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脆弱?”
苏格兰哲学家、评论家托马斯·卡莱尔曾有一句经典名言: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有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脆弱?”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矫情哈,但是,很多人为什么喜欢黑夜里独自舔舐伤口的感觉呢?
朋友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而我则说,第一次有人认真问我这个问题。
答案是什么,早已不要紧了。因为,答案就在你心中。
而这答案,就是你迫切想要去解决的问题。
当然,它也可能成为你的阿克琉斯之踵。
凡事经历才会懂得。你不能指望一个没有切身感受到痛苦的人来感受到你的痛苦。即使有,那很大概率上都是虚假的。
人们常说同理心比同情心要好,因为同理心是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去看、去听、去感受。
然而,说的人多了,这个词似乎显得多少有点平庸。因为真正会用心去说的人,寥若晨星。
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想还可以这样来理解,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能体察到对方的心境。
正如刚开始那个问题,“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脆弱?”你心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或者这样问,你有答案吗?
若有,你问过为什么吗?
我知道,你一定有。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忘掉它!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我曾说过,它极有可能会成为你的“阿克琉斯之踵”,也就是你的致命弱点。
世界并不那么美好,坏人还是有的,你得先保护好自己。
当连你自己都忘记之后,你便会觉得一无所有,才会无所顾忌。正如曾经很流行的一句,“一无所有,才是你拼的理由。”
因此,我建议你:忘记。
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止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这便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不要让已经发生的,扩散到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
别犯“踢猫效应”。(参考阅读:无人教我们的失败,从哪里补?)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样,即使是遭受损失,我们也学会了及时止损。
记住这一点,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是实打实的损失。此时最不应该的就是“赌徒谬误”和“损失厌恶心理”齐上阵,别做冲动之下的冒险,那不会产生正收益。
(参考阅读:讲个故事,“损失厌恶带来的损失”)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感到脆弱的时候,别着急做决定!
把时间轴拉长,给自己一点时间。
同时,也给其他人、事、物一点时间。
急不得。
时间会证明。