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书协首届书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童学斌)
别开生面识醍醐
——观余国松先生书法的四点启示
童学斌
〖内容提要〗:以观余国松先生书法带来的四点启示立论,在用笔上,强调中锋的基本功和主笔作用。在行笔上,评析余先生以今草溯章草,巧取二者之长的创作实践。在结体上,例析其破方正、创多边的创造性成果。在意境上,则从其文人学养和才情入手,论证书与文、书与道的重要性。
余国松先生,安徽寿县人,1948年出生。曾任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安徽省书法理论研究会会长,为九三学社成员,沧浪书社社员。当过《杂文》主编和《安徽文学》编辑。作为文人书家,他的书法别开生面,个性突出,在书写的技与道中,上下求索,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在以书法传递精神文化层面上,更给广大书家做出了楷模,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他的作品所带来的启发。
一、用笔上,守正脉,用中锋,锋颖力,瘦硬通
写好中锋是书法作者的基本功,将中锋调得最科学用得最得力应是书家毕生的追求。余先生的中锋有幼功,功力深,又加之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和坚守,所以无论是常人易用侧锋的草书和隶书作品,他大部分笔画都是用中锋书写,即使是擘窠大字也能保持中锋行笔,就足能证明。他还善用锋颖行笔,且裹锋出之,达到了“瘦硬通神”的效果(见图一)。当今有些习书者,书写时侧锋过多,有的中锋没过关便急着写侧锋,并以笔法须丰富为借口,作品满纸飘带扁平乏力。更有甚者,用笔肚笔根写字,腕无力,笔助之,时出断木墨猪,既失法度,又无美感。
古人历来重视中锋用笔,它符合书法的规律,有三个方面的道理。
其一,从毛笔的制作原理看,主毫是中心一线,副毫分布周围,这是中国人长期探索研究而发明的,极科学,适合写中国汉字,主毫较副毫注墨多,杀入纸的力度亦较副毫强,因而要想写出劲挺又稍有厚度的笔道,中锋最宜。
其二,大抵人有惰性,中锋较之侧锋难度大,需力足,因而从克服惰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出发,应强调中锋。
其三,中锋见力,侧锋显妍,写字应以力足气贯为本,以变化生动为辅,主辅不能易位,本末不能倒置。
当然,提倡中锋用笔并不是绝对化,也不是排斥侧锋的存在,以生活中骑自行车为例,人车合一直行时,身宜正,不偏不倚,车行才稳、才畅,而转弯处,人与车须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力学使然。用笔理同骑车,深思自然明白。
书者如能凝神静气观赏余先生作品中的线条,仔细揣摩推究其直行与转弯处的用笔,并能参悟其中道理,相信是会大受启发的。
二、行笔上,敢突破,创方转,圆变方,古味添
汉字的书体随着历史进程数次演变。而这每一次变化的新生儿身上总会留下它的父辈前次书体的基因。当选择某种书体书写时,善书者总会往上溯,从其演变的母体书体中找到传承的基因,从而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进行研究学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写今草的人很多,但在训练中很少去研究章草,而只知道练行书打基础,因而作品中乏古意,少内涵。余先生则不然,他熟悉书体演进的历史,并能付诸研究实践。特别可喜的是他打破了章草与今草的界限,写出了内涵多、古意足的今草。今草重在使转,但长期以来,许多书家因为转的功力不济,加之胸中乏古情,导致环转线条无质感,流滑单簿,顺时针的大环小环机械单一,运动乏韵致。余先生智取二草之长,巧避二草之短,高度概括提炼,创造性地将今草的环转化为方转(见图二),将行笔的过快自然调慢,将惯性转化为阻力,“油里滑”化成了“锥划沙”,“弯弯绕”变成了“折钗股”,千只彩环满纸转变成了万岁枯藤垂珠帘。这里的方转借鉴了章草但又不等同于章草。章草过于断,今草过于连,余先生在其中架起了一座桥,而这桥没白架,结晶就是他独树一帜的今草。清代寐叟与近代王蘧常有过探索,今草味略淡,明代黄道周变圆为方折很具古意,但从变革的跳跃性上看,还当属余先生。目前,大批写今草的同志如能虚心揣摩他的今草作品,再来探索自己的书写之路,相信会有柳暗花明的景象出现。
三、结体上,破方正,创多边,麻雀路,太极拳
从事专业的人,先经长期探索,后一旦突破思维定势,创造发明就快产生。书法虽属文人余事,不属科技,然研究之路相通。人们常规认识,结体是楷方正、隶扁平,行草大小参差,书写者习惯用中轴来定其重心,以攲侧来促其生动。余先生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势,他的今草与行隶在外形上非常特殊。如果从外缘画一虚线,你会发现似呈多边形(见图三),略似张瑞图结字,然能更胜一筹。行隶则下收上放,颇增昂扬之势,似芭蕾舞演员单足独立,而手与另脚则横向伸张,动感十足。草书结体,从单个字看,类于一武林高手,正运气打太极,腾挪翻转了得,身子与步伐却始终在规定的多边圈子内,“不越雷池一步”,这样既无空档遭暗脚,也不会失去重心打险拳。所有字都没有单一长笔画,脚都蹲出了劲,身子是敛的,正好似“蹲下脚走麻雀路,团起身打太极拳。”
小时观灯,常见武林老者,两腿弯曲,蹲身疾走,如行云流水,快而稳健,又见舞狮小伙,二人四脚,全在一张方桌上翻舞跳跃,占地虽狭,然飞舞之势毫不逊色。
中国的戏剧也是三五步代千里之行,以单腿甩起代作驰马疆场。
我们古人所崇尚的中庸哲学也许能打通这诸多艺道之间的界限,并给我们写字的人以启迪。
对照余先生字的特殊结体明显感到:外形多边的敛蓄足了劲,内部团缩的劲转化了异形的险,这其中的机智对我们习惯于依赖中轴与攲侧来定形的书写者,应该是很大的启发。
如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其中的哲学,可以说已远远突破了书法的范畴。
四、意境上,法高古,多雅致,文人气,磊落情
书法作品意境的形成因素是多元的。庖丁虽是解牛人,然技熟则近乎道,道高则养生,进而省天地万物之理。艺道可化为哲学,化为大美。
余国松先生的书法意境,首先是其深入钻研古法并付诸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这从他大量的诗书合一的作品能得到印证。
例如,在章草自吟《瞻邓石如铁砚山房》1七律中,他深知“拯弱还须心气壮,承碑更仗腕力雄。”体会到邓公强健笔力背后所下的功夫和书家秉性的重要性。
在行楷自作《龙蛇钩沉史韵》七绝四首2中,更能窥见他在把握书法技术层面和书者精神素养层面的辩证关系。
第一首:“笔能写古方臻妙,法到舞心始灿霞。”既强调书作的格调要入古,但在书写时又不能刻意为之,要率性而为,进入自然状态。
第二首:“万帖写心才作字,六经注我始成文。”呼吁书者须以多临、广临帖打好扎实基础,同时多读书,读好书。
第三首,他洞察到对古代大家字帖的临习,要针对不同特点,宏观分析,方可得法,诗句有“入俗随仙方旭素,既新且古自苏黄。”
在谈到草书创作时,更在第四首中以“吞云吐雾尔何人,形骸疑吾放浪真”之句,道出了天生狂放性情,对写好狂草书法的必要性。
其次,余国松先生国学底蕴深厚,有浓厚的文人情怀,且艺术天份高,兴趣博雅,而自然提升了他书法作品的意境。
从众多的事例中选二例证之。
他曾为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题藏字联:南明才子四家画,北国风光一字诗。上联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这“吴门四家”巧藏一吴字,下联又借毛主席《沁园春·雪》妙设一“雪”字,可说是天成绝作,不露斧痕。
1992年他赴湖南参加中部六省书展,聆听民乐副团长张音悦女士二胡独奏《江河水》后,兴味盎然,即以席间鬼酒、碧螺春茶和天籁入诗,吟成一绝云:“廿载不闻丝竹声,挥毫来饮碧螺春,我非酒鬼也沉醉,一曲乡音动皖魂。”
可见,书家本是性情中人,书作的意境确实离不开学问和才情的滋养。
文人与书家合一,对于一般人很难做到,然而余先生却做到了,他创作了大量的诗书合一作品。自己的诗作增加了作品的文气,而这文气又提升了作品的品位和格调。尤其是作者那一贯关注社会,敢于褒贬的磊落气质,浸润在字里行间。品读着他那骨格清癯的书法我们仿佛就是在品读那铁骨铮铮、才气横溢的余先生本人。
书无法不古,书无文失魂。很久以来,总是有这样一种声音,说书法传载文化已过时,只能是纯展品,这是短见。余先生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写的许多作品就是他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诗文。作为书道同仁学写诗词并不为晚。反之,忽视国学,即使技艺再熟,书法之路也走不远,前人在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得不警醒!
总起来说,余先生的字应引起关注,值得研究。尤其是他的家乡安徽省,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引领风气的书画大师,他们一有丰富的学识阅历,二有独特见解。这块沃土上的老书家书风都很独特,如司徒越、李百忍、刘子善、葛介屏、童雪鸿、张良勋等先生。安徽应将这些波形成浪,涌成激流,才不会愧对我们承古开今的这条文化长河。
最后我想以我的一首七绝作为本文的结语。
〖作者简介〗
作者:童学斌 单位及通讯地址:安徽省望江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