做生意的当事人都避讳“关门”这个晦气的字眼,只是含蓄地讳称“收市”“歇业”,是不会自己写上“关门大吉”的。

每当门口出现“黄”色的告知,就意味着生意关门,于是人们便把一家生意的关门,含蓄形象地说成“黄了”。久而久之,人们不光是将一家商店的关门如此表示,并且引申开来,把计划失败,事情未成,都说成是“黄了”。

至于“收市大吉”为什么用黄色的纸书写张贴,有的说是借秋天自然界中草木变黄,一个生命阶段结束的现象,用黄色示意结束;也有的认为是更简单的原因:风俗习惯,喜事用红色,丧事用白色,想来商家也只好用常见的黄色了。其实过去的商家很少用红色,还因为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中,红色代表火,而火能克金。商家追求金钱利润,自然要忌讳代表火的红色,而用金钱的颜色——黄色了。

作者:刘东辉,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人。教师,爱好读书,关注民俗。

(0)

相关推荐

  • 兖州染坊史话

    兖州染坊史话 杜心广 染坊,即印染绸.布.衣服的手工作坊,古代亦称为染彩商.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我们的先人从掌握纺棉.织布.织绸缎的工艺不久,就掌握了初步的染彩工艺. 我县春秋时代受儒教文化 ...

  • 应城记忆——长江埠白布街话白布(三)

    白布生意带动印染业的发展,在清末光绪1875年至民国时期,染布业为兴盛时期,当时开染坊规模最大的也首推王大顺家,他家雇佣的染衣工人多达100多人,有染布的大缸100多口.染坊工人较辛苦,当时称染布的人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匠工梓法”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牛耕岁月”

    前情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钱贯古今”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食中百味”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灯下黑" 俗谚"雪里灯盏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半斤八两" 在北京看到一个商铺,店名叫"半斤八两".经营者之所以用这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东北老灶洼 小时候,听父亲拉呱,说如果到了一个地方,人烟稀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凉贫瘠,就形容好像到了"东北老灶洼". 黄河三角洲濒临渤海,盐业资源丰富,制盐历史悠久.<尚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

    乡语,意为有限乡域范围内的方言.俗语.方言,简单的说就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限于一个地区的话:俗语,也叫俗话,是一种人们口头创作流传的.形象的.定型的语句,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 ...

  • 黄河三角洲乡语:“江湖故事”

    前集回顾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序言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故地旧事"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秤上人心" 黄河三角洲乡语漫谈:"灯照千古"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