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料”的背后
记忆中,已有多次博士论文致谢在网络上走红。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致谢的作者都是“寒门”博士,描写的都是其艰苦的原生家庭条件和艰难的求学之路。这样的“逆袭”之路,触动了社会大众内心最深处的共鸣(即用知识改变命运),纷纷为其点赞。毕竟,小布尔乔亚情调式的致谢,毕竟是小众的,难以引起内心波澜的。
第一次见到程猛所著的《“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不禁眼前一亮。题目很是吸引人,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一位农家子弟,自身的成长经历,促使我必须将这本书读完。
读完此书,实话实说,程猛罗列的一堆理论,并没有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太多的印象,反而是他征集的几十篇被访者求学自传的片段,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在这些自传中,我看到了我和许多同学的影子。整本书因为这些自传,变得丰满且有灵性。
程猛对于“读书的料”的定义是“一群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在教育阶梯上逐级攀爬、穿梭在'子不承父业’旅程中的农家子弟”。书中所论述农家子弟,都是一群取得了高学业成就的“读书的料”。这些人的求学自传,就是对自己求学人生的一个全景式的回顾。围绕“读书的料”的成长过程,程猛作了大量论述。由于他本身自己就是这么一位出生于1989年安徽农村的“读书的料”,所以所写的论断都挺有质感,让人有切身的感受,下面试着总结一些,也算是对本书的一个不全面的梳理。
1.“读书的料”和“榆木疙瘩”是村落里常用的两个有关教育的隐喻。
2.社会底层劳动家庭既容易对其子女教育期望较低,给予的支持不足,也容易对子女教育虽期望高却又因抗风险能力差,在孩子学习成绩或成长遇到障碍时选择放弃。
3.农家子弟的求学历程是以家庭为中心,从农村、县城、小城市到大城市一圈圈向外扩展的波纹型变动。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叹,“从农村到大学,走到只剩我一个”。
4.对于中产阶级而言,进一步上升非常困难,但下降非常容易,这使得他们充满了不安全感。因此他们的孩子成了中国学业压力最大的一群孩子。对于中产阶级子弟而言,读书是必需品,而对底层子弟,读书更近奢侈品。在当今社会,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喧嚣与城市中产者的教育焦虑已并行不悖。
5.对于普通的农家子弟来说,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能力相当有限,容他犯错、慌张、犹豫踟蹰的时光也总是短促的,很难拥有学业上浪子回头所需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在学业早期被鉴别为“读书的料”,那么很可能父母就不会对他/她抱有太高期望,支持他们不断学习的意志也就日益稀薄。一旦孩子在学业早期成绩较好,父母内心就会慢慢坚信孩子是“读书的料”,那就砸锅卖铁也要上。
6.自传中的农家子弟在解释学业成就时往往不提家庭,一般倾向于归因为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而在遭遇学业失败时却极大地发出了对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的愧疚。农家子弟多会因为家庭为自己求学所作的牺牲背负较重的道德债务。农家子弟对家庭的负疚感会比中上阶层子弟强上许多。只有学习好才能减轻自己背负的道德债务,平衡内心强烈的负疚感,这种思维模式使得农家子弟倾向于把学习作为一种道德事务来对待。在农家子弟眼里,学习不是单纯的个人性事务,是与父母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与自己家庭甚至家族的荣辱联系在一起的。
7.农家父母对孩子求学的心态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容易放弃,“只要孩子不怨我就好,我尽力了”。另一方面又容易在子女展露学业上的禀赋时对他们抱有高期待,甚至把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都加在孩子身上。农家父母的爱更容易成为一种有负担的爱,农家子弟能够感受到的爱经常是沉甸甸的,裹挟着生活的艰辛和负重。
8.农家子弟倾向于用“生命里的贵人”“启蒙老师”“恩师”“恩泽”这类带有浓重情感色彩和崇敬之意的词语来描述与老师的关系。中上阶层子弟表达更多的是对老师的喜爱和欣赏,这种喜爱和欣赏更多偏向于老师的个性、学识和品格。
9.处于求学进程中的农家子弟在面对公共机构和中产阶层社会时容易手足无措,难以融入,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是第一重羞耻感。在求学历程中,农家子弟逐渐内化了一些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式样,但其家庭显然不具备支撑这种生活方式的经济条件。这样,这些农家子弟就很容易因原生家庭而感到羞耻,这是第二重羞耻感。当农家子弟因为自己的出身或家人而羞耻,他们又会认为自己“不懂事”,这种羞耻感和怨恨是不应当的,自我道德上的压制带来“对羞耻的羞耻”,这是第三重羞耻感。这一重羞耻感也是最让人痛苦和煎熬的。
10.“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这些“早当家”的孩子,人们常常用“懂事”来褒奖。对于农家子弟而言,他们是在与父母共同的生活实践而非说教中明晰了“懂事”和“不懂事”的分野的。首先,懂事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与尊重,有时甚至无关对方的对错,因而懂事的人能大度地看待某些分歧,同时又不失自己的主见;其次,懂事意味着理解,能看到不合理之下的合理,摆脱那种是非分明的概念化思维,但也可能由此产生最终深深的无奈;再次,懂事意味着疼惜,懂得父母的爱、牺牲和付出,对父母劳作的感同身受;此外,懂事还意味着觉察到自己的处境和责任,因而也意味着自立,不给家里添麻烦,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最后,懂事意味着回馈,说一个人懂事就意味着说他不只想着自己,说话做事能够超越个人利益,考虑到共同利益。
11.对于农家子弟而言,进入大学之门,原先以成绩为中心的认知模式的局限性开始凸显,其累积的负面作用也逐渐被暴露出来,为他们在大学的发展制造了隐患。从很大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单向度发展的苦修者。
12.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既有对村庄的温情记忆和留恋,又在村落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不时让他们产生异乡之感,对于他们而言,故乡和他乡的界限日益模糊,教育成功地将他们打磨成了异乡人。
13.农家子弟一方面需要跨过由自己原生家庭所在的阶层文化树立的高墙,才能获得城市中上阶层的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当他们重新回归原生家庭时,又得跨过由已习得的城市中上阶层文化树立的高墙。在两种文化中穿梭,个体必须适应双重情景,但又要维系统一的人格。
14.“教育工厂”式的教育模式是底层的一种“自救行动”,它的出现满足了底层学生苦读以出人头地的现实需求。当满怀理想主义的研究者批判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人性的摧残、对个性的抹杀时,他们忘记了教育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物,而是与阶层的再生产密切相关。
15.“读书的料”的成长之旅暗礁遍布,取得高学业成就的“读书的料”只是浮在海角上的冰山一角,大量农家子弟的潜能被埋没了,只能延续父辈的阶层地位。他们并非不是“读书的料”,但最终却渐行渐远。说到底,“读书的料”也是多种机缘巧合下的产物,充满着不确定性,每一次求学节点的跨越,都是一次异常艰辛的惊险飞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