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大豆,见过吗?能治阴亏目昏、肾虚腰痛;藤治盗汗、劳伤筋痛
野大豆
来源产地
为豆科植物野大豆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开果荚,收集种子,再晒至足干。
生于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木丛中。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别名野毛豆、鹿藿、 饿马黄、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
【原形态】
野大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细瘦,各部有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薄纸质,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白色短柔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有黄色柔毛;小托叶,狭披针形,有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连合,披针形,有黄色硬毛;花冠紫红色,长约4mm。荚果长椭圆形,长约3cm,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4颗,黑色。花、果期8-9月。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气平,味甘,无毒。
入肾经血分。
补益肝肾,祛风解毒。治阴亏目昏,肾虚腰痛,盗汗,筋骨疼痛,产后风痉,小儿疳疾。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温。
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注意】
能滑肠动泄,脾胃虚滑者,忌之。"
野大豆藤
来源
为豆科植物野大豆的茎、叶及根。
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甘,微寒。"
健脾。治盗汗,伤筋。
《中华本草》
甘;凉
归肝;脾经
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主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未调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