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时刻vol.23 | 从小红书道歉,谈谈生活需要滤镜吗?
这里是AHA时刻的第 23 期内容。
前些天因为部分小红书用户的旅游图片被网友曝出与现实严重不符,是名副其实的“照骗”,过度滤镜的话题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对象,小红书平台也发布了官方道歉声明,称一些用户确实存在对分享内容的过度美化,平台也积极倡导大家避免过度修饰,尤其是在美妆、穿搭、探店等为他人提供建议的领域。
关于这个事件,我想通过以下 4 个问题分享下我的个人看法。
为什么会产生过度滤镜的现象?
无论是小红书,还是朋友圈,分享前先 P 图似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这是一个人人都会摄影,人人都能分享的时代,拍照 5 分钟后经过”修图 2 小时”的加工,任何平平无奇的景点,在社交平台上都能变成大片。
导致过度美化的原因表面看是现在的分享具有社交属性,或者说不纯粹性。现在拍照并不是为了放在手机里自己欣赏,而变成了对其他人的一种展示,是营造和维系人设的手段。甚至当微信成为私域流量的入口,很多人的工作或者说生意需要借助朋友圈的展示来推进,分享的动机越来越不纯粹,当一切和利益挂钩,自然导致了虚假的美化。
从个人层面看,过度美化是现代人极度不自信和极度渴望认可的表现。大家期待点赞和类似“太美了!”、“太会拍了!”这样的回复,通过外界的肯定实现一种满足感。相比真实,美化后当然更容易收获关注,而越是美化就会越害怕还原真实。当大家都活在虚假的美化世界中,面对真实的自己时,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的问题就会越严重。
过度美化是不是一种艺术创作?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公众号大号对此事的评论,其中的核心观点是:能把照片拍好看,是审美和艺术创作的能力高。
确实,人天性热爱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我并不反对适当修饰,但如果将展现实景的照片美化到面目全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对「美」本身一种畸形的认识。
之前看摄影杂志,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随处可见的、被制造出来的美,不值一提。我理解的艺术,应当来源于生活,是真实的一种抽象表达,而不是仅仅通过滤镜变成更好看的颜色,把脸修尖、腿拉长就能叫艺术。
为什么有必要反对过度滤镜的分享?
像小红书这样的平台,虽然最开始主打的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但现在随着头部博主的兴起、专业 MCN 机构的商业化、变现路径的完善和资本的介入,平台上的分享和推介属性不断强化。
比如,原来我可能只是单纯分享我今天画了一个漂亮的妆去约会,现在变成分享我用了什么产品、怎么画的这个妆;原来我只是分享我去了什么地方旅行,现在变成了分享我怎么去的、哪里适合拍照。
从记录到推荐的变化,凸显了 KOL(也就是关键意见领袖) 的价值,实现了商业变现的可能性,博主们的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他们的责任也更大了。因为博主分享的内容,会对其他人的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尤为重要。
以旅游攻略类的内容为例,如果呈现的场景与实景差别过大,当很多粉丝抱着 100 分的期待专门去相关的景点,以为她也能随手拍出和博主一样的美照,巨大的落差自然会引起内心的极度不满。
那些最初发文爆料的网友,
为什么会忿忿不平?
除了上面提到的落差感,其实更主要的问题是流量的操控。
一方面,网友会对博主通过分享不真实内容而获取大量流量的行为产生不满;另一方面,或许刚好相反,因为自己无法用同样的场景获取预期的流量和关注。反对一件事的人,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没能从中获取到相关利益,这样看其实还蛮讽刺的。
昨天我拍了一组街景的照片,就是广州老城区日常的烟火气,表姐在我的朋友圈下面留言说:真不懂这些破破烂烂的有什么好拍的,美在哪里?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因为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也不同。但我设想了一个场景:500 年后,未来的人们研究 21 世纪古人的生活,就像我们现在想复原唐朝当时的盛世一样。他们通过数据找到了很多篇小红书笔记,但那些过度滤镜下的内容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他们永远也无法了解曾经的世界。这样想想,还是挺可怕的。
生活到底需不需要滤镜?这是一个很大且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以上仅代表我在当下对这件事的片面看法,欢迎留言和我探讨,也希望之后我们一起做相关的深度节目。
搭配音频一起食用更香:
关于「AHA时刻」
「AHA 时刻」来源于英文中的 aha moment,意思是“顿悟时刻”。
这档节目致力于持续带来能提升思维和认知的核心观点,通过对社会现象、职场生存、个人成长、亲密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帮助大家认识到事情的本质,突破固有思维,找到自己的 aha moment,换个角度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前播客已经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等平台上线,欢迎大家订阅支持。每天 5 分钟,用一首歌的时间,保证我的持续,也或许有机会帮助你离自己喜欢的样子更进一步。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网易云 ↑
得闲除了饮茶,还可以一起录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