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在肥城》五、风流潇洒伴此生

下篇:范蠡其人与历史评价

原创作者:程兆奎

5

五、风流潇洒伴此生

美女西施 稚雯画

据谭家健先生《西施小考》中说: “历史上西施当确有其人,而非东汉人所附会。”古籍《墨子》亲士篇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yi),其伉(kang)也。孟贲(ben)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距吴越争霸较近,他所说的西施的事当是可信的。此外在《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管子》、《战国策》等书中也出现过西施。在《庄子》一书中,三次提到西施,其中有著名的东施效颦(pin)的故事。在东汉人写的《越绝书》、《吴越春秋》中,西施的故事就很丰富了。

《争霸传奇》结尾

台湾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西施》,和最近上映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争霸传奇》等文艺作品,在剧情结尾都是处理为:越国灭吴后,范蠡带西施乘船出走。

电视系列片:《话说西施》文学本

这个情节的安排,在文献资料中是可以找到根据的。范蠡功成身退,带走西施,除了因为他们是一对恩爱的恋人,可能还在于范蠡认为,西施的美色纵然能使吴国灭亡,留在越王身边,对越国也未必有益,故历史上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的诗句。这位有沉鱼之美的西施,后随范蠡出走。南唐陆广微《吴地记》中说:“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汉书《吴越春秋.逸篇》云:“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范蠡别名)唐代刘禹锡、杜牧都写过相关内容的诗:“艳倾吴国烬,笑入楚王家。”(范蠡是楚国人)“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宋代苏东坡也持同样看法:“五湖问道,片舟归去,仍携西施。”在明代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结尾,范蠡挽西施,捧着两人的订亲信物——一缕苎纱,坐着船,“任飘摇天南海西”(四十五出《泛湖》)。以上诸说一脉相承,持之有据。

范蠡带西施入太湖后,顺江入海,北上到齐,又止于陶山。肥城陶山是范蠡与西施的最后归宿地。《苎萝西子志》卷四云:“范蠡离越,勾践收其妻、子,封邑百里。而居陶,生少子,子死,则母哀之。是大夫有二妇矣。”这后一个夫人可能就是西施。

历史上也有西施沉江之说。《墨子.亲士篇》中有:“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这里说得很笼统,并没有更多的文字说明。到了明代,冯梦龙写《东周列国志》,延续了这个说法。他认为,勾践夫人出于女人之妒,不允置西施于越王之旁:“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同归,越夫人潜入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

《西施浣纱》上海著名画家华三川画

翻遍文献资料,范蠡载美出走,在西施归宿诸说中,占了主导地位,这方面的史料明显较多。《西子.志跋语》也说:“夫言沉江而色惨,何言泛湖而事韵。”前几年文化名人赵朴初,也写诗说西施“寄志江湖同范蠡”。

西施,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美人。在中国有不知四大美女貂婵、王昭君、杨贵妃的,而很少不知西施的,她是美女的代表,又是美的象征。美国曾以她为题裁排演了《中国第一美人》的话剧,新加坡有“西施街”,韩国有“西施浦”。日本还设有西施研究会,出版《西施》刊物,每年评选“西施小姐”,可见其影响深远。

近几年,有关范蠡与西施的文学作品出版了多部:《商圣范蠡全传》、《中华商祖——陶朱公》、《范蠡》、台湾著名作家南宫博创作的小说《西施》等流传甚广。《西施》、《范蠡救子》、《战国红颜》、《卧薪尝胆》、《争霸传奇》、《吴越争霸》等影视与文学作品,把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与后半生的生活,演绎得有声有色,这也顺应了中国人喜欢英雄美人大团圆的普遍心理。

《西施思乡曲》 吴山明画

范蠡与西施的关系,还要从兴越复国之初说起。当初,越国为了取得吴国的信任,千方百计讨好吴国,每年在全国挑选年轻美丽的女孩进献吴国君臣。范蠡带着选美的任务,来到苎萝山下施家庄(今浙江省诸暨市南),听说村内有一漂亮女孩叫西施,人们看一眼还要交一文钱,更有意思的是,跳跃的游鱼,只要看到她,就会静静地沉入水底,让平静透明的水映出她的秀美。这便是用“沉鱼之美”形容美女的来历。范蠡见到西施,眼前一亮,果然是天生丽质,风姿绰约,亭亭玉立,明媚照人。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爱情。由于以前送给吴国的美女,夫差都不满意,为了灭吴复国大业,最终决定派西施去,两人不得已忍痛分开。西施被送到吴国后,没有辜负越国人的希望,很快博得吴王夫差的欢心。她身在吴国心在越,为迷惑吴王,使尽心计,使吴王沉沦酒色,荒废国事,同时离间夫差和相国伍子胥的君臣关系,将夫差一步一步推向历代亡国之君的老路。越灭吴后,范蠡找到西施,带着她一块到了陶山。至今,陶山还流传着不少有关二人的轶闻趣事。

范蠡与西施 陈玉刚诗、丘扬画

陶山悬崖上有个西施洞,千百年来,地方百姓都这样称呼。传说西施在那里住过。在幽栖寺的墙上镶嵌着一块明代文人张继业的诗刻,其中有“西施匿何所,五悖可能妊。自吴渡海至,安忍忘山阴”(山阴,越国国都绍兴的别称)的句子。

范蠡的家宅,据笔者考证,在今天陶山前的古庄至山阳铺一带,幽栖寺址是范蠡西施隐居的别墅。有关他的家宅,文学作品中曾这样描述:

“朱公宅经过多次的修缮或扩建,规模大,门面也很气派。房屋分为东、中、西三组,南北四重三进,围成九宫格局,天井切割成草地花木圃,大小房屋,计有百余间,分客厅、正堂、卧室、书房、仓库、练功房等,之间有庑廊相连。最北边是个大院落,东西两面都有树木围着空旷的草坪,是跑马、射箭、练武的地方;中间还有一个小湖面,有小河从北边的陶山流入,又绕宅南去,湖水清澈如镜,各种鱼儿优游其中。湖的两边,都是花园,春夏秋冬,都有鲜花开放。”

《五湖泛舟》程十发画(上海著名画家)

西施剧照

也有描述陶山别墅的句子:“范蠡沿着歪歪斜斜的石阶,踏着石缝间生机勃勃的青草,拾级而上,远处就是他们的别墅。这是三年前建的几间房子。当时,范蠡看到自己和西施的年龄越来越大,繁忙的经营和商贸业务,使他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西施又病了一场,病后身子一直很弱。就想找个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陪伴西施静养一些时间。于是,他想到了陶山西崦,找人砍伐了乱长的树木,自己画了个图纸,找能工巧匠制作,用木材搭建了几间结构灵巧别致的茅屋,又用篱笆围成一个小院。淙淙的泉水从旁边流过,进入前边的人工湖。说是湖,其实是在宽阔处加了一个拦水坝,使水面宽而深了。岸边又立了些大石,移栽了柳树和花木,花香鸟语,一片生机。与茂密树木掩映的茅屋形成一个别墅区。”

在著名作家南宫博创作的《西施》中,对范蠡西施后半生有如下的描写:

“陶朱公是勤劳的,比任何一个奴隶做的工作来的多,可是他似乎有最多的智慧与过人的精力,从来没有人发现他怠倦与颓丧,他时常笑,爽朗地,无思无虑地笑,他的笑,对人们有鼓舞作用。

“他有一位艳丽华贵的妻子,她和丈夫有显著不同处,她经常打扮得像出会一样,她也从来不劳作,家中每一个人都敬爱这位艳丽的中年妇人。

“陶朱公在一年中出差几次,在最近三年中,几乎每年如此。他乘了马,艳丽的妻子坐在装饰讲究的车内,还有家童和强壮的奴隶,多数是去临淄办货,在出行的时候,身佩长剑,——还有,人们发觉,他和妻子从不分开,他离开陶山,她一定与他同行。在妻子面前,他像一个年轻的情人,好像他们的爱情没有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有时在稠人广众之下,也会亲昵起来,使人侧目。人们想那是多么不适宜啊,这样老了,还和年轻人一样,却又不敢直面指出。他们像私奔的情人那样偎依着,有时,她还会唱些小曲给丈夫听。

“不求闻达的陶朱公,虽然埋名易姓,终于又名满天下,人们不知道他的底细,可是,人们知道他的才能,有人把陶朱公比作鲁国的孔丘,而孔丘已死,陶朱公却还活着……

“陶朱公老了,可是他的精力充沛,许多年轻人所不能做的事,他能够,他能举动,他能走很长一段路,他能一手搭在车杠上,登上战车,他能不需要马童的协助而上马。”

范蠡西施晚年消遥图

范蠡的生卒年代,文献没有具体记载。晚年高寿也是个谜。但对其大概时间可以推算出来。他一生有三个主要阶段:出生于楚国南阳,与文种入越时,大约公元前495年,范蠡二十岁上下,也就是说出生日约在公元前515年前后。入越后“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加上入吴为质三年,共是二十三年。离越奔齐,应在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耕于海畔……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也有四五年吧。“止于陶”后,“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这里,司马迁说三次达到千金后,都分散给贫困百姓朋友,并不是说只活了十九年,而是指十九年的时间,曾三次达到千金的收益。年老体弱后,儿孙继承事业,自己退居二线休息。从“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文字看,后来事业还很红火。范蠡身体也不是太差,想来也是鹤发童颜、子孙满堂、福寿康宁的景象。从陶山幽栖寺隐居的环境,以及他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豁达宽阔的胸怀看,说他高寿百岁,无疾而终,也有道理。这说明范蠡离开人世大约在公元前420年后。

范蠡与美女西施后半生在肥城陶山生活几十年,他们创建的輝煌事业影响深远,他们的浪漫传说故事,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是历史赋予肥城的一座文化金矿,是今天文艺家永远发掘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是肥城人民永远写不完的一部长卷奇书。

《西施之路》一条引人入胜的专题旅游线

《范蠡在肥城》:

《范蠡在肥城》四、经商思想耀日月

《范蠡在肥城》三、齐山成就陶朱业

《范蠡在肥城》二、功成身退栖陶山

《范蠡在肥城》一、助越兴邦为名相

《范蠡在肥城》下篇:范蠡其人与历史评价

《范蠡在肥城》7.千金台址忆朱公

《范蠡在肥城》6.旧痕遗迹话桑田

《范蠡在肥城》5.鬼斧神工西施洞

《范蠡在肥城》4.金石碑刻记沧桑

《范蠡在肥城》3.归隐胜迹幽栖寺

《范蠡在肥城》2.悠悠旧居留古祠

《范蠡在肥城》1.千古陶朱范蠡墓

上篇:范蠡与肥城  一、陶山范蠡文物古迹

《范蠡在肥城》自序

追 踪 范 蠡 (代前言)

《范蠡在肥城》作者简介和封面目录

琴心洗砚公众平台,旨在弘扬国学,传播经典,营造古雅幽香、诗意盎然的文化氛围,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社长:竹园听韵jxk_99999

副社长:雷现明lxm13655481571

主编:花非花zxs12130

投稿须知:

1.作品必须是首发原创,拒绝一稿多投。原创需三百字以上。附上作者简介和照片,照片最好是生活照。

2.作品形式不拘一格,中华诗词,古典韵文,现代散文、小说、诗歌等,均可。

3.作品必须遵循中国法律法规,不许有反动言论,不许有粗语脏话,不许有黄色类的情节。

4.投稿方式:邮箱qyy1215@163.com或者群内直接艾特花非花或者雷现明投稿。所有作品文责自负,概与平台无关!

5.琴心洗砚愿意在新的一年里与大家共同努力,给予作者更广阔的推广空间,给予读者更美悦的享受!

琴心洗砚微信平台

2018.9.21

博客地址:

琴心洗砚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722075865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

  • 绍兴 越王勾践

    约在公元前五百年,战国时代,吴国为强国,越国被吴国欺凌,越王勾践被俘,与越王同去吴作俘有谋臣文种和范蠡.范蠡知吴夫差好色,在地选了三百三十名美女,三百名献于吴王,三十名献于吴国大宰,勾践见了吴王夫差罚 ...

  • 彭玉麟:一片伤心画不成, 十万梅花伴此生 !/ 文:​阳光中的谜

    一个"守寡"四十年的高官男人 阳光中的谜 一片伤心画不成 十万梅花伴此生 他,为了她一生画了十万幅梅花,终成一代画坛高人. 他,一个男人不到三十岁就鳏居,在她死后,终身未娶,拒绝纳 ...

  • 《范蠡在肥城》作者简介和封面目录

    责任编辑:杨德明 封面设计:程兆奎 封面题字:陈桥驿 程 兆 奎 编 著 作者 简介 程兆奎 程兆奎:1945年生,山东省肥城市吴店村人,高级专业职称.1971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到肥城文化馆做群众 ...

  • 《范蠡在肥城》自序

    自  序 原创作者:程兆奎 范蠡是春秋战囯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经商实业家,是中国历史上大智大勇兴国富家的一位奇才.他和美女西施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千载传颂,家喻户晓.他前半生帮助越王 ...

  • 上篇:范蠡与肥城 一、陶山范蠡文物古迹

    上篇:范蠡与肥城 一.陶 山 范 蠡 文 物 古 迹 原创作者:程兆奎 陶山,属东岳泰山西麓支脉,以其壮美雄伟的姿态,屹立在肥城市西北部的湖屯镇境内.这里峰峦秀丽,沟壑纵横,草木茂密,溶洞清幽.前人有 ...

  • 《范蠡在肥城》1.千古陶朱范蠡墓

    原创作者:程兆奎 下边我将范蠡墓.陶公幽栖祠.幽栖寺.西施洞以及有关的石刻.出土文物.遗迹传说做些介绍: 01 1.千古陶朱范蠡墓 范蠡死后,葬在陶山前怀的山坡上.墓地后面和两边,都有高山秀峰相围,前 ...

  • 《范蠡在肥城》2.悠悠旧居留古祠

    原创作者:程兆奎 02 2.悠悠旧居留古祠 顺治年重建的范蠡祠 据顺治十六年碑文记载:"旧有祠,创于秦(公元前221-207年),在(陶朱)公之旧居处.名曰:陶公幽栖祠."说明丞相 ...

  • 《范蠡在肥城》3.归隐胜迹幽栖寺

    原创作者:程兆奎 03 3.归隐胜迹幽栖寺 幽栖寺 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幽栖寺"."西幽寺".是西汉佛教传入中国后,在范蠡祠旁 ...

  • 《范蠡在肥城》4.金石碑刻记沧桑

    原创作者:程兆奎 04 4.金石碑刻记沧桑 县志中有关碑刻的记载 在范蠡墓.祠.寺周围,保留着不少石刻文物.最早的石刻是唐贞观(627-649年) "赵怀相造佛像记",通高91厘米 ...

  • 《范蠡在肥城》5.鬼斧神工西施洞

    原创作者:程兆奎 05 5.鬼斧神工西施洞 陶山西施洞 在陶山还有不少与范蠡西施有关的古迹,如梳妆台.望乡台.陶朱泉.忠智岩.挂灯岩.缆船桩.乳羊坪.纺车洞.黄金洞.藏宝洞.牧羊洞等,传说大小七十二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